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15/02(第二五三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xys8.dxiong.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孤独的影子                    § 张雪昆:孤独的影子        §    ·张雪昆·                  § 【网讯】             §  驮着无数的空山奔走                  §  季节像不疲倦的牛 【牛肆】             §  谁的微笑如琥珀                  §  白雪歌:相鼠           §  谁让空旷处的湖泊 訾 非:新集权时代的伪座谈    §  比镜子里的月亮更美丽 郭 为:人生何尝不是一门技术   §  我知道你是一个孤独的影子                  §  我找到你留在竹林的笛子 【丝露集】            §  我知你一定会一去不返                  §  如同所有的白云 阿 W:生而有涯,四十不惑    §  我在青翠的山岭 画 寂:蛰脊成痧暑未消      §  看见蝶看见花 水过河:我的母亲没有坟墓     §  刚淋过一场雨                  §  想起了一尘不染的你 【网里乾坤】           §                   §  肖舜旦:莫言泛论         §  李文倩: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西洋文史 §                   §  【网萃】             §                   § 丁不二方舟:言必称希腊还是言必称 §      中国(七十九-八十四) §                  § 【网讯】∽∽∽∽∽∽∽∽∽∽∽∽∽∽∽∽∽∽∽∽∽∽∽∽∽∽∽∽∽∽∽ ◆     第十二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奖获奖名单   截止2014年10月31日,第十二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奖活 动共收到来稿107篇。经《新语丝》编辑部投票表决,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奖金一千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何葆国《父亲的永生楼》 二等奖(奖金五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花椒《楼顶花园》 江一平《行到水穷处》 三等奖(奖金二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邱贵平《草民》 池沫树《鹿港小镇不是我的家(组诗)》 好浓的雾《家禽家畜组文》 罗尔豪《伪娘》 海棠依旧《我本温柔》 无趣爱有趣《密西沙加——Mississauga》 吴焕忠《山椒子》 简默《在那桃花夭折的地方》 林志勇《跑婚》 陈建明《妖艳红》 本次评奖活动由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赞助。 请获奖者与《新语丝》编辑部联系提供详细的地址。 【牛肆】∽∽∽∽∽∽∽∽∽∽∽∽∽∽∽∽∽∽∽∽∽∽∽∽∽∽∽∽∽∽∽ ◆               相鼠                ·白雪歌·   我一直不解我们十二属相之首不是老虎或别的动物,而是一只老鼠。   我以前也以为我们是飞舞在阳光明媚,鲜花丛中的蜜蜂,酿造着甜蜜快乐的 生活。现在错了,我们没有蜜蜂的无私,没有蜜蜂的互爱,没有蜜蜂的奉献。我 们甚至连蚂蚁也比不上,当敌人来袭,一个个毫不忧虑,奋不顾身,视死如归。   有人说,我们像牛。辛勤耕耘,荒野良田;只知奉献,不知索取。不,牛没 有这样高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身后那高高举起的皮鞭。这点倒是挺像。可你 没发没发现,牛是粗苯的蹄子,没有老鼠那机巧的爪子,会拨弄小算盘。   还有人说我们像一盘散沙。可我们比沙子还散。沙子至少表面还在一起。随 风起舞,随波逐流。时不时使一回性子,冲天而起,不管不顾,日月无光,昏天 黑地。而我们,早已没有了这样的冲动和念头。   绵羊?鸡鸭?鹅狗?石头?木桩……别再费力了,除了老鼠,还真的都不像 。   乡下城里,虽然齐门挨户,可哪一家不是高墙深院,门窗紧闭?墙顶上刺天 的玻璃闪着寒光,屋子四周密如蛛网的铁栅栏,厚重的防盗门使劲敲也听不到声 响。   这样费心的打造,除了老鼠的“深居”还能想起什么?   说我们不是蜜蜂,因为我们不像它们那样阳光,并不仅仅是我们藏得这么“ 隐密”。   今天,有谁敢说没有过那些明里暗里,人前人后,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为什么夜里搂着大包小包,揣着信封银卡,躲着路灯,贴着墙角,屈头缩尾 ,蹑手蹑脚地去干什么?为什么白天放着大门不进,晚上要摸人家后院的小道?   不管于公于私,大事小情,都习惯了大厅的话小屋说,白天的活夜里做。   那大街小巷,司空见惯的小偷小摸,坑蒙拐骗,跟那些把粮仓咬个窟窿,偷 些米粒,庄稼熟了,剥些大豆,刨个花生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低声下气地去“讨”生活,胆颤心惊地“盗”生活,而不是堂堂正 正地去“创造”?   老鼠的个头是蚂蚁的百倍千倍,群体也是成千上万,可它从来没有蚂蚁活得 那么明白敞亮。它以为这世上所有的动物都比它强,比它壮,都不敢惹,不敢撞 。就是风吹草动,都毛发倒竖,刺溜一声钻了角落。要不世人怎么只说“胆小如 鼠”,而不是别的?以为躲在最深的洞穴就无虞了么?照样还不是那些蛇鹰猫狗 的食粮!   可蚂蚁不,别说甲虫黄蜂,就是野猪狮子,即便碰了它的窝,立马倾巢而出 ,一拥而上,直到对方落荒而逃。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注1)   大吃小,小吃弱。外遭欺辱,内受压迫。这不就是我们活脱脱的写照?   我坚信人生下来都一样,可我们为什么会变成如此模样?   是叫秦始皇虎狼之徒的杀人如麻、成吉思汗血淋淋的弯刀吓破了胆?还是被 满人胯下战马铁蹄上沾满的肉酱,列强抢尖上挑着的头颅吓丢了魂?   要不为何变得如此怯懦?如此卑微?   如果意识不到世上万物不论大小都是大地的主人,不能像个主人那样昂首挺 胸,光明正大,那你活得绝不仅仅是卑贱,而是卑劣了。   这就是老鼠。   我似乎明白了我们的十二属相之首为什么会是老鼠了……   注1 : 来自《诗经》之《硕鼠》 ◆           新集权时代的伪座谈               ·訾非·   对于时有耳闻的“X大大”之类的肉麻称呼,总让我想起鲁迅写过的一个故 事,说乡下的长工进了一趟城回来,就对乡亲们吹嘘,“我见到老爷了,老爷还 跟我说话了!”乡亲们当然刮目,问“老爷都跟您讲什么了?”   “老爷对我说,滚!”   据说CCTV的芮成钢参加了记者招待会,质问了美国总统。这不能不说我们的 记者长了姿势,比乌衣镇长工进化了不知多少倍,艳到近乎妖了。   但想到一个记者背后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点点姿势的味道,反 倒麻辣辣的像秀才家的狗。   不知在下次招待会上,芮老乡能否先瞄一下主人的眼色呢。   记者招待会算个什么,连文艺座谈会都开了。这一回就没听到叫声,连呜呜 声都还没有。当然,伪坐谈也是座谈,坐了,也谈了,何伪之有?   因为少了“坐”字头上一个“广“字。   一切伪坐谈都是只有同党,没有异类;只有掌声,没有口哨;只有花海,没 有鸡蛋;结论在屁股落座前已下,待屁股离开板凳,一些人就拿了鸡毛去整另一 些人了。   从来如此。 ◆           人生何尝不是一门技术               ·郭为·   前不久,围棋泰斗吴清源去世了。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吴清源,围棋的历史 是什么样子。他生前有一次记者问他:围棋的真谛是什么?吴清源淡淡地说:围 棋就是一门技术。记者顿时不知如何问下去。他一定期待吴清源大概会说围棋是 智慧的结晶、艺术的神秘云云,然后大可借题发挥了。   吴大师如此回答,也许是因为对讨论围棋的真谛不感兴趣。随便说一句应付 记者。对他来说,围棋就是围棋,没有神秘可言。或者也许是因为他谦逊:世上 有千种手艺养千种人,我这一生所操持的营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其实仔细想想,吴清源平淡无奇的回答倒是包含了大哲理。   他说围棋是一门技术。技术又是什么?好的技术离不开两条,一是精准,二 是高效。这何尝不是围棋的真谛。   围棋不像象棋,棋子的等级森严,车马炮的作用有大小不同。围棋每个棋子 都是一样的,关键是看你下在哪儿。棋手一黑一白,轮流把棋子放在三百六十一 个交叉点的棋盘上。比的是看谁的棋子更准确,更高效。不战屈人是棋艺的最高 境界,就是在你来我往之间不知不觉就早已把对手拿下。吴清源当年叱咤风云, 靠的就是技术般地精准和高效。   人的一生就像一盘棋局,有开盘布局,有中盘战斗,有收官终局。讲究的也 是精准与高效,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我们说衡量人生的标准不是quantity (数量),谁活得长收获就大;而是quality(质量),看谁活得更有意义。   人生的精准和高效离不开严谨负责的生活态度。孔子有句名言:“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意思是说祭祀父母或其他死者时就仿佛他们就在身边,祭祀神的 时候就好像神也就在身边。这里出于敬重和忌讳的原因,孔子把死者的称谓省略 了。孔子学说的核心就是认认真真地做人,干什么像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孔子强调人生在世准确的、不逾越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责任。   而老子则更简单干脆:“生之,畜之”。如果你生下来,就像一头牲口一样 自自然然本本分分地做人吧,甭整那么多花花点子。   记得小时候我们有个同学的父亲是个修表匠。我们常在放学后跑到他的修表 店去玩。我们在他旁边看得出神。只见他把小小的放大镜扣在一只眼眶上,一双 大手捧着一只小手表,用小镊子拨弄着小油丝和飞轮。那是何等的全神贯注,从 容自若,一丝不苟,容不得毫厘的差错。