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17/11(第二八六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xys10.dxiong.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乡下的孩子                  §   何军雄:乡下的孩子        §  ·何军雄·                  §   【网讯】             § 乡下的孩子                  § 与站在风中的庄稼 【牛肆】             § 一起长大                  §   真 妮:关于成功学的一点思考   § 脏兮兮的双手 夏 沙:战斗吧,像鲁迅一样    § 握着一块干馍馍 自 然:将阴茎插入女人的小脚   § 在太阳下暴晒           是不道德行为 §                    § 在乡村的田野里奔跑 【丝露集】            § 像风一样自由                  §   包旭杰:雍熙的爱情        § 席地而睡 张雪昆:烟灰缸里的蚂蚁      § 盖着黑夜 黄镇坤:时光里的小山村      § 枕着月光入眠 董剑华:大地的脾气        §                  § 乡下的孩子 【网里乾坤】           § 肩上的挎包                  § 和学习一样沉重 郭 为:康德不懂爱情       §                  §   【网萃】             §                    §   李长青:令人犯罪的金属      §   捉鱼小子:当皇帝能延长寿命吗?  §   沉 路:多巴胺的谎言       §   李长青:空调与精神病       §                    §                    §   【网讯】∽∽∽∽∽∽∽∽∽∽∽∽∽∽∽∽∽∽∽∽∽∽∽∽∽∽∽∽∽∽∽ ◆ 伊雁声著科学童话系列《猫头鹰探长》第一部《火焰岛的继承者》根据方舟 子的科普美文改编,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签名版预售链接: 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3no04syd1ybvv&reft=1509544169353&spm=f46097646 ◆ 李长青著《加入我们不吃饭:消化科医生说消化》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可通过“科学猫头鹰”公众号预订签名版。 【牛肆】∽∽∽∽∽∽∽∽∽∽∽∽∽∽∽∽∽∽∽∽∽∽∽∽∽∽∽∽∽∽∽ ◆            关于成功学的一点思考                     ·真妮·   最近看到新语丝上的一篇读者来信,这位读者希望新语丝和方先生能够分析 和揭露成功学。这让我想起来了我至今仍深受成功学毒害的一位朋友,所以我想 粗略谈一谈成功学,希望能少些人受成功学的毒害。   我暂且将成功学定义为:传授快速成功的捷径和秘诀的“学问”。   1 成功的定义、标准和方法   什么是成功?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成功是高官厚禄、 家缠万贯,是房子、车子和票子的集合;有人认为,成功是对集体或个人的承诺 并用其一生兑现自己的承诺;有人认为,成功是计划一项事业并用尽一生追求这 项事业;有人认为,成功是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有人认为,成功是 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正如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眼 中也有一千种对成功的理解。正因为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定义成功并在此基础上 追求自己定义的成功,正因为对价值多样性和多元性的保护和包容,人类的生活 才妙趣横生、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成功是否有永恒不变的衡量标准?即,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一把刻度精 确的尺子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以及成功的程度?用刻度尺测量“你究竟有多成 功”,类似于用刻度尺测量“你究竟有多爱我”,都是在利用形而下的尺度衡量 形而上的价值观,而这似乎是一件不大可能实现的事情。   是否有一套统一的方法或手段能够让所有人都获得成功?成功学假定,有一 套统一的方法或捷径,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成功。成功学所兜售的,也正是这套 声称能够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成功的方法或秘诀。既然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各不相 同,也没有一套精确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以及成功的程度,那么 自然也没有一套统一的捷径或秘诀能够让所有人都获得成功。   2 成功学的逻辑错误   如果成功学兜售的那套快速成功的捷径和秘诀是可行的,那么这世界上最成 功的人自然是兜售成功学的人。而事实并非如此。古往今来,在权力、财力和学 问等各方面比成功学兜售者更“成功”的人不胜枚举、数不胜数。兜售成功学的 人不过是靠演讲、卖书、卖碟赚钱而已,并无特别的不可超越的成就,跟“巨大 的成功”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果你理解和追求的成功是像成功学导师一样通 过兜售成功学赚钱,那么我感到很遗憾且无话可说。   如果成功真有什么捷径和秘诀,那么很可能根本没人愿意告诉你,除非是至 亲至爱。显然,成功学兜售者并非你的至亲至爱,他将成功的秘籍传授于你的概 率几乎为零。按常理推测,如果一个人知道成功的秘籍和捷径,他自然先去利用 它追求这世界上最大的成功,成为这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何苦苦口婆心地兜售给 他人尤其是毫不相干的人呢?   个案不足以证明一项成功的捷径或方法的有效性。成功学兜售者多利用极端 个案证明自己成功学理念的有效性。比如,声称自己曾将一个以前没有参加过任 何体能训练的30岁学生,训练为可以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的水平。首先,鉴于成 功学导师惯于吹嘘的特点,其个案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其次,即便承认个案的真 实性,一个如此极端的偶然的个案又如何足够证明其成功学理念推及到所有人身 上都有效呢?   3 成功学宣扬畸形的价值观   以下口号都是成功学兜售者兜售过的成功秘诀:成功=赚很多很多的钱;成 功=永远只做第一名;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成功,靠的就是强烈的动机、 充足的理由和坚定的信念,精神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成功者的行为就是平常人眼 里的变态,赚钱的秘诀是变态;别人照顾你老公,你就照顾别人的老公不就完了 吗。对于这些单一、极端甚至反社会的价值观,竟然有成千万上百万的人深信不 疑、趋之若鹜,真是令人唏嘘。   成功=赚很多很多的钱?年少时,我也曾参加过一次成功学的营销讲座。记 得台上的讲师对台下的人呐喊道:“你们想不想一年赚一百万?”台下齐声高喊: “想!”在台下的我没出声,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我并不相信我一年能 赚那么多的钱。讲师继续吼道:“大声点,连想都不敢想,你怎么能赚一百万? 再来一遍,你们想不想一年赚一百万?”台下的声音更响亮了:“想!”看着周 围一个个斗志昂扬、歇斯底里的人们,我默默地离开了。我当然想赚一百万,但 我知道赚一百万不是想一想或喊一喊口号那么简单,而且台上的讲师何德何能可 以帮助台下的人个个都实现赚一百万的雄心壮志。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即便赚 不来一百万,也没有人有资格评判说我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因为我理解和追求 的成功是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普通人,即便赚不到一百万也没有关系。   成功=永远只做第一名?不知道这里的第一名指的是哪个范围的第一名,是 全中国第一名,是全世界第一名,还是全宇宙第一名?不知道这里的第一名指的 是哪方面的第一名,是权力第一名,是财力第一名,是学问第一名,还是所有方 面都是第一名?我们必须搞清楚,全中国第一名,在全中国只有一个。那么其他 的没有拿到第一名的几亿人民,他们的人生便不是成功的人生吗?如果你理解和 追求的成功并非成为第一名,为什么一定要做第一名呢?   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大?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 须立足于现实,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所作为。脱离现实,而空谈并无限夸大精神力 量,是一种唯心主义。有资深学员如此评价成功学导师:“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 美好的图景,但如何才能达到,却没有告诉我们。”简而言之,前途很美好,道 路还要自己走。