◇◇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由悼念李政道说说李政道与杨振宁之争   ·方舟子·   李政道去世,活了97岁,相当长寿了。但跟杨振宁比就不算什么了,杨振宁 已经101岁,还活得好好的。这两个人斗了大半辈子,现在杨振宁看到比自己年 轻4岁的李政道先走一步,不知道会做何感想,也没有媒体敢去问杨振宁对此的 看法。   李政道首先是一个物理学家,悼念他当然应该首先讲他对物理学做出了什么 样的贡献。他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对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的研究,并因此和杨 振宁一起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获奖时还是中国国籍,是最早获得诺贝尔 奖的中国人。李政道也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之一,是第三年轻的,后来没 有比他更年轻的人获得诺贝尔奖了。很多人对这项工作只是听过一个名称而已, 不了解究竟讲的什么内容。悼念李政道的文章,我没有看到哪一篇借机科普一下 “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发现的。   李政道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还做了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他研究的是什么, 这些研究成果究竟有多重要?有的悼念文章很含糊地说他后来又在粒子物理、天 体物理、统计力学、场论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或者只是甩出几个特别专业、连 我也看不明白的术语,一般的人更看不明白了。   对于李政道后来做的这些研究工作,杨振宁是很不屑的。他曾经说过,李政 道知道自己对“宇称不守恒”的研究贡献极小,内心充满了恐惧,为了证明自己 的水平发了很多文章,但缺乏洞察力和计算能力,所以这些文章都不怎么样,没 有特别重要的成果。由于杨振宁后来成了李政道的死对头,他的这些评价我们当 然不能轻信。他说李政道后来没有特别重要的成果,这只是一个主观判断。怎样 的成果才算特别重要?是不是到诺贝尔奖级才算是特别重要呢?如果按这个标准, 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奖后也没有特别重要的成果,这样的成果毕竟不是轻易能获 得的。杨振宁另外有一项公认达到诺贝尔奖级别的成果,就是“杨-米尔斯方 程”,但是是比“宇称不守恒”更早做出来的,并不是获得诺贝尔奖后才做的。   对这两个人物理成就高低的评价,应该由物理学家去做。不过有一点我倒是 可以比较肯定地下一个判断:对中国科教发展做出的贡献,李政道比杨振宁大得 多。我以前专门说过李政道和杨振宁究竟谁更爱国。李政道一向强调,中国应该 大力发展基础研究,应该在这方面有更大的投入,他也为此做了很多促进工作, 包括支持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及后来的超级对撞机。杨振宁则相反,他认为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浪费钱去搞基础研究,应该把科研经费都用来做 实际技术的应用。在这方面,杨振宁目光短浅,肯定是错的。   李政道对于培养中国的科研人才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曾经搞过一个中美 联合培养物理系学生的项目,1979年到1989年这10年间,这是中国物理系学生去 美国留学的最重要的渠道,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一大批物理和其他方面的人 才(这些人后来很多都转行了)。李政道建议中国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在那之前 中国没有博士后,是李政道建议才搞起来的。他还建议中国学习美国搞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员会,这对于促进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李政 道对中国科技教育、发展起到的作用,都是相当正面而且比较重大的。在这方面, 杨振宁没法跟他比,起到的反而是阻挠作用。   悼念李政道,本应该赞扬他对科学、对中国作出的贡献,但是有些人觉得还 不满足。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发的讣告还提到,李政道促进科学与艺术的 交融,把科学思想融入了艺术创作,创作出诸多内容丰富、意蕴隽永的传世之作。 这完全是溢美之词。李政道很喜欢画国画,但是是很业余、很一般的水平,上不 了台面。他还喜欢写旧体诗,那更是没有入门,连顺口溜都算不上,没有任何诗 意在里头,更不要说佳作了。中国很多科学家为了显得自己不只是科学方面做得 好,也有艺术、文学才能,文理兼通,所以很喜欢附庸风雅。做科研的同时也搞 搞艺术创作、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兴趣无可厚非。特别是当了名人之后有应酬, 人家找你写幅字,写首诗什么的,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一个名人,就 吹捧他画的画、搞的艺术创作、写的诗多么的好。   这些悼念文章也都没有提到李政道和杨振宁当年闹翻的事件,那可以说是中 国科学史上的一个谜案。