技术最高级的形容词叫“精湛”。“精” 就是focus,“湛”就是depth。   有个词叫“匠心”,指的是靠工匠和手艺人的兢兢业业的专业心态而产生的 巧思或绝活。再巧的巧思、再绝的绝活也是一种技术。吴清源就是以工匠和手艺 人的心态把每一枚棋子放到棋盘上的。   人生何尝不是一门技术。 【丝露集】∽∽∽∽∽∽∽∽∽∽∽∽∽∽∽∽∽∽∽∽∽∽∽∽∽∽∽∽∽∽ ◆           生而有涯,四十不惑               ·阿W·   四岁那年的冬天,大概是我记忆里最早的冬天。某日我偷吃妈妈为过年待客 而准备的糖果,被哥哥告发。想来我哥哥那时够阴损的。当时我还没学会申辩, 只好活吃哑巴亏。我“偷”糖果是因为看见哥哥在那个地方拿,我也跟着拿,正 所谓大鸡上灶、小鸡跟后。快乐的有糖果的日子没有持续几天,糖果坛子就快见 底了。当我正在作案时,哥哥这个老贼就叫喊“偷糖果呐”。听到哥哥的叫喊声, 母亲煞有介事地过来吆喝:“狗胆包天了你!敢做贼?!你骨头硬了,驮得起打 吗?”。   我面红耳赤,嘎然失声。   母亲继续吆喝:“偷了吗——你?”   我耳赤面红,无言以对。   母亲说:“好,晚上来算帐!做贼就要吊起来打!”   我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熬到吃完晚饭。终于熬到洗脸洗脚快要上 床睡觉时,把贼吊起来打的景况还没有发生。没有发生并不能让我庆幸,而是让 我更加担心,如果大家都上床睡觉后再把我吊在黑暗里,那该多吓人呀。我想如 果要吊起来打,最好趁有人看着的时候。我实在熬不住惊恐了,没有耐心等母亲 来发落,自个儿哭开了,惊恐地问:“贼什么时候吊起来打呀?”   母亲恍然大悟,吆喝道:“嘿,拿贼来!你下次还敢做贼吗?”   我使劲地哭开了:“不敢啦——”   母亲喝问:“知道做贼要怎样驮打吗?”   我哭答:“吊起来打。”   母亲追问:“吊起来打?才吊起来打吗?是——才吊起来打吗?”   可怜的母亲,没文化的人,不知道如何教育儿子,只能想出恐吓的办法。当 儿子准备接受“吊起来打”的惩罚时,窘迫的反而是母亲。她只能苍白地重复恐 吓,追问:是——才只是吊起来打吗?   我也不知从哪冒出一个新词,哭答:“那——就——尖指头”。   母亲惊奇地问:“尖指头?什么尖指头?”   我说:“不吊起来打就尖指头。”   母亲再问:“尖指头?尖什么指头?”   大家都觉得奇怪,不由自主地往谍匪片里的某个叫“尖指头”的角色联想, 好奇地问谁是“尖指头”。   我哪知道他们连“尖指头”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反问:“不吊起来打,不尖 指头,那就打屁股?”   众人齐声哄笑吆喝:“打屁股?才打屁股?要‘尖指头’!说,‘尖指头’ 什么意思?”   我哪知道他们连“尖指头”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无言以对。   哥哥姐姐这帮幸灾乐祸的老贼们起哄道:“说!说出‘尖指头’什么意思!”   母亲像个傀儡,跟着说:“说出‘尖指头’怎么‘尖’就饶了你。”   我说:“把手指头放到板凳的孔眼里,用木楔往里面‘尖’ ”。   大家恍然大悟,齐声乐道:“好,‘尖指头’!”   母亲释然道:“记住!下次再做贼就‘尖指头’。”   邻居大妈从门前经过,轻轻敲门道:“你们还这么热闹哇?你们晓得啵?寿 祺公公死掉了呢。”   母亲应声:“嗯——哇?”   大妈的“死掉了呢”四个字透着低沉的寒气,母亲的“嗯——哇?”也回荡 着寒气。咱家“审贼”的热闹被一个“死”字吓得嘎然而止。北风忽闪着篱笆屋, “死”字放大了我们的寒噤。大家萧瑟的寒风中漠然上床睡觉。那一晚我辗转无 眠。母亲关切地安慰道:“不打了,吓你都不晓得哇?睡吧!”   我幽幽地问母亲:“寿祺公公死掉了。人死掉会怎样?”   母亲叹息道:“死掉了就死掉了。人死掉会怎样,谁知道呢。寿祺公公八十 多岁,老了病了就会死掉了,咱们还远着呢。”   我问:“我们老了会死吗?”   母亲沮丧无奈且懊恼地呵斥:“人老了都会死!你——鬼寻了你呗,问这些 鬼话做什么?!小伢子夜里问这些死呀鬼呀的干什么。”   母亲的叹息和呵斥对我全然于事无补,从此死亡对我的恐惧如影随行。那晚 的情景记忆这么清晰,可谓孩提记事从怕死开始。   两三百人口的小村庄,好像每年都有几个人死亡。发丧的人家习惯把棺材停 放在家门前供人祭拜。最碜人的是出丧的时刻——午时三刻,八仙(抬棺材的八 个人)的领头大吼一声——嗨——封棺!司斧手应声把高举的斧头往棺盖的死扣 上砸——咣——咣——咣——。亲属凄厉的干嚎“爹呀”、“天呀”、“哎呀”, 哭声撼云,撕人心肺。八仙奋力齐声大吼——嗨——走——之后, 抬起棺材拼 命往前跑。据说封棺之后必须尽快把尸体抬出村庄,否则鬼魂会滞留在村子里作 祟。   一个村庄有人出丧,全村的人都要伫立送行。所以那碜人的惊恐小孩无从躲 避。年复一年,直面死人出丧的惊恐渐渐平淡了。我渐渐见到棺材不害怕,见到 坟墓不害怕,见到死人的照片或尸骨也不害怕。乃至于读研究生时,某晚上我在 图书馆翻阅长沙汉马王堆1号墓出土遗物的画册,兴趣盎然。我沉浸在诸如“棺 盖上的纹饰有什么文化内涵”之类的遐思之中。图书馆已经到了关灯闭馆的时候, 偌大的阅览室里的顶灯已经被关得只剩我头顶的那盏。管理员和我的室友都在等 我起身离开。他们等得不耐烦,走近我身边,看到巨大的棺椁画册摊开在桌子上, 简直不敢相信,仿佛我是从棺材里复活的僵尸。   尽管白天我不怕看到棺材或尸骨,但晚上躺在床上,偶尔想起人终将有一死, 人死了之后吃嘛都不香,呼天抢地也没人应答,整个大腿内侧到脚跟的神经都会 冰凉,全身寒颤。此情此景,任凭你如何努力躲避,隔三差五总免不了会掉进那 恐怖的死亡情节中。这种情节隔三岔五总要浮现在入睡前的脑海中,几近不惑之 年。现在四旬奔五,偶尔故意努力回顾那恐怖的死亡情景,似乎阴影已经烟消云 散,再也回味不起当初那么强烈的恐惧。   在此要感谢我的老朋友吉姆。吉姆是我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习时的外语老师。 那时我刚上博士研究生,吉姆已经是一个退休老头。想不到此后十几年中我们一 直保持着紧密交往。吉姆像个慈父,不管我们的英语口语有多难听,你总能感觉 到他在祥和地倾听。吉姆是一个极其随和的人。我们在北京进修完一个学期的外 语回到青岛,请他来青岛玩。他爽快地来了。我们青岛市的几个同学挨个儿陪他 玩,让他多住些日子,他就多住了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单独和吉姆在一起都觉得 英语口语长进很快。一年之后,听说他即将回美国,我问他愿不愿意再来青岛玩, 他就再来了一次。我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的两年期间,我们见了四次面,两次他 来看我,两次我去看他。当我回国到厦大任教时,我问他愿不愿意到厦门周边看 看。他应声来了。当我到丹麦来之后,我问他愿不愿意到丹麦周边看看。他也爽 快地来了。在哥本哈根机场送吉姆返回美国时,他拉着我的手说:“我还希望能 在美国见到你。你要早点安排来,你知道我活不了多久”。我们一直有邮件和电 话联系,但直到两年前吉姆去世,我还没有践行再去美国看望吉姆的承诺,原因 在于我总想等一个出公差的机会。   吉姆是一个不怕死的人。与吉姆的交往可能是我脱离死亡恐惧的部分原因。 我在美国期间,吉姆告诉我他已经被诊断羁患白血病。他说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 死,也许两三年,也许十二三年。我闻讯非常惊愕,表情肃煞麻木。吉姆却面带 平和的微笑说:“I am ready, whenever”。那时他74岁。后来我多次问吉姆的 白血病怎么样了。他一如既往地微笑着说:“还好,白细胞没有显著的增加。身 体也没有异常的反应”。我竟然直截了当地问过他:“你真的一点都不怕死 吗?”。他说:“I am ready, whenever”。我问:“你想过死后会怎样吗?”。 他说:“想过。死后什么都不会有,就像我睡着了。”吉姆不信宗教,是唯物主 义者。   吉姆2002年参加过绿色和平组织,自愿被派往加沙地带协调巴以冲突。绿色 和平组织派遣他们这批志愿者的背景是,因为定居点内的巴勒斯坦农民需要跨越 指定区域去采收橡子,常常受到以色列士兵类似于集中营式的非人道待遇,其中 原因被认为是缺乏有效的交流和中间协调人。因此他们决定去帮助协调。吉姆到 现场协调的第一天惨祸就发生了。由于以色列士兵的暴虐程度远远超过吉姆预估。 他想象不到,仅仅因为没有像巴勒斯坦农民一样严格听从以色列士兵的粗鲁训令, 竟然被误当做巴勒斯坦农民连遭三枪托的猛砸。吉姆当场倒地晕死过去。由于同 行的绿色和平组织队友斡旋,吉姆被送往特拉维夫医院抢救48小时之后才苏醒过 来。   从吉姆发邮件告诉我他即将去参加绿色和平组织前往加沙的志愿者行动,到 我再次见到他不过三四个月。那时他刚刚从特拉维夫回来一个多月。他在特拉维 夫医院被抢救并护理共20多天,转院到美国继续被护理了20多天。见到我时,他 才出医院两周,并且依然咳嗽,因为被砸断肋骨损伤肺部。听闻吉姆逢此劫难, 我不禁咬紧腮帮。吉姆说他不怕死,但对以色列的暴虐相当气愤。他说他很高兴 也很自豪,他亲身见证了以色列的暴虐。他说他要向所有愿意倾听的人诉说,以 色列的暴虐是有“铁证”的——他撩起衣服指着被打断的勒骨和锁骨。他很气愤, 他没法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竟然支持如此暴虐的以色列政府。他没法理解,为什 么世界人民在二战中帮助犹太人把他们从集中营解放出来,仅仅几十年之后,他 们竟然设置集中营式的定居点来限制巴勒斯坦人的自由。   2006年我陪同吉姆游览武夷山,最惬意的时光是乘竹筏逍遥游。从竹筏码头 上岸,映入眼帘的就是刚才乘竹筏时几个我们在其中逍遥的场景的照片。我略一 端详,开心地掏出10元钱选了一张,觉得很值。吉姆久久地端详照片,恋恋不舍。 我说:“要不我帮你付10元?拿回去慢慢看。”吉姆沉宁片刻,犹豫不决的样子。 我好生奇怪,吉姆经济状况还可以,10元人民币何至于如此费思量。我说:“我 很乐意为您付这10元,拿回去绝对不虚此行。”吉姆意味深长地笑笑说:“拿回 去一旦搁下了,我可能就想不起来再看一眼。我在各地旅行,带回去许多好东西, 我现在正发愁,不知道如何安置。你知道,我可能很快就要死了。”我眼睛突然 湿润了。吉姆对生之有涯如此清醒,即使在最开心的时刻也不会得意忘形。吉姆 是2012年圣诞节前几天走的。直到他去世前几个月,吉姆一直健康快乐地活着。 从他2001年得知羈患白血病,到他去世,他健康快乐地活了十一年,享年84岁。   母亲的病老可能是我看淡生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母亲患帕金森氏综合症, 从出现症状到她最终离世,前后近20年。尤其是最后的几年,帕金森症状加重, 迸发老年痴呆,其状惨不忍述。在最后几年,我常在心里默默地祷告,希望母亲 少一些折磨,早一点平静安详地离去。