用画饼充饥这个成语可以很好地理解成功学兜售者的这个套路: 成功学导师为所有人画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饼,并调动了所有人尽快把饼吃掉的强 烈愿望,但是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将画中的大饼变成真实的大饼,这世界上也许 根本就没人知道如何将画中的大饼变为真实的大饼。   4 成功学是一门宗教   成功学的套路与宗教的套路如出一辙。   第一步,造神。子虚乌有、虚张声势的头衔是成功学导师的标配。曾在台湾 被指控非法吸金的某成功学导师,经系列包装在大陆粉墨登场。在MBA智库百科 中如此介绍他: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国际级的演讲推广大师、国内收费最高 的激励培训专家、当今国际上继卡耐基、拿破仑、希尔、安东尼、罗宾之后的第 四代励志成功学大师,也是世界华人中唯一一位国际级励志成功学大师。早年曾 在东北搞传销事发的另一位成功学导师,在其国学系列光盘中如此包装自己:国 学应用大师、书道家、演讲家、国际TAT(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学术体系 创始人、军党委办公室主任之子、美国国家大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北京大 学、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人才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十大国学应用金 牌导师。这些头衔,似乎为成功学导师们戴上了神一样的光环,令缺乏怀疑精神 的人为之痴迷。事实上,这些头衔多数是子虚乌有和自吹自擂的道具而已。他们 并不是神,不过是敢于吹嘘、故弄玄虚、不学无术的骗子罢了。比如,某成功学 导师曾认为,二进制是莱布尼茨在读完《道德经》和《易经》之后发明的、网络 的概念是老子发明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还曾如此解构汉字: “团”字 是一个“口”字加一个“才”字,“队”是一个“耳”加一个“人”,团队应该 是一个口才好的人领导其他用耳朵听话的人。笑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第二步,敬神/拜神。成功学的学员有一整敬/拜成功学导师的仪式,如倒能 量水、敬能量茶、跪拜叩首、高喊口号等。成功学的兜售者们也有一整套繁琐的 仪式。如在某个兜售成功学的公司中,其销售人员们每天早晨八点都要先齐跳两 遍《眉飞色舞》,大声朗读《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然后邀请到场客户和上 月销售冠军上台,销售人员们分别对他们鞠躬;接下来是一个多小时的自我激励: “买车、买房,干干干!”、“我XXX,今天一定要拉到一个单。”   第三步,信神。成功学导师宣称心诚则灵,鼓励盲目崇拜,鼓动盲目服从。 如:某成功学导师的著名口头禅为:“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如: 在所有成功学兜售者的心里,其领袖是不变的神:“导师是天上飞的一条龙,我 们是地上跑的一群猪,怎么追也追不上。”   宗教是麻醉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成功学也是。它们都通过利用人性的弱点 而发家。比如,宗教利用人对死亡的恐惧,而成功学则利用人对成功尤其是金钱 的渴求。本质上,成功学是通过洗脑以兜售成功术的宗教。 ◆            战斗吧,像鲁迅一样                 ·夏沙· 我清楚地记得读高中的时候在一张语文试卷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 一旦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心中必万分痛快,灵魂亦发生剧烈震撼,如春雷一鸣, 蚕卵孵出,得一新生命,入一新世界,于是流连忘返,乐此不疲,如受春风化雨 之赐,终获学业大进之益。” 后来我把这段话写在了《坟》的扉页上,虽然多年来我始终没有找到这段话 的真正出处,但它却已永远烙印在我的心头,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一直影响着我。 “一个人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里去寻找和自己性情相近的人”,在当时的我看来, 这位与自己性情相近的人无疑就是鲁迅。初中的时候我曾从图书馆借来了鲁迅的 一本杂文选集,这使当时的语文老师惊讶万分,他劝告我说:“鲁迅的杂文你现 在看不懂,不妨以后再看。”其实老师说得很对,鲁迅的杂文对当时的我而言, 无疑是艰深晦涩、令人费解的,但他文字中的魔力却诱惑我半生不熟地把它看完 了。 从那以后,我就对鲁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高中、大学阶段购买阅读 了大量的鲁迅著作,同时把学校图书馆中有关鲁迅的书都大致浏览了一遍,并从 此把鲁迅当成了自己的精神导师。我惊叹于鲁迅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深厚学养, 这也造就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无情批判,他在揭露人性的孱弱、虚伪与欺骗 的时候丝毫不留情面,也从来不考虑这样做是否会得罪人,即便得罪也无法阻止 他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我时常想,如果鲁迅生活在如今的时代,那将会是一种怎 样的风景,我一定会因为他的人格魅力而选择追随他。 多年以后,我发现了一位叫方舟子的科普作家,并通过阅读他的著作发现了 他与鲁迅诸多的相似之处,这同样令我“万分痛快”、“剧烈震撼”,甚至有过 之而无不及。毫无疑问方舟子也是非常喜欢鲁迅并以鲁迅为榜样的。他在不同场 合都不曾讳言自己对鲁迅的尊崇,也比较过自己与鲁迅的异同。但我以为方舟子 对我的影响超过了鲁迅,因为他对我的逻辑思维与科学认识方法上的启蒙是鲁迅 不曾给予的。 鲁迅与方舟子身上都体现了一种在人群中极为稀有的特质:“求真”。求即 “追求”、“寻求”、“探求”;真即“真实”、“真相”、“真理”,“求真” 即为追求真实、寻求真相、探求真理,追求真实是做人的态度,寻求真相是做事 的态度,探求真理是对人生终极目标的态度。 拥有求真特质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因为“求真”需要你随时随地保持清 醒地活着,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太累,他们宁可用一种“难得糊涂”的态度去面对 人生,因为这样可以活得更轻松,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也往往能够得到一个更为 宽松的外部环境。而要让他们事事较真,把每一个问题都厘定清楚、求真务实一 遍的话,无疑是在让他们自寻烦恼,绝大多数人是不会有这个兴趣与精力的。也 正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多数人都是浑浑噩噩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与自 己没有直接关联的事物根本漠不关心,甚至对关乎自身生存的问题,也往往浅尝 辄止、不求甚解,或者习惯以自己浅薄的认知胡乱评价。 而拥有求真特质的人,首先必然具备极强的好奇心。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世间 万物,都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心,他往往会对自然山川、花鸟虫鱼、社 会万象都充满了求知求实的渴望并乐此不疲,他甚至会废寝忘食、夙夜忧叹,耗 尽毕生心血,只为探求清楚一个非常简单却又对他非常重要的命题。这个过程也 必然会带给他发现的乐趣,他不会囿于前人的记载,也不会轻信权威的见解,而 是一切以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所得为判断依据,以真凭实据来说服 自己。 其次,拥有求真特质的人必然具备客观理性的态度。他会将自身固有的偏见 剔除,一切以事实、证据为准绳,他相信某件事不是因为他愿意相信,也不是因 为相信它会对人类更有利,而是因为它符合他对事实真相的判断。他只是去简单 地审视,什么才是事实,并把事实当做价值取向的最重要方向。为了找到真相, 他会乐于学习逻辑思维与科学方法,并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去严格地运用它们。 也正因此,拥有求真特质的人,必然会具有战斗精神。当他发现并掌握了真 凭实据以后,他会拒绝沉默寡言、虚与委蛇、心口不一,他无法容忍自己成为一 个说假话、做假事的人,他会选择将真相公布于众,而丝毫不会顾忌这将会遭到 大众怎样的责难与批判,哪怕是随时袭来的飞刀与利剑,也不会让他的心底有丝 毫的犹豫,他甚至愿意为坚守真相而付出自己的生命,只因他坚信比起自己的肉 体,真相与真理是更高贵、更美好、更有价值的存在。他必然会成为人群当中的 另类,他必然会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他必然会成为一个极度孤独的人,可是人 类社会的历史,却又往往是被这样的人所推动的。他们总是生前谤满天下,身后 声名鹊起、毁誉参半,甚至永远默默无闻,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却早已深深烙 刻在人类前进的脚印之中。 极强的好奇心造就了方舟子科普作家的身份;客观理性的态度与战斗精神则 打造了方舟子“打假斗士”的形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给了 他先贤的指引,他必然会像鲁迅一样继续战斗,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继续为坚守 真相、探求真理而战,这不仅仅是源于鲁迅精神的感召,也是他自身具备的求真 特质的必然选择,他也必然会感召那些极为稀有却并未消失的像他一样的人,继 续为坚守真相、探求真理而战。 ◆        将阴茎插入女人的小脚是不道德行为               ·自然· 1   据《晚清民国那些人》一书的作者耿立所述,《采菲录》、《葑菲闲谈》之 类的“莲学著作”中,可发现专家们在性生活上的一些独到见解:三寸金莲底部 之凹隙,像一个洞,可插入阴茎,当作非法出精之工具。   我在网上搜了半天,只搜到被大幅删减后的《采菲录》,没有完整版的,所 以只能将耿立老师的引用当成原始资料再用一次。   辜鸿铭的“品莲”心得是:中国女子裹足之妙,正与洋妇高跟鞋一样作用。 女子缠足后,足部凉,下身弱,故立则亭亭,行则窈窕,体内血流至三寸即倒流 往上,故觉臀部肥满,大增美观。   估计这段体会背后的核心思想是:女子缠足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性交中使 男人感觉到她们的臀部肥大性感。   精通多门外语,拿了十三个博士学位,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西 学泰斗兼国学大师辜鸿铭,对女人缠足的看法,代表的是中国自有裹脚以来,至 晚清及民国初期,大多数国人的审美意识形态。   有传说认为,这种摧残人体的极刑是一千多年前的南唐亡国皇帝兼大诗人兼 大书画家李煜创造的。   苏东坡对惨遭缠足酷刑迫害的舞女虽有同情,但也不乏大加赞赏:涂香莫惜 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 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2   在网上看到那些流传下来的惨不忍睹的照片,看到那些旧时代被无情摧残的 女人的脚,我们不免疑惑:为什么中国古人会如此的心理变态?为什么旧时代的 中国人会有如此扭曲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为什么性虐待会以如此残忍的方式 施暴于同类的身体上?   权力对人性的渗透和干扰固然是造成畸形审美的重要因素,但造成这种奇葩 思维的外部原因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范畴。   本文只谈论审美理念本身,就是按照康德给出的启示,从深层的人性内部, 从审美判断力这种心灵机能本身,去分析我国古人愚昧猥琐的审美机理。   康德分析说,在自然界中,吸收天地之精华,自然而然形成和生长出来的那 些东西,所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我们内心中的道德情感具有协调一致性,美感与道 德感之间存在着一种亲缘关系。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感受出美来,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道德法则这一缘 故,大自然呈现出的美是我们心中道德法则的显现。   据康德的论证,能够被自然之美所感动的人,是心中拥有德性和善念的人。   反过来也成立,只有心怀良善的人,才能怀有对自然之美的兴致。   有教养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思想境界够高的人,才会对自然的美生发兴 趣。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爱好风景的人都是善良的人,都是具有美德之人。   康德的意思是说,大自然的美在暗示我们:花花草草,山山水水的美,能让 我们意识到道德法则的存在。   康德强调说,这里说的“美”是指自然中的美,而不是艺术中的美。   因为在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艺术家,以及懂得欣赏艺术品的鉴赏家们,都 是没有道德品质的人。   关注艺术美的情绪中不含有道德理念,静观自然美的情怀中才含有道德理念。 3   康德列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自然的东西与艺术的东西对我们的身心造成的 不同影响:   他说我们喜欢宁静的夏夜,喜欢寂静灌木丛中夜莺美妙的鸣啭;但是,如果 我们发现那灌木丛中的鸟叫是一个小孩用芦苇管吹出来的,发现那“鸟叫”只是 一个骗局的话,我们的美妙感受会立即消散,我们将无法再继续忍受这种人造的 虚假的“鸟叫声”。   伟大的音乐作品重复听会烦躁,伟大的绘画作品连续看会烦腻,大自然的天 籁和美景却永远都不会让我们感到厌烦。   康德推论,那些对自然之美没有任何情感冲动的人,那些只知道享受吃喝嫖 赌等感官刺激的人,在我们看来他们的思想和灵魂是低俗丑恶肮脏的。   所以结论是:那些把女人的脚当成花草或盆景,拧来拧去,折来折去的人; 那些把女人的脚乱加工、乱修理、改造报废后,心底还能泛起喜悦的人,是不具 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类。   道德败坏者们,对天生的,天然的女人的脚不感兴趣。他们反其道而行之, 喜欢瞎琢磨乱折腾。 4   康德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的评判标准是能不能让人产生愉悦感。   人类是一种渴望社交沟通的动物,我们这种社会性的动物,每一位都努力将 自己在审美时所获得之愉悦传递给别人,以图达到所处团体,乃至全人类在心理 状态上的共振。   我们通过一种先天的,人人都有的,叫做“共通感”的情感,可以发射出和 接受到这种愉悦信号,从而产生共鸣共悦,审美鉴赏是能够被普遍传达的情感。   被搞残废的女人脚,虽然能让某些时代的某些人感受到爽快,但却不能让世 世代代的所有人类都感受到愉悦,也不能让深受残害的女人们感受到愉悦,所以 玩虐女人的脚不是审美性质的意识。   寻找美之普遍性规律,寻求与同类间的普遍性沟通,以期达至人与人之间在 思想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默契,从而走出个体的孤独和狭隘,走出限制,走向 公众,走向宽广,是审美判断力的基本结构,也属于人性的根本性结构。   是审美判断上的相通,是这种心灵机能上的“共通感”,是人类心灵深处的 这种判断能力达成的一致性,促使我们进化成了社会性动物,促使我们创造出了 文明社会。   是审美这种潜意识,导致了人类持之以恒地去寻找相互依存的公共秩序和共 同法则。   对普遍性的,适合于所有人的法则的不懈追求,发展出了道德法则。   摧毁女人身体的玩法,不可能被所有人类普遍接受,所以它不具有普遍性, 它是不道德的行为。   审美意识引导我们回归自身,去寻找自己存在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即力求做 一个有德性的人。   德性是人类存在的最高目的,和终极意义。 5   根据康德的推论,健全理性是如此这般的:要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置身于 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位置上去思考,替别人着想,要 尊重别人的感受,要尊重别人的人格。   老想着在别人天然完好的身体上,为阴茎多制造几个洞穴,把人家当成死尸, 当成人工智能机器人,在人家身上乱倒腾乱搞实验,这种想法极度残暴,很不健 康,有这种想法的人是脑子不正常,这是不尊重人格,这是反人性反人道反人类 的现象。   据方舟子博士揭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陈力丹致力于让 中国人穿上“贞操带”。真有意思!中国人这不是才刚刚脱掉裹脚布没多久嘛! 【丝露集】∽∽∽∽∽∽∽∽∽∽∽∽∽∽∽∽∽∽∽∽∽∽∽∽∽∽∽∽∽∽ ◆             雍熙的爱情 ·包旭杰·   彭措和雍熙从小就很要好,一起放牛,一起转经,甚而大学都是在一起读。 十多年来,他俩十分默契,亲密无间,这样过分和谐使他们以为可以做一辈子的 好朋友。就连亲戚朋友也认为他们是不会再分开了。   去工作是个人生不小的门槛,能去好点单位似乎以后坦途一片;去乡镇的话 便前途坎坷,似乎会一直留在眷顾着自己的广袤草原上,然后坚定着一个颠扑不 破的信念:雪山依旧,希望肯定会在下一代。平凡,也许对于某些不平凡的人来 说,意味着平庸;但它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意味着幸福。   彭措和雍熙都不算那种出彩的人,不过他们却很幸运,都跳上了一个不太高 的门槛,前途虽不能说辉煌,也不至于黯淡的。可能唯一不幸运的,就是他们终 于分开了——要去不同的地方上班,不过这很容易想通,现在视讯这么发达,以 后还是可以一直联系的嘛。再说,再说,“他又不是我的”,她想。“她又不是 我的”,他也这么想。希望这个东西一直就是与失望成正比的。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时间过的很快,又似乎过的很慢。   熟悉了异地生活的碌碌和漫无目的之后,雍熙有点想以前的生活了,“彭措 也是吧!”她心心念念,这么忽然想起来,给他打电话聊聊,说些以前不想说的 事,因为她似乎感觉有点淡忘以前了。或者是他应该先说?毕竟自己是女孩子……   今天彭措刚和同事庆祝完生日,喝了不少酒,莫名地涌上一股孤寂感,他是 从不孤寂的。这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不毛的沙漠,脚下踩着白天被烈日炙烤过的 沙砾,感觉异常阴冷,像夜里草原上的狼嚎,一股一股冰寒的感觉从脚下直窜到 上身,脑门不由渗出几滴冷汗,“也许我醉了”,他暗自琢磨,虽然知道自己酒 量也不至于到此。回到房间,他刚躺下,迷迷糊糊间,却被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吵 醒了。   她拨了好几次电话都没人接,“自己是不是有点无聊,不是他什么人,这么 晚了还拨电话”。正准备放弃的时候,对方忽然应出一个十分拖长地“喂——?” 一霎那,似乎全身神经一下紧张起来了,鸡皮疙瘩好像都出来了,她竟然有点结 巴了,因为她听出来了,是他的声音,“喂,我是……”终于挤出了一句。“竟 然是雍熙?”他一下清醒了起来,难以名状地很想和她说话,之前的慌张、孤独 都消失了,但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他局促着。   她有点诧异自己,自己一直还算伶牙俐齿的呀,单位上演讲、汇报工作、联 系客户从不带磕碰,但现在似乎有点僵。