那么著名的事件总该提一下,说说两个人究竟为什么闹 翻了。按照李政道的说法,是因为论文署名的顺序闹翻的。两个人开始合作时, 第一篇论文杨振宁要求李政道让他把名字排前面,因为他年纪更大,李政道同意 了。到第二篇论文,李政道要求把自己的名字排前面,说是根据国际惯例,论文 署名按照姓的字母顺序排。李政道还拿出证据给杨振宁看,杨振宁也就同意了。 但杨振宁因此不满,最终两个人闹翻了。   对此我曾经考证过,在论文署名的问题上肯定是李政道不对。李政道说有 “国际惯例”要按姓的字母顺序排,但他自己就没有遵循这个“国际惯例”。他 那段时期跟别人的合作,至少有三篇论文有的作者按姓的字母应该排在李的前面, 但是李政道把自己排第一位,把人家放在后面。而且,也不存在这样的“国际惯 例”。就在李政道和杨振宁发表第一篇合作论文的那期《物理评论》上,就有近 一半多个作者的论文的署名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可见当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国 际惯例”。何况李政道拿所谓的“国际惯例”说服杨振宁之后,杨振宁也就接受 了,并不是第二篇论文之后,他们就不再合作了。他们一起合写了23篇论文,除 了第一篇是杨振宁排前面,其他全都是李政道排前面、杨振宁排后面。据杨振宁 的说法,第一篇是杨振宁的妻子提出他应该排前面。但即使曾经有这个要求,后 面所有论文都是李政道排前面,杨振宁排后面,可见杨振宁对论文的排名顺序并 没有计较。一开始计较了一下,李政道拿出所谓的“国际惯例”,他也就接受了, 并没有因此影响合作。   两个人闹翻更重要的是另外一个原因。他们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去参加颁奖仪 式,为发表获奖演说的顺序发生了矛盾。杨振宁提出,他年纪比较大,应该由他 先发言,李政道同意了。但李政道又心有不甘,觉得杨振宁先发言好像显得是杨 振宁在这项研究上起主导作用,变成了以他为主。又过了几年,1962年《纽约客》 发了一篇介绍“宇称不守恒”的文章,杨振宁怀疑是李政道找作者写的,目的是 要突出他的贡献,两人从此决裂。   两人闹翻之初只是不再有交往,并没有把矛盾公开。最早把矛盾公开的是李 政道。李政道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去各个大学演讲,谈到“宇称不守恒”的发 现,说自己起主导作用,只是找了杨振宁帮助计算。别人告诉杨振宁,杨振宁当 然很不高兴,不过没有见到李政道的演讲纪录,没法还击。杨振宁说他是在80年 代初偶然见到李政道1970年在意大利的演讲记录,才在1983年出版文集时做了反 击,变成“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是以杨振宁为主导,李政道只是帮了一些忙,后 来甚至说李政道贡献极小。   矛盾公开后,两个人就经常利用各种机会互相攻击。2006年为了纪念“宇称 不守恒”发现50周年,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把两个人都请去做了报告。李政 道先做报告,内容没有涉及“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经过。杨振宁的报告则是介绍 “宇称不受恒”的发现经过,李政道在台下听了不服,当场反驳。两个人就当着 众多科学家的面吵了起来,搞得非常丑陋,成了一个笑话。这种事究竟谁是谁非 很难说清楚。密切的科研合作,究竟谁是主导、谁是帮忙,很不好说。外人可以 说两个人作用相等,因为诺贝尔奖毕竟是他们分享的,也就是公认两个人同等重 要。计较谁重要谁不重要,只能说显得很小心眼。   中国媒体为李政道去世发了不少悼念文章,但这些悼念文章都没什么看头。 按照中国的传统,一个名人死了,发的悼念都充满溢美之词,都只讲他的好话, 有争议的问题都不会谈,觉得有损形象。其实,一个名人去世之后的那段时间是 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借这个机会详细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包括他做出了什么样的 贡献,有什么样的争议。本来是一个很好的科普的机会,但中国媒体没有抓住这 个机会。相反,《纽约时报》关于李政道的讣告写得非常详细,竟然还做了科普, 介绍了“宇称不守恒”是怎么回事,也非常详细地写了它的发现经过。不过讣告 说是李政道首先想到了“宇称不守恒”,还让哥伦比亚大学的人做了初步实验, 再去找杨振宁合作。杨振宁看了《纽约时报》的讣告肯定会很不高兴。对于李政 道以前接受过什么样的采访,怎样介绍自己,《纽约时报》的讣告里也写得很详 细,甚至李政道的家人也介绍得很详细。我看了讣告才知道,李政道现在有7个 孙子和1个曾孙子,这些在中国的讣告里都没有谈到。   为什么《纽约时报》的讣告能够写得这么详细、这么生动?因为早就准备好 了。美国的媒体对于那些年纪很大的名人,早就把讣告写好了,等他一死,改一 改马上就发了。有时候还会出错,人还活得好好的,讣告误发出来了。正因为早 就准备好,所以讣告会那么好看、那么生动。不只是李政道,其他名人的讣告也 都很好看。我很喜欢看《纽约时报》这些报纸刊登的名人的讣告,因为能够知道 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中国不会事先为一个名人准备好讣告和悼念文章,只有 等到名人突然死了,然后匆匆忙忙发一篇讣告,都是单调的官样文章。中国没有 哪家媒体敢像美国媒体这样准备好讣告等着名人死。要是被人知道了,会被骂是 巴不得人家早点死,是在咒人家死。   2024.08.05录制   2024.08.27整理 (XYS20241002)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