作为人子,生出这种念头可以说是大逆不 孝的。也只有作为人子,才能有切身的体会,理解母亲实际生存状况的意义。母 亲生下我们七个兄弟姐妹,应该说大家都还称得上孝顺。母亲于天命无可奈何, 但于人事无疚无憾。一个多年患病卧床的人,其社会信息的输入仅限于身边亲人 的转述。母亲对身边的事以及当时的世事知道多少,情感欲望如何,我们几乎 99%都知晓。母亲记忆里的那些事,我们也几乎95%都知晓。我曾设想,母亲的肉 体与我们兄弟姐妹的肉体是合而为一的,精神也是合而为一的。当这个合而为一 的部分肉体出现病变,需要被代谢掉,这对整个生命体几无大碍。我就这样用自 己编织的精神胜利法安慰自己,效果还不错。我对自己设问,如果母亲的精神意 志能够100%转移,记忆里的生活情感内容也能够100%转移,假设母亲能够支配我 这个年轻健康的肉体,她会有哪些心愿呢?我能想象得到的是,母亲会说,以我 的生活为主,她那部分记忆和情感意愿能兼顾则兼顾一些,不能兼顾也无甚要紧, 反正你们也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即使偶然开卷,也常常不求甚解。我几乎没读过什 么大部头,说不出任何典章的大津要义。如要问我人生哲学有哪些流派,世界宗 教关于“永生”有哪些类型以及彼此的异同,我都是一窍不通。我也可以说是一 个爱阅读爱思考的人,因为我阅读的时间并不少,并且我对汉马王堆出土棺椁上 的纹饰都感兴趣。我的阅读习惯是不带什么目的,不崇尚任何经典,不把孔夫子 当圣人,也不刻意地追逐康德说了什么,尼采是如何说的。我只喜欢体验他人写 出的真切的生活以及尚不到“理论高度”的思考。关于生命的存在,或者说生死 问题,我有如下困惑,写到这里来向大家讨教。我也有些心得体会,就是前面说 的慢慢地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怕死。希望这些心得能对大家有所借鉴和启迪。人一 旦不(那么)怕死,看淡生死问题,感觉真好。   国庆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横平竖直站立了许多统一着装的人。每人手持一 个调色板,当人隐身在调色板之后时,远看广场像一个巨大的屏幕。当调色板后 面的人按各自独立的规程变换调色板的颜色时,这个巨大的广场屏幕不仅能够显 示“国庆 60’ ”、“祖国万岁”,而且能够展示放飞彩色气球以及和平鸽飞翔 的场景。据说朝鲜的群众艺术国粹就是用这种巨型屏幕展示各种剧情。我们知道, 那和平鸽不是具体的物体,而是统一着装的人拿着道具共同表演出来的现象。由 此我生出一个疑问,不知人类生命的存在是通常的静态的物质性存在,还是像调 色板上的和平鸽一样的现象性存在。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寿命尽管长短不一,但 其平均寿命远远短于人的寿命。即使最命长的神经元细胞,据说也会代谢。脑外 科表明,绝大多数脑组织也会再生,甚至出现功能转移或代偿。从细胞和人体组 织的代谢的角度看,生命的物质基础似乎相当动态。如果再进一步,考虑细胞体 内分子和原子层面的物质交换,生命体的“流动性”更是大的去了。据说今天的 一个人,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几乎完全不是10年前的同一个人,因为10年前 构成这个人的分子和原子所占的构成今天的这个人的分子原子总数的比例几乎可 以忽略不计。既然这样,我们还有必要怜惜将来老之将至,肉体的凋亡和腐烂吗?   生命的存在,最核心的是精神性存在,即所谓灵魂的存在。物质是灵魂的载 体,活体不存在了,灵魂会不会飘荡在空中,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野。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灵魂仅仅是人的思想、情感及其记忆等等,即所谓意识。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人这个物体与周遭的物体之间的互动反应。这些互动反应有一 部分是灵长目动物里共有的,另一部分是人所处的文化背景里所共有的,除此之 外,剩下的少之又少,称之为个人所特有的。个人所特有的意识,来源于个体特 有的经历以及嵌在基因里的特色性格,他人不一定完全知晓,但只要给出简单线 索,基本上都能想象得到。大不了写一部自传,拍几集纪录片,基本上能够永久 保存,需要再现的时候也能够重演。   最令人纠结的是,人死之后,那些自传和纪录片几乎无人赏识。人死如灯灭, 香消玉殒,永绝尘缘。最孝顺的子女也只不过偶然拿出来象征性地看看。既使是 名贯寰宇、功赫古今、彪炳史册的人物,后人在重演其性情和事迹时,也是任意 取舍,穿凿附会。由此想来,死还是有些可憎可恶,吃嘛不香,什么激动人心的 事都看不着,赶不上。话又得说回来,人在世上活过一遭,爱过恨过,成功失败, 生老病死,酸甜苦辣,都经过了,还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事呢。   人也许会说,激动人心的事也就罢了,我活着就想看看书,听听音乐,看看 电视,聊聊天,死了之后这些不都没得玩了,能不恐惧吗。最理想的办法是,我 们的肉体将近凋亡之时,灵魂转录到另一个肉体上去。即使不能立即转录,暂时 寄存在人类博物馆里,等待今后有条件时再转录。我们有必要认真考虑这种可能 性和必要性。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梦想实现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性。好好活吧,活 出无辜于这个时代的人类。好好写吧,写出引领这个时代的人类的思考。 ◆           蛰脊成痧暑未消                         ·画寂·   六七岁的一个夏日,连续两三天我浑身无力,没有食欲。平常都不愿午睡, 那几日却像一只瘟鸡,整天昏昏欲睡。父母认为我中了暑,得蜇痧。   蛰痧或扭痧是土话,原理和刮痧相同。我们当地人擅长用徒手沾水法,在病 人的背上、脖子上、眉心间拧出一条条淤青淤紫的“痧”来。“扭”或“拧”两 个动词不贴切,通常是大拇指和食指夹紧某物然后旋转的动作。实际上熟练的人 通常使用两个勾起来的食指和中指,夹紧皮肉,狠命提起,弹下,然后节奏相当 快地重复……我姑且称之为“蜇痧”。   不一会儿,病人的背上就展现了一道道显眼的痧痕,犹如一根根嵌在肉里的 烂茄子。用于手指沾水的汤碗底下有几粒沉淀的老泥,微微荡漾。这时家里长辈 或者在场的邻居就会感叹一番:真当是有痧啊,病的不轻,现在扭出来就好啦!   我那一次的被蜇痧,可没这么轻描淡写,真可谓是惊天动地。   起初是爸爸尝试着蛰了几把。我突然嗷地一声喊出来,实在疼得不行,小脊 背一缩就跑了。这可没完,妈妈怪爸爸技术太差,不会蛰,把我给弄疼了。传说 理论上有痧的时候,被蛰几下是不会太疼的,而且蛰完了还会相当舒服。   爸爸不甘心,又试了几下。我哭着扭到一边,说不要蛰了,痛煞我哉。看着 我背上显眼而不成样子的痧斑,爸妈决定另请高手,今日非得把那叫“痧”的邪 灵从我皮肉中扯出来不可。   那高手是隔壁的隔壁的一个公公。他们说他蛰得好,肯定不痛。   我被带过去按到了一张椅子上,双手抱着椅背伏着。只见那公公一手端了个 雪白的花边瓷汤碗,一手摇着芭蕉蒲扇,一脸严肃地走来,颇有高手气场。不似 我的父亲,只在脸盆里随意一沾水就动手。   “弗痛的奥。痛也要熬牢,那么病才会好。”高手公公将手里的两样东西在 我身边放下,准备开始了。   第一下还好,第二下,第三下疼痛就指数上升了。他的手快,旧伤加新痛, 不似那刮骨疗伤干脆的、尖锐的疼痛,却是钝钝的、沉重的、长久的痛。我不能 忍,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要逃。   一旁的父母抓着我,看到我背上才一条不到的痧痕,忧心。   “这怎么行?要把痧蛰出来,否则毛病好不起来哉。来,再来过。小官人弗 可像小姑娘那样怕痛,要熬牢。”公公和爸妈又把我送到了行刑的椅子上。我害 怕。我知道这世上任谁来蛰我也避免不了剧痛。平常淘气的姐姐偶尔扭我一把都 能让我痛而急得发疯。这么高强度地蛰我的皮肉,怎么可能熬住?   这回,公公只蛰了一下,我便大哭喊疼,手肘子和小脊背一缩,站起身来, 打翻了椅子,飞快地向外面跑去。你们休想再抓到我。   可我终归无力,跑不出30米便停了,哭着,一辈子的委屈。   然而为何大人会有那样的执着:决心把我抓回去,不给半点的宠溺,交给对 自己蛰脊功夫踌躇满志的公公?此时我的哭叫声已经吸引了几位邻里前来围观。   我被蛰了几把后,痛不欲生,又从座椅上颠起来。   这时不知哪个机灵的家伙注意到公公家门口有一张杀猪用的板桌,撺掇把我 揿在板桌上,大伙帮忙抓着我,好让公公施展技艺。否则这痧得蛰到什么时候。   我害怕极了,哭得发抖。没想到父母认为这主意极有道理,于是把我拉过去, 抱到板桌上趴着。公公换了一汤碗清澈的清水,准备重展身手。父母拉着我的手, 不放。   一把蛰下来,我哇地大哭,眼泪滚滚,颠着身子要下去。几个旁人过来按住 我的脚,帮我父母固定着我。遮、遮、遮低沉利索的声音从小脊背上传来,好像 那已经不是我的背脊。我挣扎着,使出浑身力气,大吼,恨不能像武功高手那样 将众人全部崩开。我嗷嗷大叫,像一头待宰的小瘦猪。我绝望地喊破喉咙:“你 们要杀了我啊——”滚烫的眼泪落到杀猪的板桌上。   风吹过,我浑身一阵晕凉,颤抖。亭亭如盖的桃树和梨树轻轻抖动着叶子, 无声无息。   这一刻,全世界都是我的仇敌。这一刻,我感到我就要死去。这一刻,幼小 的心里竟生出了无尽的委屈和无奈。   渐渐地,众人的手松了一些,我仅剩的力气终于能挪动我的身体。   “好哉好哉,扭好哉。小官人,弗痛哉好。”高手公公叹了口气,“侬真当 是偶扭过的最难扭的小孩。”   父母看到我的背脊,挺满意的,不再忧心忡忡的样子。怜惜地叫我晚上睡觉 趴着睡罢,连连又去向公公道谢。   几天后我的病自是好了,痧痕也渐渐褪去。   多年后,我看到一帖子说刮痧:“所谓的痧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淤血。 平常刮也会有,中暑或发热的时候更容易刮出来,是因为浅层血管处于充分开张 的状态,更容易受到物理损伤。而人体受创伤后会分泌内啡肽、多巴胺之类的镇 痛物质,因此有人会觉得舒服。”   不论中医西医,都不承认刮痧或蜇痧这种疗法,为何在民间还会流行?或许 是良善的人们一厢情愿地认定了良药苦口、苦尽甘来这朴素的真理吧。病了,受 点虐,聊胜于无。   从此,我的背上再不要有蛰脊成痧的故事。 ◆            我的母亲没有坟墓               ·水过河·   今年清明节,南国的天空有些灰蒙蒙,但始终没有下雨,阳光偶尔爬出来窥 视人间。直到黄昏时分,才下起一阵烟雨,溅落在这一天心情最深沉低落的地方, 有泪的感觉。   这已经是母亲的第二十二个节日,我也已经整整六年没有回家扫墓。自从我 出来省城读书,然后又是在外忙碌着工作。