“哈哈,还好吧你?刚才打了好几次电 话都没人接。”“哦,是这样的,刚才一同事过生日,喝了酒睡着了”,找到了 话题,他恢复了之前的局促,似乎平静多了。   “前阵子一直忙,找房子、熟悉客户,好久没联系了,   今天终于给你们几个打打电话,都聊了,就剩你了。”她感觉这样说似乎更 合理,更名正言顺点。或者还有其他更好的开头吧。   “我还算可以,其他人还都好吗?扎西、四郎几个都联系了?”他这几个字 挤的很不容易,然后拼命又去搜索其他词汇。   “扎西说就你工作轻松、待遇好,等回家要好好地宰一次,你可惨了,好好 攒点工资吧!四郎和她女朋友旅游去了,不知道现在哪里潇洒。”   “扎西就知道喝酒、吃,没点正经。这四郎,还是重色轻友啊,哈哈。对了, 你呢?过的好不好,男朋友呢?没出去玩?”他开始有点窒息了,不知怎么这么 问了一句,但他又情不自禁地想知道答复,虽然不知道雍熙到底有没有,但是他 觉得这样问似乎更能体现自己关爱些。   一阵沉寂……   “哦,他啊,他最近忙着做个什么EDA项目,我也搞不懂,一天忙的不可开 交,哪有时间,说好了下次再出去!你的另一位呢?”她不知道为什么要撒这个 谎,如果说一个谎只是为了掩饰什么的话,这次连她自己都不明白这句话是怎么 从她嘴里冒出来的。好像以前其他朋友这样问她的时候,她毫不迟疑地据实回答 的,但是,今天到底怎么了?她自责道。不过反正感觉这样回答好点,她现在更 渴望知道他的答复,而且似乎极其紧张,心里面仿佛要翻腾起来了。   她在等他的回答,这个时候,糊涂的想法一度占据了她内心,而且短时间内 似乎积聚了无穷的冲动,可能与核聚变的能量相乘了,正是这些能量,使她有点 窒息了,终于她等到了他的答复。   “她今天加班,我还经常向她提起你呢。”   “呵呵,没说我的坏话吧你?好了,以后有空了再联系,终于把你们联系完 了!”她惶乱地挂了电话,没等他再说话。或许怕他刨根问底吧。   “哦,彭措有人照顾了。”她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刚才的窘迫一下消 失的无影无综了,不过她现在已经很坦然,十分的无所谓,似乎羞于也懒得去理 会探究,两地的距离真的有这么大的杀伤力?“我怎么了刚才”,她自嘲道。思 想忽然一下清醒起来,她故做轻松地答道。她忽然心中一阵空洞,周遭的空气似 乎一下被抽干了,她竭力地去呼吸,却更加压抑。   “原来彭措有另一半了……”她回想刚才的对话,眼前浮现出彭措和另一半 一起上下班,一起回家买菜做饭,一起商量房子怎么装修,从他们的眼光中她寻 觅到了开心和快乐,她变的有点激愤了,“我刚才在干些什么?”她喃喃道。哈 哈,刚才自己太冲动了,她在自嘲。   雍熙很快睡着了,不过做了个梦——雍熙经常晚上做梦的。她梦见,彭措似 乎挽着她的手,在扎溪卡草原一片松软的草地上,耍坝子,四周很静,牛羊也很 静,阳光当时很耀眼,不过她一直在很开心的笑。在梦中,彭措和雍熙还是朋友, 而且是很好的朋友,他们从来没再提过这件事,从来没,或许他们早已经忘却了 幸福往往会在人们刻意追寻她的时候把自己遁形。如果不能再拥有的话,唯一可 以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             烟灰缸里的蚂蚁                ·张雪昆·   这是一个走错房间的阴天   天空有几朵类似星星的红点   雾浓   而我面前的小山又高了一些   远处有大山   大山们很随意地变换位置   有几座大山和我之间   隔着云海   大山顶都有两个弯月形的湖   湖水高悬   我感到奇怪   水没有飞流直下   而是如镜子一般染了一些血色   我爬山的速度跟不上山增高的速度   大山们又转换了位置   雾更浓   我什么也看不见   山又高了   世界小得可怜   我盲目的脚印   就是许多个灰色的0   ◆               时光里的小山村                ·黄镇坤·   山村镶嵌在山的怀抱里;山村静卧于悠然的岁月中。   相对于外面世界的精彩,山村的世界似乎要单调得许多;相对于外面世界的 日新月异,山村世界的变化也似乎要缓慢得许多。山村世界的变化不但可以说缓 慢,甚而可以说是停滞或一成不变的。但事实上,山村也在变化着。沧海桑田, 立在时光里的山村,变化是它的主题,或者说变化是它的主旋律。   自离开自己的老家小村后,每每睽隔的时日累积得多了,我都要抽空回去, 回村里走走,回村里看看,看看村子里的变化。老家的村子虽山高地僻,人少田 多,可这儿也算得上是个悠然娴静的美丽小山村。这里没有嘈杂、没有喧闹。这 里山青、水绿,云白、天蓝。这里有的是宁静祥和。生活在村子里的人大多也都 纯朴、善良、从容、安闲。每次从外头的世界回到村上,我都会发现村里头多多 少少都已有了变化尤其是人的变化:那房屋,那村路,那山坡,那田野,那村里 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或事……   时间像山涧水一样流着,时急时缓,停不下脚步。山村的变化有看得见和看 不见的,或者说山村的变化有外表的也有内质的。当然,山村里最让人感怀让人 触动心灵的变化,是山村里的人的变化了。   每隔一段时日回到村子上,你会发现,在村子上,不是有新人出生,就是有 人离世;不是有外乡的姑娘嫁到村上,就是有村上的姑娘嫁往外乡。左邻家的孩 子上一回见着时还是个屁小孩,可眨眼里就拔节似的长得老高;右邻家的大叔原 本还精神矍铄、生龙活虎,可眨眼间腰弯了背驼了牙掉了垂垂老矣……一切都有 如电影中的镜头,变幻着。   有人来了,有人走了;有人长大了,有人衰老了。村子的变化就是随了村子 里一代代人的生老病死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然,村子的这种变化也构成了村子的 历史。   若用回忆这根绳系起时间的两端,那么,有时相隔几年几十年甚而几百年的 光阴也只不过转瞬而已了。   就拿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来说吧。自己的爷爷奶奶和父母都已是记忆中的 人了。若打从回想他们再联想到村子的变化,那么就会让我有一种隔世之感:小 时候,爷爷常牵着我的手到邻居家串门儿,爷爷和邻居家的宗林爷在村子里都算 得上是吹拉弹唱的高手,尤其二胡、笛子、唢吶等乐器,他们更是把玩得娴熟, 他们俩只要聚一块儿,就是一片的热闹。宗林爷有个大孙子年龄和我相仿,因此, 两位老人乐在一起的同时,我们俩屁小孩也玩到了一起……可如今,爷爷的面容 和宗林爷的面容我都已模糊都已记不真切了;恢复高考时我考上了,我从一个农 民的身份从泥地里拔腿出来,进城里读书。那一个深秋的清晨,父亲帮我挑了担 子母亲牵着小妹送我出村口。那情景也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可如今,父母都 已不在这村子上也不在这世上了……浮生若梦,从懵懂未知到青葱年少,从青葱 年少到如今的“视茫茫,发苍苍”的年岁,都仿佛是一转眼的事儿——转眼间, 村子上有多少的人和事都成了时光里的流年碎影呀。   是了,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离开老家的小山村后,转眼间几十年光阴匆 匆过去。在这几十年时间里,老家的小山村我是时不时要回去走走回去看看的。 说心里话,老家的小山村我很想回去又很怕回去的。很想回去的原因不言而喻, 然而很怕回去的原因却一言难尽了。   每次回家,每次循了那条崎岖的山路上去回山顶上的老家,一近了村子直到 进了村子,我都要远远近近里去打量一下村头附近及村子四围坡上是否有了什么 新的变化。若见哪处的坡上添起了一座新坟堆儿,我的心就立马就会咯噔一下, 若有所失:村子上又是谁走了?回到村子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问清楚:村 子上到底又是谁走了,走向了那时间的深处?   身边人的生老病死最容易引人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了。在时空的隧 道里,山村是什么呢?山村是那一树一树的光阴,旺了枯了,枯了旺了;山村是 那一茬一茬的庄稼,种了收了,收了种了;山村是那一季一季的故事,来了去了, 去了来了;山村是那一代代的人,来了走了,走了来了……   风在村子里来了又去了,云在村子的上空去了又回了。村子无论大小,它总 是在不断地变化着,不变的,唯村子上空那灵动的炊烟,村子上空那灵动的炊烟, 就是永远矗立于村子上的旗帜。时光如流水,不过流水有时还会打圈圈,但时光 却不会,时光流走了就流走了,终究不再回头。人生几十年,只不过转瞬而已; 尘世间熙熙攘攘,也如梦似幻。多少美好的事物稍纵即逝,多少缘分还来不及抓 住就已消逝在滚滚红尘之中;多少你熟悉和亲近的人还来不及道别就已在不知不 觉中渐行渐远,多少感动还来不及珍藏就已被淡忘在漫漫的岁月长河里……   山村在时光瑞安详,山村在时光里变化,山村在时光里淡然,山村在时光里 芬芳……生活在山村里当一个自然之子,生活在山村里过好生命本来的样子,那 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美好、幸福的事儿呀! ◆             大地的脾气                ·董剑华·   每一次地动山摇   只不过   是你不经意的颤栗   或许更像是你打个喷嚏   然而这却足以   让你背负的众生   东倒西歪   颠沛流离   我敬畏   你那不可穷尽的威力   我更仰慕   你深藏数亿年的道义   你有你的脾气   也不喜欢别人进犯   总期望着彼此珍惜   无由的开山劈地   无端的污染恣意   让你一度千疮百孔   满目疮痍   我深知   惹恼了你   该有上百条惩罚的道理   拿什么补偿   用什么表达悔意   生态文明建设   书写在神州大地上的诚意   还你一个绿水青山   还你一个花香鸟语   唯愿你   继续   负载众生   遨游天际 【网里乾坤】∽∽∽∽∽∽∽∽∽∽∽∽∽∽∽∽∽∽∽∽∽∽∽∽∽∽∽∽∽ ◆            康德不懂爱情               ·郭为·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启蒙时代著名的德国哲学 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有一部一般读者看来十分乏味的《康德哲学书信 集》。在这本乏味的书里却有一个难得的亮点:爱情。而这一亮点却是康德的一 次失败记录,证明康德的说教并不能给读者提供生活指南。然而康德还是把这一 失败记录收进在他的书信集。他并不觉得难为情,大概他心安理得地认为:我的 学问本来就不是可以拿来当饭吃的。   按常理讲,哲学并非文字游戏,其根本目的是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思维 更有深度,行为更有目的。然而康德这位大哲学家却当不了爱情专家。这与康德 自身的生活经验不无关系。   大家都知道德国人是一板一眼的,而康德更是无趣地一板一眼得到了有趣的 地步。英国作家毛姆有本文集《流浪者的心情》(Vagrant Mood)。该文集有六 篇短文,其中有一篇是讲康德的。毛姆把康德一板一眼的生活规律讲得津津有 味。   康德要仆人每天早上五点钟把他叫醒,然后穿着睡袍、三角帽和拖鞋去书房, 等仆人送早餐来。所谓的早餐并没有食物,仆人送来的盘子里只有一杯淡茶和一 只装满烟叶的烟斗。康德在书房里从五点到七点准备教案。然后更衣,七点到九 点在他家的一楼给学生上课。这是柯尼斯堡大学给康德教授的特权,不必到学校 来,足不出户就可以授课。他的课很受欢迎,由于家里的客厅较小,想抢到好座 位的学生必须六点半之前就座。九点钟哲学讲座结束之后,康德重新换上睡袍、 三角帽和拖鞋,开始看书写作直到差一刻一点。然后更衣,去书房等待前来与他 就餐的客人。康德把这顿午餐叫做“diner"(dinner),因为他一天只吃这一顿 饭。康德必须有客人陪他一起吃饭。有时他经常邀请的几位朋友临时有事,或他 们实在讨厌康德家餐桌上的那几样一成不变的食物而借故缺席,康德就叫仆人到 街上随便拉一位过路人进来。   饭后康德送走客人,在准备出门散步之前,康德习惯在房间里站着,因为他 怕如果坐下饭后会打瞌睡。他认为晚上的睡眠就足够了,白天不睡觉就节省了时 间,延长了生命。康德每天准时开始一个小时的散步,邻居们都知道康德教授每 天在同一时间从自己的门前走过,于是表停了的人就在此时调好时间,表快表慢 的人赶紧在此时把表拨准。康德教授的日常生涯在他们看来就好像白日经天,比 他们所有的钟表还要规律。   康德的散步不但准时,而且风雨无阻,阴天时仆人拿一把大伞跟在后面。康 德虽然身材干瘪矮小,身高不足一米六,肩膀看上去一高一低,但总是衣冠楚楚, 就是饭后散步也穿戴整齐。腋下夹着他从不离身的三角帽,另一手执一根有金色 把手的手杖。头戴金色假发,黑领带,灰长袜,上衣在领口和袖口有褶边,皮鞋 上有银色搭扣。日复一日的例行散步只有一次例外,那是因为他收到卢梭的《爱 弥儿》,整整三天迷得在家里无法脱身。   康德散步时走得很慢,因为他认为出汗会影响健康。而且他坚持用鼻孔呼吸, 认为如果用嘴吸气会把病菌带进口中。如果在路上与他人说话,他会屏住气说上 几句,然后停下来让鼻子呼吸。这样就避免说话时喘气。   康德散步的路线常年不变。照诗人海涅的说法,康德每天固定在菩提树街上 来回走八次。有一天他出了家门,居然没有走上菩提树街,而是朝另一个方向去 了。左邻右舍立刻感到震惊,奔走相告,他们猜想世界上一定发生了不得了的大 事情。结果真让他们猜对了:康德当天接到消息,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发 生革命,暴民们冲进巴士底狱,放走囚犯。于是康德那天有些六神无主。   康德的两个妹妹的住家离康德很近,但完全没有交集。康德认为与她们无话 可说。如果聊家长里短,康德既没兴趣,也一无所知。如果和她们聊哲学,好比 对牛弹琴。索性就互不来往。   这样看来康德教授实在古板,孤僻,乏味。在他的字典里绝无“浪漫”一词。 难怪虽然美学是康德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康德本人对音乐绘画毫无兴 趣。他家里只挂了一幅画,是卢梭的肖像。这倒不是因为他欣赏画作本身,而是 因为他崇拜那位哲学同仁。画作是一位朋友特意送给他的。   这样一位不知情趣为何物的学究却被当成爱情专家,结果铸成大错。   1791年,康德收到一位叫玛丽亚(Maria von Herbert)奥地利女孩的来信。 她和她的男爵哥哥都是康德的仰慕者。玛丽亚爱上了一个男人,结果被他始乱终 弃。随后玛丽亚又爱上第二个男人。但有一段时间她没有敢把她和第一位男友的 恋爱史事告诉给第二位男友。后来她觉得不该对自己的心上人有任何隐瞒,否则 她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于是她便一五一十地把前段情史坦白。没想到情人听后 醋性大发,开始冷落她。小女子一下没了主意,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就想到了 她崇拜的大师康德,请这位大智者给她指点迷津。   这下可给康德教授出了难题。其实如今在我们看来,事情很简单,玛利亚的 问题在于她正在失恋中不能自拔,而不在于她坦白恋爱史的对与错。如果我们给 她回信,甭管有没有用,先灌一碗心灵鸡汤再说。文雅一点的就来一句“天涯何 处无芳草”,俗一点的就说:“三只腿的蛤蟆没处找,两条腿的男人有的是。这 么美的鲜花还发愁找不到牛粪插?”   康德还是非常同情玛利亚的。还专为此事听取过朋友的看法,然后深思熟虑 一番,拖了几个月之后才提笔写回信。他在信中说:虽然我们有不说谎和保持真 诚的义务,但如果我们无法把全部隐私告诉自己所爱的人,是可以原谅的。不能 对一个人完全开诚布公,这是先天存在于人性中的矜持或静默,并不构成性格的 弱点。   康德说得还算到位,我们大家大概都会同意他的观点。如果康德就此打住, 在落款之前再加几句安慰的话,也许玛丽亚会得到所需要的安慰,从此就想开了。 然而康德这个掉书袋偏偏喜欢没完没了的说教,又接着写道:就算你已经向男友 坦承了过去的一段情,但如果动机只是想要求得心安,而不是真正感到悔意,那 么这种坦白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光彩。   这下坏了,康德兜了个大圈子,先前的让人听着很舒服的话都等于白说。我 们不知道玛丽亚读了康德的信有何反应,但可以想象,玛丽亚小姐一定心里在想: 做人真难啊!   康德还没完,又接着说:你不应该太在意情人变心。如果他的感情回归了, 那这种感情大概只是生理吸引罢了。信的最后一句就更有学问了:何况,人生的 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获得快乐。   这下把玛丽亚小姐彻底弄糊涂了,她一定在想:我如果活着不是为了快乐还 瞎折腾什么呢?玛丽亚又给康德写了第二封信。信中直截了当地告诉康德,她感 觉心灵空虚,生活没了意义,大师的学说对她不管用,解决不了她的困惑。她希 望能与康德见面,到他家来看看他的学问是如何影响他个人生活的。   康德再没有给玛利亚回信,也许他不自信了,也许他不知还应该说些什么。   玛利亚在给康德写了第三封信之后,就自杀了。   玛利亚实在是找错了人。康德大师懂得哲学,却不懂女人和爱情。康德没有 在信中劝说玛利亚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而是在人是否有真诚坦白的道德义务 这一隔靴搔痒的命题上打转。   看来康德并不觉得有愧于玛利亚,他把写给那位可怜女孩的信作为他的学术 成果收录在他的《康德哲学书信集》中,还把信中的核心观点全部搬到他的《美 德学说》(The Doctrine of Virtue)一书中。   康德认为说真话是一种美德,是人格的绝对标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 样看来,玛利亚倒成了实践康德学说的烈士了。法国思想家本杰明·贡斯当 (Benjamin Constant)对康德的信条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人们无条件地 永远说真话,社会就乱套了。他挖苦康德说:“我们的一位德国哲学家走得如此 之远,并且断言:如果一个凶犯问我们,我们那被其追杀的朋友是否躲在我们家 中。对该凶犯说谎也会是一种犯罪。”   我们没有听到当年康德是如何回答贡斯当的疑问的。有趣的是,二百年之后 一位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倒是尝试着为康德的观点 辩护。他说:当凶犯追到我家询问他们所追之人是否在我家时,我可以如此回答: “一小时前我在路那边的杂货店里见过他。”这句话是实话,不违背道德,但又 没有出卖藏在我家的朋友。再比如,女友问新买的很难看的衣服是不是漂亮。如 果我回答说好看,那是撒谎。如果直说不好看,那今天的晚饭大概甭想吃了。于 是我回答:“你选衣服的眼光真独到。”这样我没有说谎,又没让女友不开心, 两全其美。   看看,有时哲学家们自己把自己逼进死胡同,还需要自己自圆其说。   康德一生未婚。他曾有过结婚的念头,看中两个女人大体够成为自己的老婆 的资格。于是弄个表格,详列出结婚的利与弊。当他还在反复权衡是否该开口求 爱之际,发现一位姑娘已经为他人披上嫁衣,另一位则早已远走他乡。   在康德学说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purpose和purposiveness的关系。 purpose很简单,就是目的,德文原文是Zweck。所谓purposiveness是指目的性, 某种目的所引发的价值或功利,德文原文叫Zweckm Ssigkeit。对此毛姆有非常 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盖房子,为的是出租,收取租金以改善生活,这就是他的 “purpose”。而他进一步需要考虑的是这一目的的价值与功利,即盖好房子之 后是否能找到租户、应该收取多少房租才能在多少年内收回成本等等,即盖房子 的“purposiveness”。   康德曾想过把结婚作为purpose。但令他举棋不定的是purposiveness,即这 一目的是否值得,结婚之后的各种好处和坏处孰轻孰重,日后的柴米油盐如何解 决等等。于是他索性做出结论:人没有结婚的必要。既然他有这样的判断,让他 当爱情专家也是勉为其难了。   没有目的性的目的是盲目的目的。这样看来,似乎purpose和purposiveness 的关系很简单明了。但康德又说:purpose和purposiveness并不一定有关系。这 又是怎么回事呢?康德在他的一部重要著作《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ement)中有这样一句非常难懂的观点:“Aesthetic judgment is purposive without purpose”(美学判断具有目的性而无目的)。这是康德学 说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让我根据我自己了解的康德的只言片语试着解释一 下。   