我似乎淡忘了这个传统的节日,可我 并没有忘记心中的痛与念。   母亲没有坟墓,这是我知道得很清楚的答案。她死在他乡,死在一个男人的 故乡,那个男人是她的前夫。自从母亲在1986年的冬天被捉走后,父亲曾经多次 找母亲,可每次都是被人赶出来,直到得知她离开了这个世界,父亲就再没有去 找了,最后连她的归宿也不知道。   小时候,父亲很少和我和弟弟谈起她,怕触及到我们年幼的心灵。我也从来 没有问起过关于母亲的事情,哪怕母亲两个字,我也禁忌了好多年。念了十几年 的书,我也只是把父亲的名字写档案里,而第二行也是空着的,我也不知道为何 没有写,好像不是很清楚就是一个借口。所以老师同学们他们都知道我是单亲家 庭的孩子,好像很可怜我,对我产生了敬畏之情。其实没有什么可怜的,我慢慢 习惯了,只是遗憾始终吊在心口,无法卸下来。后来,我学会了写诗,这两个字 才神圣地走进我的诗行里。我学会了用文字来怀念她,因为我深深感受到,她的 血液就在我的体内流淌,她的骨头还在我的皮肤下面。   昨晚,我在网上遇见了堂弟。我急忙叫他帮忙,问下我母亲的姓名。还记得 小时候,奶奶曾和我提起过,只是那么多年了,我怕我的记忆锈化了母亲的姓名, 所以还是再次确认一下为好。因为,我需要她的姓名,用来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情。   过了几分钟,堂弟告诉我,叫海珍。我问,你问谁了?我爸爸还是奶奶的? 他说是他爸爸告诉他的。看来我没有记错,在我记忆中这个名字始终藏在脑海深 处,虽然我很少,很少想起,也从来没有写过这三个字,但我还是没有忘却,叫 海珍。   我的母亲,姓苏,名海珍,全名是苏海珍。关于父亲和她的故事,一言难尽, 句句深情,欲有苦衷。至于那些过去的往事,我想没有必要再次提起了。我需要 的只是她的姓名,我要在清明节这天做一件对我人生特别重要的事情。   一个朋友去年就告诉我,你可以帮你妈到佛祖前超度(超度就是在佛前祈祷。 帮忙死去的人摆脱苦痛,到极乐世界里去。)。他说,你母亲是被人打死的,超 度可以超度帮你母亲摆脱六道轮回,到西方极乐世界里,这样可以避免她另一个 世界的痛苦。虽然我对佛教不是很相信,但我还是有喜欢佛里的哲学,可以传授 给人一种善与美的文化。去年,我因为禁忌向家人问起她的姓名,显得十分不习 惯,无法鼓起勇气来。今年清明节前几天,我忽然产生了有一种迫切的愿望。我 要在那天去了却我多年来的心愿。   早上九点,我出发了。我要抵达的目的地是珠海普陀寺。普陀寺坐落在珠海 凤凰山脚下,距离市区仅十来里。峻秀的山连绵起伏,加上常年香火的熏染,这 里显得很有灵气。   今天到普陀寺上香的人可多,我和朋友在等候26路公交车的时候,也等了半 个小时才勉强挤上一部有点位置站立的公交车。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到了普陀寺。果真是人山人海,很多人是开着轿车 捧着鲜花来的,而我和一些人是空着手来的。我的空,只是青春表象的空。而我 的心,满怀着沉甸甸的心愿。   买了一抓香,我们先到佛祖面前上香。此刻,我双手合香,闭上双眼,低头 拜佛,心中只有一个心愿。今天,我是特地前来为我母亲超度的,愿她在天之灵, 过得安乐。   之后,朋友带我到教堂。我先在功德箱捐款,数量不是很多,但代表的是心 意。然后,一个师傅递给我一个灵牌,还教我如何写。我在超度的字样下面写下 了这样一句话:致先母苏海珍,儿许水活荐。师傅告诉我,这个灵牌会摆放在观 音菩萨的桌面前,到时候那些师傅会在观音菩萨佛堂念经七天七夜。我问,她能 够听得到吗?他说,可以的,她能听得懂佛语。我好像怕自己还没完成这件事情 似的,又问,师傅,那她知道是我吗?师傅淡淡地笑着回答我,当然知道了,你 不是已经写明了吗?这下我才放下心来。不过感觉自己心情有些低沉,一个上午 在普陀寺,人是闷闷的,无法言说。   我的母亲没有坟墓,这是真实的。或许有,只是我无法知道。而母亲在我心 中的坟墓,永远是伟大的,美丽的,幸福又忧伤的。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连自己 母亲的音容笑貌也没有存下来任何印象,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我希望我今天做的 这件事情,可以让她感应得到她的儿子来看望她了,她的长子已经长大了,不用 先母担忧了。我要化悲伤为力量,永远向着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跋涉,但愿母亲无 形的微笑在路上,陪伴着我走过每个春秋与夏冬,走向一个叫梦想开花的地方。   作于2009年4月4日晚。 【网里乾坤】∽∽∽∽∽∽∽∽∽∽∽∽∽∽∽∽∽∽∽∽∽∽∽∽∽∽∽∽∽ ◆             莫言泛论              ·肖舜旦·   一位中学生当面质疑莫言作品中的“性描写”的新闻,又重新燃起了我对莫 言的兴趣。关于莫言,我曾经在网上发过一些批评文章。虽然影响甚微,但也有 过一次“较大”的“反响”。一位大学教授读了我一篇批评《丰乳肥臀》的文章 后,居然义正词严地写了一篇上万字的长文驳斥我,惊讶之余认真捧读,结果失 望之极,依然是那些不值一驳的陈词滥调。其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这 位中学生提出来的莫言作品“黄”的问题,而我的那篇批评文章的题目恰好就是 《〈丰乳肥臀〉:怎一个“黄”字了得》。关于莫言作品中的“黄”问题,莫言 的拥趸们(包括批评我的那位大学教授)一直坚定不移地予以否认,而一般的莫 言批评者在批评的时候,也不愿从“黄”的角度正面入手,宁肯从其他角度绕过 去,“曲线”批“黄”。大概都认为以“黄”来批评莫言实在有些迂腐、假道学、 伪君子、缺乏文学品味。现在好了,终于有一位中学生当莫言面锣对锣、鼓对鼓 地把这问题摊开了,莫言也坦然承认了自己作品的中学生“不宜”的“黄”的事 实。至此,莫言作品“黄”的问题应该算是有一个定论了。   一、   我其实感兴趣的是面对中学生的质疑,莫言的反应如何。   对于自己作品中的“性描写”,莫言是这么解释的,性描写是“对人性的描 述和刻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时候年轻嘛胆子大,可能写得就稍微露 骨一点”;随后,莫言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 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   表面上看过去,这番对答说得上诚恳、朴实、厚道;但是,细究起来,却其 实圆熟、狡黠得像一个外交家。他承认了的不过就是“稍微露骨一点”而已,虽 说告诫中学生“不要读我的书”,但说的仅仅是现在,而“长大结婚后”还是可 以读的;而言下之意还在强调自己的“性描写”的所隐含的“人性”意义。可见, 莫言本质上对于自己的“性描写”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反思”,甚至可以说完全 缺乏诚意。   当然,从莫言的角度来看,他这样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必须的。因为讨论莫言 的作品,如果真要否认其作品的“性描写”价值,不啻于否认他的作品的价值本 身。因为“性描写”其实就是他的最爱,某种意义上来说,“性描写”至少占领 了他的作品半壁江山,在他的众多作品尤其是代表作《丰乳肥臀》《生死疲劳》 中,这种“性”趣可以说是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在他的作品中,只要一有机会, 他就会把自己的“情色”想象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笔下也就“色胆包天”地 “龙飞凤舞”起来,让人不禁瞠目结舌。   其实,讨论莫言作品的“性描写”问题,也离不开其他一些如粗俗、暴戾、 邪恶等与“丑”相关联的重要主题,也就是所谓的“审丑”美学。在莫言作品中, 性、粗俗、暴戾、邪恶等人性“丑陋”因素往往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当然, 从美学角度来讲,“审丑”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美学范畴。艺术“丑”也可以是 一种美,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先破后立,破中有立,这都可以是艺术表达的 必然。但是,这个问题在莫言作品中的展现却有些诡异,或者说完全是另一种路 数,也就是说,它几乎完全是反传统的,莫言的“性”几乎不具备所谓的“破” “立”教训意义,它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展现,一种几乎是纯生理性的疯狂的“性” 欲望的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许多情色小说,虽说“黄”色昭然,但毕竟还是 要带有一定的讽喻训诫意味的(无论这种讽喻是否诚实)。即便像《金瓶梅》这 样的曾一度被公认为“淫书”的名著,它的“性描写”的最终意义指向还是显而 易见的:纵欲丧身,警醒世人要引以为戒。虽然这个“教训”有些言不由衷,欣 赏“性”趣味远大于告诫诚意;但至少在浅层直接意义上,这个指向还是有迹可 循的。   但是,莫言的“性描写”却明显不屑于如此怯步。   莫言在表达自己的“性”趣味时绝不像兰陵笑笑生那样多多少少有些欲盖弥 彰的徒劳,而是显得非常直率,一种自然主义的纯粹“性”欲望的赤裸裸的展示, 几乎不需任何掩饰,也不屑于任何掩饰,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 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 胆包天。”这话说得坦荡。的确,莫言作品中的“性描写”完全符合这一特点, 真正叫说到做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毫不扭捏,淋漓尽致,丝毫不顾及什么道 德风化、人伦意义之类的东西。他的“性描写”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性描写”, 也就是说,是一种超越了传统“性爱”善恶意义的纯生理性冲动的展示,所以, 他笔下的“性描写”往往是惊世骇俗的。   简单以《丰乳肥臀》为例作一番说明。《丰乳肥臀》的主题是什么?“讴歌 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 重要意义(在小说中既表现为‘种’的生殖与繁衍)。