康德认为,人有两种判断能力,一个是认知判断(cognitive judgment), 另一个是美学判断(aesthetic judgment)。前者是客观的、唯物的,而后者是 主观的、唯心的。所谓认知判断就是我们运用经验与知识对物体客观的观察与认 识。我们的头脑里已经有狗的概念:四条腿、毛茸茸、会摇尾巴、会叫。当我们 见到这一个物体时,正好和我们头脑里概念对上号,于是我们就做出认知判断: 这是一只狗。由于我们见到很多长得不一样的狗,于是就丰富了我们头脑里对狗 的概念。以后见到什么样的狗都认得。所以,我们的认知判断既有 purposiveness(因为我们有意用我们头脑里的概念去观察事物),又有purpose (因为我们成功地把我们的概念于见到的事物对上号)。   而另一种判断——美学判断(aesthetic judgment)则有所不同。当我们见 到的物体无法与我们头脑里的概念完全吻合时,我们需要自己创造一个概念来指 认它。这样创造就是美学判断。这个美学判断没有purpose,因为眼前的物体与 我们原有的概念对不上号,但具有purposiveness,因为我们力图用新的概念来 认知物体。康德把这一超越局限的努力叫作“surplus intelligibility ”(额 外的、附加的认知),说白了就是想象力。想象力可以完全不拘泥于原本物体大 致该有的概念,充分自由发挥,于是美学的快感就产生了。我们见到一轮落日, 会想到残阳如血。见到一弯明月,便想到月光如水。此时我们已经不在乎太阳、 月亮原本的概念是什么,也不在乎它们血和水有何关联。我们看一场惊心动魄的 电影,与剧中的人物一起快乐或忧伤,早已忘记电影其实就是投射在银幕上的光 影。   美学判断中的想象力不但需要认知判断所需要的经验与知识,还与每个人的 情绪、兴趣、心情等个人因素有关。因此每个人的想象不尽相同。看到一幅画或 听到一段音乐,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艺术使人们产生多重的想象,正是其魅 力所在。尽管经典的艺术作品如常青之树,我们还是喜欢并需要读新小说,看新 电影,听新歌曲,去没有去过的景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较少依赖我们 头脑里原有的概念进行认知判断,而更多地运用美学判断——想象力。我们享受 想象力给我们带来快感。   我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典型的美学判断。一个热恋中的青年见 到他的情人如见到女神,已经抛弃他对女人的概念,不再把她视为万千女人中一 员。但对于饿了三天的人来说,眼前的一只土豆要比一个女人更可爱。情人眼里 出西施,饿汉眼里出土豆。康德对女人提不起美学兴趣,在他眼里,她们和土豆 差不多。   对女人不感兴趣的康德却是女人崇拜的偶像。   有一天康德打开书房的窗子,看见邻居的一排白杨树挡住了远方的景色,很 是不爽。于是就要男仆去请邻居把杨树给砍了。这要求当然有点过分,男仆很是 为难,就对女仆说:“恐怕我们又要搬家了。”   这是因为前不久康德住在别的地方的时候,嫌邻居家的鸡叫搅他的好梦,硬 要对方把鸡卖给他,花多大价钱都在所不惜。可那家伙偏偏不买康德的帐,于是 康德惹不起躲得起,只好搬家。   当初康德连一只鸡都摆不平,遑论一排杨树了。没想到男仆硬着头皮一说, 人家居然二话不说答应马上砍树!原来这位邻居是暗恋康德的粉丝,还巴不得有 机会讨好他呢。三年前又在按时散步,不小心跌了一跤,有两位过路的女子走过 来搀扶他。康德当时正好手中拿着一朵玫瑰,就随手送给了较年轻的一位。这个 女人如今成了为康德砍树的邻居。一朵玫瑰抵得上一排白杨树。   康德对这个女人有没有兴趣没关系,反正人家是把康德给她的玫瑰供奉在首 饰匣中,记着一个男人+名人对她的好。   康德一生没有走出过他家乡的德国小城,这里现在是俄国的一部分,在苏联 时期曾叫做“加里宁格勒”。康德就在这里一门心思地鼓捣他自己的哲学。他认 为没必要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回事,连窗外事也不必去管。作家北岛在散 文集《青灯》里有一句话:“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其实我倒觉 得,一个人感悟的范围,才是他的世界。康德在他的世界里,精神食粮足够丰富, 自得其乐。不懂女人与爱情也罢。 【网萃】∽∽∽∽∽∽∽∽∽∽∽∽∽∽∽∽∽∽∽∽∽∽∽∽∽∽∽∽∽∽∽ ◆             令人犯罪的金属                ·李长青·   一说起可以令人犯罪的金属,大概多数人想到的是金银这些贵金属。但是从 医学和行为心理学等科学角度分析,最令人犯罪的金属却可能是铅。   2007年,前纽约市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准备角逐2008年 的总统大选,自然要炫耀一下自己治理纽约的成绩。朱利安尼声称在其在任期内, 纽约的凶杀案下降了67%,总体犯罪下降了57%。朱利安尼自称将美国的犯罪之都 变成了美国最安全的大城市。但是朱利安尼的这个宣传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反对, 不是来自于竞选对手的政客,而是来自科学界,代表者是一位和政治不大沾边, 致力于消除铅中毒影响的经济学顾问,里克·内文(Rick Nevin)。   以内文为代表的一部分专业人士认为,尽管朱利安尼的功劳不容抹杀,但在 降低纽约犯罪率方面,作用却没那么大。纽约乃至美国很多城市犯罪率下降的主 要原因,是对铅污染的控制。其中以内文的文章最有代表性。他之前在《环境研 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了数篇文章,分析九个国家的铅暴露和犯 罪率的相关性。他发现一个地区在铅污染加重之后的二十年左右,犯罪率会有明 显上升,同样在降低铅污染之后的二十年左右,犯罪率又会明显下降。二十年大 约正好是一代铅中毒儿童成长为青年的时间。   这样的统计相关性也许能够蒙住多数没有接受过科学训练的人,但绝对说服 不了专业人士。同时,也有人提出犯罪率下降可能是解禁堕胎的原因,减少了很 多受不到良好家庭教育的人口出生。内文对此反驳说英国和美国当时同一时间开 始解禁堕胎,但二十年之后同时期英国犯罪率飙升美国却下降。朱利安尼在纽约 担任市长二十多年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好是美国政府和民众认识到铅的危害 并采取措施降低含铅汽油及铅制管道使用的时候,而英国则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相 应措施。   但相关存在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为除了因果关系外,两个先后发生的事 情完全可能只是巧合。专业人士的底气当然不单纯是统计相关,还有铅中毒导致 暴力和失控行为的原理。   铅中毒人们并不陌生,离我们最近的当属2009年河南济源大范围儿童铅中毒, 涉及一万五千人搬迁、十亿元人民币赔偿的事件。铅的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和生 活污染。工厂排出的铅能够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各种途径进入人体,积存在血液、 软组织和骨骼中。铅进入人体之后就很难排出,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大约是40天, 但在骨骼中的半衰期则要二三十年,不停地向血液中释放。铅不像铁、铜等金属 元素,目前没有发现它在人体中有任何生理作用,只有毒性。急性的中毒以消化 道表现为主,比如腹痛、腹泻。但多数中毒是慢性,能够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 和器官,包括神经、心血管、肾脏、生殖、血液、消化系统等等。其中对神经的 影响是引起中毒者犯罪的关键。   多数的犯罪不是像电影中那样计划周密的高智商犯罪,大多是来自人格和思 维能力有缺陷的普通人。好的学习能力、理性逻辑思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神经系 统。铅中毒影响神经系统主要是通过损害门冬氨酸受体。这种受体分布在神经细 胞表面,类似一个小的阀门,钥匙是合适的配体谷氨酸盐。当两者结合后,门冬 氨酸受体可以调节神经细胞内外的钙离子流动。目前认为这种机制对神经突触的 可塑性至关重要。而神经突触可塑性又被认为是记忆和行为关键。铅可以组织谷 氨酸盐和门冬氨酸受体结合,也就降低了神经突触可塑性。不仅如此,有的动物 实验还发现铅能够降低神经细胞门冬氨酸受体蛋白的表达。对神经的影响不仅限 于功能,因为铅抑制了一种合成亚铁血红素的关键酶,使得亚铁血红素的前体氨 基酮戊酸在体内堆积,后者对神经细胞有直接的毒性。铅中毒的儿童学习能力下 降,更有暴力倾向,而成人之后脑容量相比正常明显偏小。有的专家认为,铅对 人神经的慢性损害,会让人们更加冲动,做事更不考虑后果,可能是犯罪行为的 诱因。   当然,成人的犯罪究竟有多少是因为铅这个魔鬼的指使,多少受成长环境的 影响,恐怕还会有争论。因为铅对人体明确和广泛的毒性,尽管成人只有血铅浓 度大于10μg/dl,儿童大于5μg/dl才诊断为铅中毒,但权威组织和专家认为铅 暴露并没有一个安全低限,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或许我们并不需要铅和犯罪的相 关性来增加一个避免铅接触的理由,却也是无法忽视的现象。 ◆            当皇帝能延长寿命吗?                ·捉鱼小子·   平均来讲,历代皇帝的寿命比平民百姓长,也比其它皇子皇女长。比如据统 计,清代时12位皇帝的平均寿命为52岁,103位皇子(不包括皇帝)的平均寿命 为33岁,82位皇女的平均寿命是26岁,而清代平民的平均寿命为33岁。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皇帝的平均寿命更长呢?最容易想到的原因是社会经 济地位上的差异,皇帝的社会经济地位显然远远优于平民百姓。社会经济地位确 实是影响寿命的重要指标。此外,宫廷的医护条件也是平民百姓远不能及的。