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 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这是百度词条中的赞誉,这实在是一种“舌 灿莲花”式的表述,(倘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中学生看了这些评论再去看原著, 一定会非常非常的困惑)。这种评价竟然完全将作品中的赤裸裸的“性”主题视 而不见,我真的很惊讶这种“睁眼瞎”似的文学评论,怎么可以如此目中无 “性”?《丰乳肥臀》的主题其实就是书名所昭示无误的,也即与女性的“丰乳 肥臀”有关的内容;尽管作品中加入了许多的有关政治、战争、乡村习俗、历史 变迁之类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其实只是莫言小说叙事的一种策略而已。所有各类 的叙事不过是小说“性”主题的载体而已,这就是莫言小说的讨巧处,莫言的真 正兴趣其实就在于“性”。   平心而论,《丰乳肥臀》真正的主角毫无疑问应是金童,而非“母亲”;而 真正的主题正如标题所揭示的应是“情色”,即女人的“丰乳”,而决非什么 “母爱”。可以说,《丰乳肥臀》是迄今为止,人类关于女人乳房病态迷恋的集 大成之作。   金童的“情色”“天才”从他一出生就有了。在莫言的笔下,金童从他婴儿 时期开始,就具有一种极其轻薄的乳房迷恋情感:“我把头往右一歪,便叼住了 她左边的乳头;我把头往左边一歪,便叼住了她右边的乳头。这是真正的左右逢 源;但这棉口袋也有不足:它束缚了我的双手,使我无法像我习惯的那样,嘴叼 着一个奶头时,用手卫护着另一个奶头。”   孩童时的金童对六姐念弟的乳房的迷恋就已经是典型的成人色情感觉了: “上官念弟高高的乳房,樱桃样的乳头,被白绸旗袍夸张地突出了。我的嘴巴里 蓄满了酸溜溜的口水。就从那一时刻开始,只要看见了俊美的乳房,我的嘴巴里 就蓄满口水,我渴望着捧住它们,吮吸它们,我渴望着跪在全世界的美丽乳房面 前,做它们最忠实的儿子……”这种迷恋在念弟的婚礼上发展到了一种“悲愤难 忍”的程度,因为一想到这美丽乳房今晚就要被美国人巴比特任意抓摸揉搓, “我”就痛苦到无以自持,刺激得“心神狂荡”,以致在婚礼上就直接用手去抓 姐姐的乳房了。   当然,这些描写与后面的描写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而已。   小说的第二十八章,描写了高密东北乡的一种“乡俗”,所谓的“雪集”。 “雪集”的内容之一即在冬至节这天,要选出一位孩子当“雪公子”。“雪公子” 的一项神圣职责,是在一间静室里摸女人的乳房,以满足那些祈求来年生子的女 人的愿望。而金童就担任了这一角色,这让他喜不自禁。   就在这种“乡俗”描写的名义下,莫言让他的“丰乳”情色主题有了大展身 手的机会。   “那天我抚摸了大概有一百二十对乳房,若干的关于乳房的感觉和印象层层 叠叠,像一本书,可以一页页翻阅。但这些清晰的印象最后都被一只独角兽给搅 乱了。这家伙像一只犀牛,乱拱乱戳,在我的记忆库里搞了一次地震,也像一头 野牛,冲进了菜园子。”   这里的“独角兽”,可以视为《丰乳肥臀》乳房崇拜的的情色焦点。莫言的 笔触,一旦落到了“乳房”和“情欲”,就不免柔情似水,顾盼生辉;而到了 “独角兽”,自然更是春色无边,钟情无限。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他的“情深意长” 的缠绵想象:   “我双手捧着她的格外发达的独乳,感受着它沉甸甸的分量。她指挥着我的 手摸遍了她乳房的每一寸皮肤。它是一座孤独的山峰,横生在她右胸上。上半部 是舒缓的山坡,下半部是略微下垂的半球体。它是我摸过的乳房里温度最高的, 像生痘的公鸡一样灼热,嗤嗤地冒火星。它是那么滑溜,如果不是灼热它会更滑 溜。在下垂的半球体的顶端,先是有一块倒扣酒盅状的突出,突出部的突出就是 那微微上翘的乳头了。它时而硬时而软,像一颗橡皮子弹,几滴凉凉的汁液粘在 我的手上……”   “我的手像海绵,汲取着她独乳上的温暖,而她仿佛也在我的抚摸下获得了 极大的满足。她像小猪一样哼哼着,猛地把我的头揽到她的怀里,她的燃烧的乳 房烫着我的脸。我听到她低声喃喃着:‘亲儿……我的亲儿啊……’”   本该是一种质朴而美好的原生态乡俗展示,结果竟然异化成了一种变态的色 情“勾当”。莫言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渲染究竟要给读者传达什么信息?是爱情 的伟大,还是性爱的魅力?抑或偷情的诗意美感?恐怕全不靠谱,这只不过是一 个想入非非的变态情色故事,而且还是发生在一个未成年的孩童和一个风流中年 女子之间的畸形恋,莫言竟然把它表现得如此温柔、多情、缠绵,我不知该怎样 来形容莫言的“生花妙笔”,是“点铁成金”还是“点‘金’成‘铁’”?   说实话,这一类的“情色”描写,作品中实在举不胜举。限于篇幅,引用也 只能点到为止。无论莫言的支持者如何天花乱坠、唾沫横飞地以“艺术”的名义 吹捧莫言“性描写”的深刻意义,我都不会相信。而且我还坚信,只要稍有些文 学感知能力的读者,读了这些文字,恐怕都不得不承认,莫言的这类“声情并茂” 的“情色”描写,实在有些无聊、庸俗、低级趣味。简言之,金童的“乳房迷 恋”,其实就是莫言一种病态审美趣味的体现而已,除此之外,我看不出任何其 他的积极意义。   二、   说到莫言的审美趣味,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他的一系列的著名的“惊世骇俗” 的文学主张,比如:   “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   “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   “我们这一代作家,应该把好人当坏人来写,同时把坏人当好人来写。无论 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作家心目当中都是人。坏人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坏得一无是处, 好人也不可能完美无缺,所以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一个作家不需要思想,他只需要描写”,或“只需要想象”;   “我认为一个作家如果思想太过强大,也就是说他在写一部小说的时候,想 得太过明白,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   ……   说实话,恐怕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作家、文学理论家会说出如此另类的莫名 其妙的文学主张,委实太出格了。   当然,莫言的吹捧者们对这些理论主张依然是崇拜得五体投地。最有代表性 也最具有权威性的吹捧我看大概要数著名学者刘再复的赞美:   “莫言虽说是在‘讲故事’,但他却讲出大气象、大格局、大悲悯,讲出荷 马史诗似的大叙述,讲出巴尔扎克世纪画卷似的大结构,这就是靠他不拘一格地 创造,不把任何教条、任何全科玉律放在眼里地创造。莫言敢于宣称‘文学就是 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这不是粗野,而是冲破牢笼的大气魄。”   我很惊讶,刘再复算是早有定论的的学界精英了,可是为什么在理解莫言的 时候竟会如此粗心浮躁?会如此短视,很有些“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盲目无 知。   如果说“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体现了一种大气魄,大创造,大格 局,那么,怎么解释莫言的其他文学主张呢?既然“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 那么,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大气魄,大创造,大格局又有什么意义呢?至于什么 “把好人当坏人来写,同时把坏人当好人来写”的文学观点更是让人莫名其妙? 古往今来,文学的基本功能不就是应该引人向善,弘扬正气,警醒作恶吗?虽说 好人也会有缺点,坏人也该有些优点,但是,别忘了,好人坏人还是不该混淆的。 有缺点的好人毕竟还是好人,而有优点的坏人到底还是坏人;一位作家如果故意 把一位好人写成了坏人,或把一位坏人写成了好人,那岂不胡闹?意欲何为?难 道要搅乱人类真善美的基本准则?还有,一个作家在写作时怎么可能不需要思想, 而“只需要”“描写”,或“想象”?即便一位精神病患者在胡乱涂鸦,恐怕也 少不了思想,只不过他的思想是不正常,是错乱无序或无逻辑的;何况一位正常 的有丰富文学思想的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怎么可能少得了思想?哪一部世界 名著是因为思想“太强大”,而“小说的艺术价值”因此“大打折扣”了呢?托 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卓夫兄弟》、曹雪芹的 《红楼梦》、雨果的《悲惨世界》……?这些经典作品都是以思想强大而著称的, 从没有听谁说过他们的艺术价值因此而“大打折扣”了!再回到“上帝的金杯” 观点,为什么要撒尿污秽“上帝的金杯”?为什么对人间的真善美如此仇恨?难 道仅仅为了显示自己的无法无天的“创造”性、“大气魄”,就非要和“上帝的 金杯”过不去?   莫言的这些理论实在太奇葩、太让人莫名其妙了;但是,他的这些话却绝非 东拉西扯、心不在焉地说着玩儿的。莫言其实是严格地按照这些理论来进行自己 的小说创作的。所以,他作品中的人物往往让人找不着北,你无法按照传统的文 学理论去界定人物的善恶是非。几十年来,莫言的作品引起巨大的争议,很大程 度上就是由于他笔下的种种奇葩人物形象造成的。   反思关于莫言的诸多争议,我觉得最诡异的一点就是,在这些争议中,无论 是力挺方还是斥骂方,恐怕都有些误解了莫言,都未免有些一厢情愿放空枪的白 费劲,并没有真正理解莫言的文学本质和美学趣味。   其实根据上面我们提到的莫言的写“好人坏人”的文学理论,我们就可以较 准确的指出“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的另一层潜藏意义——文学也该往 撒旦的尿盆中贴金,也就是说,莫言严肃地认为,文学应该或者说可以让好人变 得灰头土脸、不三不四,而同时也有义务让坏人变得神气活现、正义凛然。这应 该就是莫言所声称的“把人放在第一位”的文学理论原则。   根据这种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莫言在《丰乳肥臀》中为什么把他所尊敬的 母亲形象写得那么不堪,那么暴戾凶狠,甚至在“借种生子”的暧昧经历中,展 现了母亲那么多的潘金莲式的淫荡放浪气质”,哪里找得到丝毫中国传统文化中 贤妻良母的影子?