所 以享受着宫廷生活的皇帝比平民百姓活得更久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   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确实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然而它们却无法解释所有 的平均寿命差异。比如说,皇帝的兄弟姐妹们为什么普遍比皇帝更短命呢?虽然 他们的社会经济状况低于皇帝,其所享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卫生保障可能会稍差 一些,但是他们毕竟也是金枝玉叶,过的也基本是被人伺候着的宫廷生活,所以 这些差别不足以成为两者寿命差异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个经常被提起的因素是宫廷权力斗争导致的皇子死亡。确实有不少皇帝 的子女死于皇权更迭中的皇位争夺。还有一种可能是战争导致的死亡。然而,当 我们剔除这些非自然死亡、只比较自然死亡条件下的寿命时,皇帝还是比其兄弟 命长不少。比如康熙共有35个儿子,是有据可考的儿子最多的皇帝。他没有一个 儿子因为权斗或战争而导致死亡。其中雍正活到57岁,而他的34个兄弟平均只活 了32.7岁。   难道当上皇帝真的能让人更长寿吗?导致这个寿命差异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 其中一个很关键却很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是“长命偏误”(immortal time bias)。12位清帝登基时平均年龄为22.8岁。也就是说,当他们当上皇帝时,他 们已经活到了一定的岁数了,有一个基础寿命的优势。而其他皇子却未必都能活 到这个年龄。事实上由于当时的卫生医疗条件差,很多皇子早年夭折。比如康熙 的35个儿子中,有13个是5岁前夭折的,其中7个在雍正之前出生。如果他们长命 一些的话,雍正未必有机会当上皇帝。这种在比较寿命时出现的、由于组别的差 异而导致其中某一组在寿命上更有优势的现象,称为长命偏误。   长命偏误会导致比较结果失真。要使比较更公平,就需要消除分组间的基础 寿命优势。还是以雍正为例。雍正44岁才登基,也就是说,雍正能当上皇帝是有 条件的,他必须够长命,活到44岁以上。当他作为皇帝去跟别的皇子比寿命时, 也必须是跟活到44岁以上的皇子比较才公平。雍正帝的兄弟中有16个皇子活到了 44岁以上,他们的平均年龄是58.6岁,跟雍正帝的寿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所以 当上皇帝并没有使雍正更长命,只不过是因为他登基时已经活到了44岁。其它能 活到这个岁数的皇子的平均寿命跟他并无差异。当然,皇帝的寿命也有很大的波 动,单独拿一个皇帝的寿命来比较未必全面。更全面的分析应该是先在清代103 位皇子中剔除寿命低于同辈清帝登基年龄的皇子,然后再比较剩余皇子与12位清 帝的平均寿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计算一下。   长命偏误经常出现在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中。比如多伦多大学的唐纳 德·雷德密尔在2001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声称,获得奥斯卡奖能延长演员的寿命。 他对比了奥斯卡获奖演员与仅获得提名演员的平均寿命,发现获奖者的平均寿命 要长4年。一般认为获得奥斯卡奖给演员带来的声望和收入能延长他们的寿命。 也有人认为更健康的演员有机会参与更多的电影演出,从而有更高的获奖机会。 麦吉尔大学的詹姆斯·亨利在2006年对该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后指出,雷德密尔 当初的分析受到了长命偏误的干扰。奥斯卡获奖者寿命上的差异仅仅是因为这些 长寿的演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奖。比如美国喜剧演员乔治·伯恩斯活到100岁,他 在80岁的时候获得了奥斯卡奖。而59岁就去世的英国男演员理查德·伯顿虽获得 过6次奥斯卡提名,却未能获奖。如果他能活到伯恩斯那个岁数的话,他获奖的 机会肯定会增加不少。从雷德密尔当初的文章也可以看出,奥斯卡奖颁奖时,获 奖者的平均年龄(39岁)已经大于提名者的平均年龄(36岁)。亨利指出,公平 的比较应该以获奖年龄为起点,比较此后的生存期。根据获奖年龄进行匹配分析 后,这种寿命差异就消失了。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观察中也有很多,比如将军往往比士兵长命,方丈 往往比和尚长命。这些现象都受到了长命偏误的干扰。因此,我们不能从这些现 象得出当将军、方丈能延长寿命的结论。 ◆             多巴胺的谎言                ·沉路·   现代导弹能够自己改变弹道,精确击中目标,但是复杂而且昂贵。二战时,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兴致勃勃地为美国军方设计了鸽子制导炸弹,但最终并未 被采用。有没有一种方法,比导弹更便宜,比鸽子更可靠呢?有的,就是用人来 制导,也就是今天恐怖分子使用的“人肉炸弹”。美国的911事件,就是这种想 法的一次成功实施。   这就是道金斯在其文章《设计信仰制导的导弹》里描绘的情形。要让人像鸽 子一样,绑着炸弹心甘情愿地冲向敌方目标,这怎么可能呢?但是我们可以通过 一个美丽的谎言来达成目的。这个谎言,就是宗教信仰。只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 对一个人进行洗脑,让他相信死亡不是终结,而是重生,并且能够获得无上的幸 福,就能够把他变成一个信仰制导的导弹,带着对“彼岸”的憧憬,义无反顾地 冲向目标。   这是模因的谎言。基因有没有类似的机制,通过“谎言”把人变成实现“目 标”的机器呢?有的。基因通过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来驱迫动物(包 括人)追求目标,而不管这个目标能否给个体带来好处。这个发现需要追溯到上 个世纪50年代,麦吉尔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奥尔兹和米尔纳用老鼠做实验的故事, 这也是人类研究成瘾行为的开端。   此前,神经生物学家使用把电极植入动物大脑,并通上微弱的电流进行刺激 的方法,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奥尔兹和米尔纳为了验证其中一个现象,也把 电极植入老鼠的大脑,不想电极埋错了位置,这带来了意外的发现。   他们发现,老鼠对大脑被电击似乎有某种喜爱。它挨了电击之后,又会回到 原来的位置,等待下一次电击。他们用电击作为奖励,对老鼠进行行为训练,老 鼠很快就学会了那种行为。他们把老鼠饿上24小时,然后在盒子里放置食物,但 老鼠宁愿在原处等待电击,也不愿意去吃东西,看来电击的诱惑比食物大得多。   他们设计了一个装置,老鼠如果按压杠杆,其大脑就会受到电击。老鼠一旦 发现了这一点,就会开始自动自发、永不停歇的自我刺激,它们可以不吃不喝, 不眠不休,忽视身边的异性,抛下新生的幼崽,直到昏死过去。他们进一步提高 难度,老鼠必须跑过电网,才能得到一次电击,但老鼠依然乐此不疲,直到爪子 被烧焦无法走路。   他们得出结论:电击大脑的某些位置让老鼠产生了一种极度的快乐,老鼠对 这种快乐迷恋上瘾,于是不顾一切。他们把电极所在的位置称为大脑的“快乐中 枢”。   到60年代,美国杜兰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希斯把这个发现应用到了精神障碍患 者身上。他在患者脑中安装电极,把一个按钮交给患者,让患者可以自己刺激大 脑的“快乐中枢”。这些患者也像奥尔兹的老鼠一样,不停地自我电击,平均每 分钟40次。研究者端来食物,他们即使很饿也不愿意停下来吃东西。最后研究者 切断电流时,一个患者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另一个患者则在没有电流的情况下继 续按了200多次按钮,直到被叫停。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心理学理论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只有行为 才是可测量、有意义的,什么感觉、想法,都是主观的,不可测量的,不应作为 科学研究的对象。这种理论影响了科学家的观察,他们没有想到应该去问问患者, 当电极刺激时是什么感觉。电击产生快乐,快乐让人更想要电击,这是非常合理 的推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解释吗?有没有可能,那不是快乐,而是一个关于 快乐的承诺,就像驴鼻子前面永远吃不到的胡萝卜?   到了七八十年代,生物学家了解到,追求奖励的行为与神经递质多巴胺有关。 研究者发现,如果用药物清空老鼠脑内的多巴胺,老鼠就会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 兴趣,包括食物和能够导致成瘾的药物。人们认为,电击“快乐中枢”会分泌多 巴胺,动物获得其他奖励(食物、性、毒品等)时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 让动物产生快乐的感觉,这种快乐推动动物去行动。直到现在,多巴胺还常常作 为快乐的代名词为大众津津乐道。   但是有一些问题。研究者发现,大部分多巴胺不是在得到奖励时或其后产生, 而是在得到奖励之前产生,如果多巴胺是快乐,这是解释不通的。快乐当然有可 能在得到奖励之前出现,但显然更应该在得到奖励时或其后出现。   多巴胺的作用如果不是快乐,那是什么?美国神经科学家贝里奇、罗宾逊等 人做的一系列试验,提供了新的解释。贝里奇研究动物行为20多年,对动物的情 绪和表情非常了解,知道动物感到愉快时会舔嘴唇,这就有了测量动物体验的独 立指标。研究者用神经毒素把老鼠的多巴胺神经元损毁,发现老鼠失去了所有的 欲望,连吃饭喝水都不会主动了,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老鼠就会这样活活饿死 渴死。但是,当把糖水喂给这些老鼠时,老鼠会舔嘴唇表示快乐。相反,用电极 刺激老鼠大脑增加多巴胺分泌,或者直接把多巴胺注射到老鼠的大脑中,老鼠就 拼命地寻找食物而且吃很多,但是它们的舔嘴唇动作没有增加。