而本该大力丑化批判的劣迹斑斑的土匪司马库却总是显得充满 了正能量,比作品中的共产党的干部、战士还更正义凛然。其实这就是莫言的文 学追求:颠覆传统的文学观念,撒尿,贴金双管齐下,好人坏人角色互换,互掺 沙子,好人不好,坏人不坏,这就是莫言的新美学趣味的追求与展示。   所以,在这样的文学文本面前,那些赞美小说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 了对女性的尊重与赞美之类的评论,可以说完全会错了莫言的本意,莫言根本没 有想歌颂什么、赞美什么,而只是想颠覆一切,写出自己的特色来。而与此相反 的早期的一些党员作家(如彭荆凤、刘白羽等)严厉指责《丰乳肥臀》抹黑共产 党,美化土匪国民党,极端反动、反党,其实也并没有真正理解莫言。不错,小 说确实把共产党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土匪司马库的表现也不过尔尔,双方可以 说半斤八两。虽说,莫言对司马库的同情欣赏成分确实要多一些,但上纲上线到 “反动”“反党”这个高度确实也有些神经过敏,甚至高估了莫言的政治胆量。 莫言不过就是想在“上帝的金杯里”撒撒“尿”、在文学观念上倒腾出一些新花 样而已,他绝没有那么严肃认真的政治理想,想想他对女人乳房的“深刻”“研 究”,很有些“玩物丧志”的“沉迷、沦落”意味,一个“性”趣如此强烈的作 家怎么会在政治上冒那么大的风险呢?“黑”共产党完全是出于艺术创新的需要, 因为继续去“黑”土匪国民党已经毫无新意了,所以,只能另辟蹊径,将这两类 人物的传统位置稍稍颠倒、或相互融合一下,这样在审美上就自然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从而实现了刘再复所称赞的“冲破牢笼的”“荷马史诗似”的“大气 魄”、“大气象、大格局”,“不拘一格地创造,不把任何教条、任何全科玉律 放在眼里地创造”。   这就是莫言艺术美学创新的真谛,只是这种艺术“创新”有些太出格、太忘 乎所以、太走火入魔了,以致跨越了中国现实政治、党性的“红线”而不自知, 为此莫言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得不主动“转业”,放弃了自己21年的“军籍”。 这个教训他应该从此铭记在心了。在以后的创作中,他实际上已经变得谨慎、圆 熟多了。一方面他知道政治性因素是一部著名作品不可或缺的东西;但另一方面 他已经完全懂得如何把政治作为一种高级文学调料的写作方式,使之既能为作品 增加分量,又不至于触犯“红线”,同时又可以让他的独特艺术“创新”风格继 续发扬光大。这种“成熟”从他后面的几部重要作品中可以明显感觉出来。   三、   当然,如果站在莫言的支持者立场,比如刘再复的立场(而绝非像我这样的 不怀好意存心找茬挑事的主的立场)来看,即完全从善意、敬仰的立场来评价, 莫言的文学主张确实有一种前无古人的开创性,言人所不曾言,写人所不曾写,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海阔天空,写到得意处,气势如虹,纵横捭阖,一泻千里, 珠光宝气,(当然其间也不免泥沙俱下、屎尿乱溅),汹涌澎湃。此种气象,无 人可及,确确算得上当今文坛第一人。比如据说他的《生死疲劳》,55万字的小 说,他只用了43天的时间就写好了,而50万字的《丰乳肥臀》,也仅用了83天, 便完成了小说的初稿。这让人不得不感叹莫言创作时的激情如火,才气横溢的写 作状态,那时的想象力才真正叫天马行空,而笔下的龙飞凤舞,绝对是一“挥” 十行的那种想停都停不下来的极佳境界。这应该是他所说的“一个作家如果思想 太过强大,……想得太过明白,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一段话的最好 注解,这确实是他的经验之谈,夫子自道。想想看,在这种状态下,文思如泉涌, 如果你想让自己稍稍冷静下来,理性片刻的话;那么,众多排山倒海般的“文” 浪“思”花很可能就此悄无声息了。所以,对莫言而言,这番话确有他的道理。   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任何事物都可能具有“双刃剑”特点, “高效益”的背后必然潜藏着“深负面”阴影。在莫言激情澎湃,喷涌如潮,下 笔万言, 一“挥”十行的癫狂创作过程中,缺少思考,忽略理性,过分放纵想 象力的肆虐,必然给作品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出现大量浮躁、放纵、无 节制以及反逻辑之类的病象。   这里我想专门谈谈莫言作品中的反逻辑现象。   在莫言作品中,反逻辑的最突出现象就是人物普遍缺乏个性,作品中的各色 人物说的大都是作者想说的话,这是完全违反文学创作的基本逻辑的。如《丰乳 肥臀》中的金童在婴儿时期就具有成年人的情色思维,而“雪集”中的雪公子金 童已经和作者一样善于抒情,色胆包天,“性”趣盎然;《檀香刑》第一章的 《眉娘浪语》中的眉娘就已经能滔滔不绝、文采斐然地抒情、倾诉;《生死疲劳》 中的猪十六战胜猪刁小三后的华丽抒情,伴随着“草帽歌”的浪漫激情的交配, 就决然与猪畜牲的本性无关,而只能是作者的越俎代庖……在这些激情四溢的描 写里,莫言使用的都是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角度,而这种叙事角度的极大的局 限性,莫言完全置之不理,金童、眉娘、猪十六的所有思想言行全由莫言一人承 担下来了。这是完全违反文学作品的基本逻辑的,但在莫言创作激情四射的关头, 这种反逻辑硬伤,莫言实在无暇顾及了。   这种反逻辑现象,当然与莫言的轻视思想的文学习惯有关,而这种习惯的形 成又与莫言的才气,自信,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关。一方面轻视思想, 另一方面却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这简直是一组奇特的矛盾。从基本逻辑层面来 看,作家的“思想”与作家的“想象力”和“描写”怎么可以成为对立的双方? 作家的“想象力”和作品中的文学“描写”怎么可以脱离“思想”而“独立”存 在?这种事情大概也只能发生在莫言这种极具天赋的小说家身上。   当然,从学理上来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也是完全可能的。文学思维通常分 为两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在严格意义上说,任何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都不可 能脱离这两种思维,只不过,在莫言身上,这两种思维在发生作用的时候比例严 重失调,当他的创作激情如火山喷涌般爆发时,形象思维往往以压倒性的优势遏 制了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火花往往如昙花一现,随即便被如喷泉一般不可遏止 的形象思维想象力给熄灭了。   莫言在他的小说中往往喜欢把自己的故事背景置身于各种政治历史环境中, 似乎很愿意让自己的故事接些地气,以实现某种讽喻现实的深刻意义;但是,在 这个过程中,这种想法仅仅是一种概念性的“思想”导引而已,很快,形象思维 的疯狂想象力便以夸张、变形以致完全扭曲的方式演绎开来,这个时候,逻辑思 维的“理性”判断完全缺席,而莫言的天才的“想象力”和“描写”此时便与 “思想”成为矛盾的两极,也就是在这种时候,莫言深切地感觉到了作家如果 “思想太过强大,……想得太过明白,这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会大打折扣”的苦恼, 并且很自然地将“思想”视为创作之“敌”,并弃之一旁,而完全信任并且偏爱 自己的“想象力”和文学“描写”能力。   《丰乳肥臀》中有一个很夸张的细节,在“大饥饿”时代的一个养鸡农场里, 人们因为饥饿而不得不偷食一些农场鸡蛋,这样的细节描写如果适度的话,当然 可以真实的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某种特征。但是,莫言的丰富的想象力在这个时候 完全失控,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习惯性夸张描写把事件的本质完全“异化” 了。作品中这件事被莫言渲染夸张成“鸡场所有的人都在偷喝鸡蛋,从场长到工 人”,而“偷吃”的结果竟然是“鸡场的女人都营养过剩”了。而技术人员乔其 莎的偷蛋,竟然是先用细针将蛋内的内容抽出喝光,再用注射方法将水注入蛋壳 内,使蛋的外表毫发无损,以蒙骗过关。我认为这种夸张实在荒诞得离谱,过于 轻飘了,有戏说历史之嫌。要知道那是一个饿殍遍野的年代,还是一个物资极度 匮乏的时代,并且也是一个政治集权极度恐怖的时代,大家都是谨言慎行、战战 兢兢的,怎么可能这般“全民性”轻易作弊?再者,养鸡场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鸡 蛋满足大家的饥饿需求?一位负责任的严肃的作家再怎么“夸张”,再怎么“变 形”“魔幻”,也不应该把曾经饿死几千万人的历史悲剧“变形”“夸张”成 “营养过剩”的时代,这种所谓的“夸张”和“变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 对历史的篡改,将悲剧戏说为喜剧,从而将历史的沉重悲催的一面给抹杀了,这 样的“想象”和“描写”由于完全“失度”“失控”而违反了基本的文学逻辑和 生活逻辑,应该说是完全失败的。   《生死疲劳》中写到一位在文革中曾经饱受批斗之苦的县长,他在自己的 “回忆录”中竟然使用了如此“幽默而又生动”的笔调,描写他“文革”初期的 遭遇:他自己特意把头皮刮得乌青以防止那些红卫兵们揪他的头发,而他在骑着 一纸驴在全县的十八个集市被游斗时,一听到锣鼓点就兴奋,腿脚就颤抖,“就 像那头黑驴见到母驴就弹蹄喷鼻”,就节拍分明地奔跑着,舞蹈着,脸上挂着白 痴般的笑容;并且,因为游街示众把身体锻炼得无比结实,原来的高血压、失眠 等毛病全都不治而愈。   如果有人说这里体现了莫言文字叙述力量的“黑色幽默”,我是绝不会承认 的。这里的无节制的夸张渲染已使得莫言或许想达到的“黑色幽默”完全变味, 变成一种没心没肺的无知甚或无聊。我们都记得一句名言,“在奥斯威辛之后, 写诗是残酷的”,其中意义是什么?指的就是有些历史悲剧是不可以矫情夸张渲 染的,有些悲剧是不应该也不可以假装轻松的,即便偶尔戏谑幽默,但在本质上 是绝不可以轻佻的,否则就是一种亵渎。   首先,这里的“光头”的悲剧性质就完全被有意无意地消解了。经历过文革 的人都知道,文革中的“光头(他的“前身”就是俗名“阴阳头”的)”,委实 包含着太多的屈辱和辛酸无奈,他是人格尊严被践踏的象征,是屈辱的象征,而 现在在莫言的“幽默”下,这种屈辱却成了自己对付红卫兵的行之有效的主动且 高明的选择。