这些结果表明: 多巴胺不是制造快乐,而是产生欲望,赋予动机。   欲望和快乐不是一回事。欲望是追求快乐的动机,快乐是欲望被满足的结果。 事实上,欲望和快乐产生于大脑的不同区域,有各自独立的神经回路。老鼠不停 地按压杠杆,不是被快乐所驱动,而是被欲望所驱动。多巴胺产生欲望,它给了 大脑一个奖励的承诺(“去做吧,它会给你快乐!”),但不负责兑现。被多巴 胺(欲望)绑架的大脑,会要求个体一次次去执行指令,即便根本无法得到预期 中的奖励(快乐)。   这增加了我们对成瘾行为的理解。事实上,成瘾者从其沉迷的对象中所获得 的快乐越来越少,欲望却越来越大。成瘾行为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想一想,当我 们沉迷于手机、网络,不停地刷新社交媒体,深夜迟迟不愿入睡,甚至连眼睛都 睁不开的时候,我们真的很快乐吗?不,我们只是想要快乐。我们被多巴胺的谎 言所欺骗,强迫性地去做那些其实无法带给我们快乐的事情。   过去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学会“延迟满足”,不要为了追求短期享乐,而损 害了自己的长期目标,后者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益的事物。多巴胺动机作用的发现, 则进一步地指出:你在追求自我满足时,甚至可能连短期的快乐都享受不到,那 不过是多巴胺驱使下的强迫性行为。你只是被持续的欲望所劫持,被虚假的承诺 所蛊惑,像奥尔兹的老鼠一样不顾一切,像被信仰控制的“导弹”一样冲向目标。   那么无欲无求是好事吗?也不是。正如科学家观察到的,当大脑中没有多巴 胺,动物就失去了所有的欲望,会被活活饿死。欲望让我们行动,去追求那些生 存和繁衍必需的事物,没有欲望会威胁到生存,更不会有人类的发展进步。一些 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就是对所有的事物都失去了欲望和兴趣,最后自杀。 ◆             空调与精神病                ·李长青·   1999年,我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第一次到我们家,大约也是这个季节。母 亲担心家里热,女朋友会不自在。我告诉母亲不用担心,因为我女朋友几乎很少 嫌热,对于她来说,一年似乎只有冷天气和好天气两种。母亲脱口而出:“她脑 子该不会有问题吧?”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按照老人们的经验,脑子有问题 的人——也就是精神病患者,是不知道热的。   老婆的智商问题放一边。我要说的是,老百姓长期观察的经验,往往比哲学 家和文人的冥思苦想更靠谱。就在我第一次带女朋友上门的同一年,芝加哥当地 遭遇了一场持续数天的热浪,一共导致80人死亡。事后调查研究显示,因热而死 的人中,很多存在精神问题,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母亲从来没读过英文 文献,甚至连字都不认识几个,却在同一年道出了一个地球另一面众多调查者辛 苦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的科学论断。但母亲却不知道人家还得出了另外一个重要结 论,那就是使用空调是避免热浪致死的最有效措施——不使用空调的人热死的可 能性比使用空调的人大将近十倍。   其实这个结论并不新鲜,同样是在芝加哥,早在1995年的热浪袭击已经造成 了约750人死亡。死者大多是住在中心城区的贫民和老年人。这些人或身体弱, 或买不起空调,或又弱又买不起空调,同时因为害怕窃贼又轻易不敢开窗通风, 所以成了热浪袭击的主要牺牲者。因为教训惨痛,当地政府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尤其针对老年人,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空调的使用。所以在1999年的热浪袭 击中,老年人死亡人数比例明显下降,年轻的精神病人就成了悲剧主角。不仅仅 是芝加哥,在美国辛辛那提,还有意大利,对热浪致死者的调查研究都得出相似 的结论:精神病者容易被热死,热死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没开空调。这在大多数死 者被发现的现场可以得到证实:几乎每个死者被发现的时候,都是门窗紧闭,空 调不运作,屋内温度在100华氏度,也就是摄氏37.8度以上。   空调与精神病,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热浪袭击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可能合并体温调节障碍,但显而易见,精 神病人在热浪来袭时没有打开空调,是其致死的重要原因。抛开有关理性缺失的 探讨,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感觉的迟钝可能是造成惨剧的根本。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可以印证:美国一名24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企图服药自杀 被送进了医院,入院以后另一个病人向医生报告说亲眼看到他把一个东西插到了 胸腔里,查体发现病人胸部有一个针尖大小的伤口,X光和CT也没有发现异常, 也就没有在意,只给了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但是之后三个周,病人的病情逐渐加 重,出现了明显的感染迹象。再回顾影像学资料,才发现胸部有一个异物,手术 最终证实是一支铅笔。整个过程中,病人几乎没有多少胸部疼痛的症状。有精神 疾病的人,症状和病情不符的情况比常人更加常见和离谱。   在炎热的夏季,即便没有多少高级智慧的动物也知道寻找水源和阴凉的地方 以抵御高温侵害,反而拥有高级智慧的部分人类做出了违背本能的举动。当然, 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都属于高级智慧的病态,不能以此否定高级智慧的作用, 毕竟空调就是高级智慧的产物。不过有一些所谓高级智慧却起到了精神分裂症同 样的作用,虽然拥有者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病。比如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中常见 的空调恐惧症。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要开空调被老人阻止的经历,或者生病之后被 老人教训是空调吹多了。空调有害论也是频见于网络和媒体中,连有的医生也会 建议病人、产妇和小孩不要吹空调。也许是意识到空调在炎热夏季的不可或缺性, 不能完全禁用,于是转而增加了很多使用空调的禁忌,比如不能睡觉时开空调, 开空调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空调不能直吹等等,几乎把空调当成了毒麻药,能 不用就不用。中医文化可能是这种恐惧的源泉:似乎能够凭空产生低温的机器里 面必定有不合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东西,产生的寒气可以导致机体阴阳的失衡, 引起或加重疾病。这都是没有科学依据和证据的主观臆想而已。但相比曾经头顶 一口铝合金锅以期强身健体的集体癔症发作,这都是小儿科了。   诚然有些疾病与空调有关,但多是一些有明确病原体的,可防可控的感染性 疾病。但另一方面,空调除了给人带来舒适之外,对健康还有好处。比如空调对 心血管病人的益处就有证据可循:在夏季,心跳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心脏负担 明显加重,容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使用空调可以显著降低心脏病人的死 亡率,这一点在历次热浪袭击的死亡病因统计中也得到了证实。前几天杭州大妈 因为省钱不开空调,连续两天导致热射病,生命垂危。住在ICU病房里,每天的 医药费都是天价,但恐怕也无济于事。记者同时了解到最近老年人心脑血管病频 发,但说和高温天使用空调有关,这句很容易造成误导,让人以为空调导致了心 血管发作。除了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空调还是降低室内PM2.5含量的有效措施。 在减少污染源暂时不大现实的中国城市空气中,PM2.5爆表是常事。在这种情况 下,躲进室内,关闭门窗,打开空调可能是除戴口罩之外唯一可行的保护措施了。 至于医院里,手术室更是一刻也离不开空调,否则根本无法保证人体最适宜的室 温。   科技时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于益处明显大于坏处的东西,自信的人就会 拿来用,而自卑者却总是瞻前顾后,一如鲁迅《看镜有感》中对孱弱自卑者的讽 刺: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 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 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 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 活气了。……”   新的食物来源让愚昧者失了活气,这会是反转控们的下场,新的避暑工具空 调也让精神病们成了被淘汰者。与其龟缩在“博大精深”的繁琐中流汗,不如跟 随本能的指引在炎夏中追逐凉爽。 ※※※※※※※※※※※※※※※※※※※※※※※※※※※※※※※※※※※ 本期编辑:程鹗 本期校对:方舟子 审 稿:方舟子、古平、克己明德、太蔟、肖毛、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www.xinyusi.info     http://xys10.dxiong.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