至于“把身体锻炼得无比结实,原来的高血压、失眠等毛病全都不 治而愈”的“实效”,以及“一听到锣鼓点就兴奋,腿脚就颤抖,就像那头黑驴 见到母驴就弹蹄喷鼻”。这与巴金在文革后的“一听到样板戏的音乐就发抖害怕” 的观点完全是不同的版本,究竟哪一种感受是真实的呢?只能说,莫言的所谓 “夸张幽默”完全陷入了缺乏思考、背离历史真实逻辑的恶俗趣味中,实际上是 把肉麻当有趣,把浅薄当“魔幻”,当“幽默”,实在误区太深。   这种因为轻视思想、过于放纵自己的想象和描写而导致的违反历史逻辑真实 的例子在莫言的作品及一些言论中实在很多。这不禁让人想到德国汉学家顾彬在 莫言获奖后说过的一段话:   “我一直不停地公开批评莫言。他简直就是我批评得最多的中国作家。因此, 首先我要说,我为他感到高兴,为中国感到高兴,为中国文学感到高兴。但我的 批评依然是有道理的。人们在莫言那儿读到了什么?”   “莫言的主要问题是,他根本没有思想。他自己就公开说过,一个作家不需 要思想。他只需要描写。他描写了他自己痛苦经历过的50年代的生活以及其它, 并采用宏伟壮丽的画面。但我本人觉得这无聊之至。”   四、   莫言获奖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且形成了赞成和批评的对立两极, 这是颇耐人寻味的。其中批评声音的强烈可说是前所未有,一部《莫言批判》的 编辑出版,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虽说这部书也被人斥为有某种“枪打出头鸟” “酸葡萄”心理,甚至难免有“群殴”之嫌,以致一度被查禁;但是,作为一部 学术性极强的莫言文学评论集,这部文集中的批评声音大多数是掷地有声且毋庸 置疑的,对于所有的莫言研究者来说,这部文集中的文章都值得认真品读。但是, 对于那些坚定的莫言支持者来说,这些批评声音完全是不可理喻的,甚至被作为 一种恶意的曲解,或者恶毒的攻击而简单地就给予了完全的否定,所以,这对立 的双方之间真正争锋相对的论辩性的学术探讨,可以说并没有展开,双方大多数 情况下都是自话自说。这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在莫言的支持者中,至少应该有两类人。一种是并不熟悉莫言作品,仅仅是 因为莫言的获奖而产生某种盲从心理,在简单粗略地读过少量(甚至根本就没读 过)莫言作品后,就莫名其妙地拜倒在莫言的盛名之下,比如那位当面提问莫言 的中学生的语 文 老师,就应该是根本不熟悉莫言的,否则,就决不会建议中学 生去阅读莫言的作品。另一种人应该是真正熟悉莫言作品的人,有些甚至是真正 的学者,这种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著名学者刘再复。在 我对莫言的关注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见多识广的学者们, 怎么会对莫言作品中这么多的显而易见的“硬伤”竟视而不见?这种情况究竟是 如何发生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一、他们完全被莫言作品中大气磅礴 的才华给迷惑了,以致于丧失了清醒地辨析能力;二、莫言作品中的政治性因素 往往太敏感太具有吸引力,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这让他们 觉得莫言是一个很有勇气也很有担当的作家,所以,对于作品中所存在的众多 “硬伤”也就故意忽略不计;三、莫言作品中的华丽成分太炫目了,对于喜欢莫 言的人来说,他们完全被这些表面的华丽的(在他们看来也就是正面的深刻的) 东西所吸引,而对于作品中泥沙俱下的复杂情况根本无暇顾及,或者说,对于这 些复杂情况完全没有意识到。   我们可以简单以莫言的《蛙》为例,来说明莫言作品的复杂性以及引起一般 读者误读的原因。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应该属于莫言作品中最复杂的一部,而其 复杂性许多批评者根本没有真正悟透。这里的“复杂”所包含的主要意义有:敢 于正面描写最敏感的现实政治话题给莫言带来的巨大利好性的复杂性,小说主题 本身的多重性所带来的复杂性,作家主观立场表达本身的复杂性等。   《蛙》的敏感主题给莫言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很多不明真相的人称赞《蛙》 反映了作家巨大的道德勇气,真实暴露了当年计生政策的残忍和不人道的历史事 实;而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正是莫言小说创作善于取巧的又一次证明。我前面已经 说过,莫言深知政治现实内容对于一部小说的重要意义,但莫言真正的兴趣其实 并不在此,而只是以此作为载体来表达他自己的美学兴趣。这种美学兴趣在《丰 乳肥臀》中主要体现是情色;在《生死疲劳》里主要是关于动物大狂欢的奇特想 象力,当然也兼具情色趣味;但是,《蛙》的主题、趣味的体现则比较复杂,所 以,与这两部重要作品主题的相对单纯相比,《蛙》是一部大有进步的颇具“思 想”深度的作品。   《蛙》主题本身的多重性的特点其实一直被许多评论家所忽视。简单梳理起 来,至少包括了以下内容:计生政策实施的利弊,人性的复杂性(也即莫言一贯 信奉的“好人坏人”理论,也即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人物塑造原则),还有一 个新的时髦主题——赎罪说。   认真分析起来,“赎罪”说或许才是《蛙》的真正思想核心,其他的主题不 过是为之做铺垫而已。小说所有的故事线索、结构设计(小说由三部分组成:故 事、书信、剧本)、思想理念最后都可以在“赎罪”说中找到归属。所以,从这 个意义上来说,《蛙》的创作体现了莫言在艺术上的创新追求,而且也说明了莫 言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某种野心,也即想通过这多种主题的融合,打破以往作品 中只重视想象、描写而轻视“思想”的旧格局,使作品透出某种哲理性、思辨性 的意味,为此,莫言展开了一番精心设置。   小说先从计生政策的忠实而坚定地实行者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系列近乎疯狂的 “执法”行为入手,来叙述她的人生传奇,姑姑的行为、性格完全符合莫言作品 中的人物固定模式,即同样具有某种疯狂、暴戾、怪异的秉性,不过这种秉性在 小说的中正好可以起到一种主题宣示作用,让人们体会到当年计生政策实行过程 中的某种残忍和反人性的因素。在这场近乎疯狂的“计生”运动中,姑姑亲手毁 掉了 2800 个孩子的生命,所使用的手段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在这样的性格行 为描写中,姑姑的“魔鬼”属性得到了完全充分的展示,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魔鬼”形象。如果《蛙》的主题到此为止,那么,莫言算得上是一位有些担当、 勇气的作家,他的小说可以说是大胆地暴露了某种历史的真实。   但是,这样“中规中矩”的表现人物主题的方式实在不是莫言的方式,莫言 的兴趣本来就不在这里,况且这样的表达政治风险太大,莫言绝不至于就这样傻 里傻气地把自己给“豁出去”了。莫言很快就让自己来了“几个”“华丽”的转 身,把这个很有些“政治风险”的主题巧妙地化解于无形。首先他不时地在故事 中再三强调计生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调这场世纪“人口运动”对于世界人 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同时在小说的书信和剧本部分反复宣传姑姑的另一重属 性——高密东北乡谁都离不了的“圣母”,“不是罪人,而是功臣”,完全值得 人们为她树碑立传。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样的颠覆性(或者相矛盾)的描述中,莫言实际 上就成功的回到了他的一贯的人物塑造套路上了——“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 撒尿”,或者我们引伸出来的另一极——“文学也该往撒旦的尿盆中贴金”。在 这种“撒尿”和“贴金”相混杂的混沌状态中,读者也许只能莫衷一是或莫名其 妙?莫言究竟想表达什么呢?姑姑究竟是魔鬼还是圣母?二者难道可以如此水乳 交融的成为一体?   更复杂的还在小说的“赎罪”主题。晚年的姑姑自觉罪孽深重,不停地通过 制做小泥人、想象这些夭折的孩子在来世、在天堂享受着幸福生活的方式来悔罪 (这种赎罪方式实在有些“自欺欺人”);不仅如此,不仅姑姑需要“赎罪”, 小说中的另一个主人翁,叙事者蝌蚪也需要“赎罪”,且蝌蚪的罪孽深重感并不 亚于姑姑。蝌蚪的赎罪原因在于当年因为在乎自己的政治前途而同意老婆去流产, 使得老婆死于手术台上。而实际情况是,当时姑姑以天罗地网的方式将蝌蚪老婆 困在屋内,并以毁掉邻居院墙和房屋的要挟方式施压。在这种境况下,蝌蚪才不 得不屈服。   莫言“赎罪”主题的最难以理解的地方还在于上升到超越一切政治伦理的高 度,将“赎罪”范围深化到抗日战争的民族荣辱记忆中。小说中的一个耐人寻味 的设置就是作家蝌蚪不停地对一位日本作家倾诉自己的罪孽感,而这位作家竟然 就是当年占领他家乡的侵略者日军司令杉谷的儿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蝌蚪)对这位日本人的无限崇拜敬仰的心理,诚惶诚恐,俯首贴耳,几 乎把他视为自己文学和精神上的导师。“我”尊他为“大贵人”,赞扬他有“巨 大的爱心”,而“我”内心的一切屈辱或羞辱,也只有向他诉说,向他“忏悔自 己犯下的罪”,甚至对他父亲当年的侵略罪行给予了宽宏大量的消解:“其实, 您的父亲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战争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他的性格,使他 由一个救人的人变为一个杀人的人。” “我姑姑对令尊的评价是:一个坏人群 里的不太坏的人。”   莫言的“赎罪”理论在他的创作谈里有一个高度的概括:“我们现在已经到 了不要去指责别人,不要逼着别人忏悔的时期,到了应该往里看,进行自我忏悔 的时期。我这本书给台湾版写了个序,最后一句话就是‘他人有罪,我也有罪’。 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你就会对别人宽容。我们对恶魔也会持一种同情的态度, 感觉到他们也是不幸的,他们是害人者,他们实际上也是受害者。这个我觉得是 这么多年来的一种反思吧。”   在梳理莫言的这一番“赎罪”线索纠缠错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感 受到莫言“赎罪”情结中的“矫情”和“伪善”的特点,很遗憾,这个特点也一 直被许多评论者给忽视了。   姑姑赎罪的自欺欺人的特点显而易见,制作小泥人,想象夭折孩子的“幸福” 生活就可以赎回自己的“罪孽”?而蝌蚪的“赎罪”情怀更是莫名其妙,在小说 的具体语境环境下,他怎么可能保护得了他的老婆?且从大的历史背景角度来考 虑,一个军人、党员怎么可能敢于“顶风作案”,公然违反“国策”去超生超育? 那个时代的蝌蚪以及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他们的选 择有何“罪孽”?明明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偏颇和失误,莫言偏要受害者自身煞 有介事地去“赎”什么“罪”,岂不是让无辜者承担罪责,而让直接责任人逍遥 法外?这是什么道理?至于把当年的日军司令也视为“战争的受害者”,无论在 理论上多么深奥多么正确,但总是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南京大屠杀中有三十万 的“战争受害者”,而整个抗战时期的“战争受害者”更是难以计数,现在在莫 言的新“反思”中,当年的日军司令也成了“战争受害者”了,既然大家都是 “战争受害者”,是不是就可以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了?在日本政府至今 都不肯悔过战争历史罪行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人如何才能做到像莫言所认为的应 该“对恶魔也会持一种同情的态度”?   一位作家、思想家如果宗教情怀深厚,而无限崇尚敬仰基督教的“宽恕” “赎罪”理念,那自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如果在具体的历史教训、现实杀人 惨案中侈谈什么“宽恕”“赎罪”理念,侈谈什么“我们对恶魔也会持一种同情 的态度,感觉到他们也是不幸的,他们是害人者,他们实际上也是受害者”之类 的说教,就实在只能算是发昏,矫情,伪善,甚至是一种包庇、犯罪!   《蛙》的“赎罪”理念就明显步入了这个政治道德伦理误区。有一句古诗言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在我看来,擅长想象和描写的莫言实 在没有能理解“赎罪”的真正意义,他的“赎罪”理论错谬百出,花哨伪善,实 在有些食“洋”不化,弄巧成拙了!而这“赎罪”理论之所以“滥用”、“误用” 到这种境地,追根溯源,还在顾彬说的那句话:“莫言的主要问题是,他根本没 有思想。”缺乏真正的严密的思考,过于放纵自己的肆虐无度的想象力,而这正 是莫言的“硬伤”。   莫言的确是有才华的,他的想象力和文字描写能力以及抒情能力的确堪称一 流;但是,他的“硬伤”却也是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思想,严谨的思想,叙事 说理不可或缺的逻辑链条,这是成为一个伟大作家必备条件,而这,正是莫言的 短板所在。当莫言语出惊人的宣告“文学就是在上帝的金杯里撒尿”的创作理论 时,他一定得同时考虑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当莫言像一个四大皆空的老庄哲 学家宣称“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时,他也得在心里想清楚,这话是不是由衷 之言?文学在娱人娱己的同时,本质还是应当引人向善的。这是一条基本文学准 则。一个负责任的文学家应该遵守这条基本准则:如果他违反这条准则,那么这 位作家的人格人品必有严重缺陷;如果他明明清楚这点,却还是要口出大言,故 弄玄虚,那么,这就是在“忽悠”,在“蒙骗”,或许还别有用心;如果他只是 一时情之所至,兴之所至,只想着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因而得意而忘形,没经 过大脑的严密思考把关,就放言定论,语出惊人, 这就是轻率、浮躁,甚至就 是糊涂。   莫言的问题应该属于最后的一种。尽管莫言已经功成名就,位及登顶,但我 还是希望他能沉住气,学会收敛、节制,学会思考,重视思想;三思而后言,三 思而后下笔,把想象力关进理性的笼子,这样,莫言必将走得更远。 ◆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西洋文史                         ·李文倩·   林国华在其二○一四年出版的《在灵泊深处:西洋文史发微》一书的后记中 写道,此书的写作虽涉及广泛的作家作品,但作者因其政治学的专业和问题意识, 在此意义上使得全书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当然,作者此处所说的“政治学”, 主要不是指现代学科划分意义上的政治科学,而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思 想史的考量。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作者的阅读札记,广泛涉及西洋文史中的多个 领域。如此广泛而具有启发性的议题,自然不能在此一一谈及。对笔者而言,最 具启发性的是,书中对船作为国家的隐喻、对浪漫主义的批评及关于隐微写作的 讨论。因此,此篇阅读札记的写作,将主要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隐喻式的理解和表述,广泛存在于理论言说及日常话语中,甚至在科学词汇 中,也时有隐喻的痕迹。关于隐喻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中多有讨论,包括考虑 隐喻的实质是什么。在陈嘉映看来,隐喻虽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但不仅仅是一种 比喻。因为,隐喻之奥义在于,它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像”,而主要是一种 “是”。这里的“是”,意为以隐喻的方式,连通已成形和未成形的经验,用成 形的表述未成形的。在《说隐喻》一文中,陈嘉映说得明白:“隐喻就是借用在 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我们的经验在语言层面上先 由那些具有明确形式化指引的事物得到表述,这些占有先机的结构再引导那些形 式化指引较强的经验逐步成形。”   林国华在《船:一个古老的国家隐喻》一文中写道:“以‘船’隐喻‘国 家’,以‘大海行船’隐喻‘统治’国家,以‘航海术’隐喻统治国家的技艺、 知识乃至秘密,这在古代希腊文史与政治文献中屡见不鲜。国家被视为一艘脆弱 的船,凭借着卑微的航海术在大海上航行。”这样一种源于古希腊的国家隐喻, 事实上也已进入了中文语境,比如广为流行的语句:大海航行靠舵手。但无论如 何,船之作为国家隐喻,主要涉及社会—政治实践的问题。   事实上,船之隐喻还关涉到了人类认知的问题。这一隐喻的现代表述,是由 纽拉特完成的,他在《记录陈述》一文中写道:“我们无法建立完全可靠、完全 清洁、用以作为科学的起点的记录陈述。在这里,不存在一尘不染的白板 (tabula rasa)。我们就好像这样的水手,他们无法在干船坞里把船拆散,并 用最好的材料重新建造它,而不得不在公海修复他们的船。只有形而上学才会彻 底消失。不精确的‘语词簇’(‘Ballungen’)总是以某种方式构成船的部分。 假使不精确性在一个地方减少了,它很可能会在另一个地方以一种更强的程度重 新出现。”   纽拉特在此,主要讨论的是科学哲学中观察句的问题。意义的证实论者认为, 原始的观察句是对实在的忠实记录,因此可作为可靠的科学起点。但纽拉特认为, 这一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观察句的精确性无法保证。由此,他对意义的证实论 持一种批评态度。接着,他将科学的事业比作在大海中行船,而作为水手的科学 家,也只能在既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而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在 一片干净敞亮的空地上漂亮地建起一座美轮美奂的知识大厦。纽拉特的这一立场, 大致可归属于科学哲学的整体主义。奎因曾在《语词和对象》一书中,将纽拉特 的话作为开篇引语。   在谈到船之作为国家的隐喻之后,又提及纽拉特著名的船喻,是因为在我看 来,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社会—政治实践的问题上,总是以某种 知识论的预设为基础。因此,将认知与政治实践问题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理解 这一重要隐喻。但这里的着眼点,仍在于政治实践的问题。   以航海术隐喻统治国家的技艺、知识和秘密,引申出的问题是:谁拥有这样 的技艺和知识?如何获得这样的技艺和知识,以及如何保证它的可靠性?这样的 技艺和知识,其性质如何?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知识,洞穿历史的烟尘,为一个国 家指明大方向;还是如纽拉特所言,不过是零碎的小知小识,修修补补聊以度日?   整个航船之上,如果只有舵手一人,拥有足够多统治国家的技艺和知识,那 么毫无疑问,舵手将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唯一力量。但在哈耶克看来,这是不 可能的,因为即使舵手的大脑是一台配置极高的超级计算机,也不可能拥有统治 一个庞大国家的所有知识。从这个角度看,极权主义的知识论基础,完全是错误 的。如此一来,极权主义之所以能够运行,其秘密是什么?唯一的秘密,是将舵 手进行神化,而神是全知全能的。但我们又知道,人无论如何超拔,始终无能为 神,因此,极权主义的统治,不可能长久。   国家之船有没有一个最终的目的,或所谓历史的大方向?林国华写道:“柏 拉图认为,国家这艘航船终归是要驶过凶险的大海,最后到达某一处美好乃至神 圣的港湾,而霍布斯则认为,这艘船没有目的地,因为大海无涯,从来就不存在 什么港湾。这就是某些人‘现代人’和某些‘古代人’争吵的前提。”以柏拉图 的眼光看,国家之船有其终极目的,且是一无限美好的所在。而在霍布斯看来, 这船并无终极目的,不过是在大海上漂浮。这样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自然也就 称不上什么完美。   从纽拉特的知识论立场出发,无疑霍布斯的看法更有道理。欧克肖特亦认同 此点,他在《人文学习之声》一书中写道:“在政治活动中,人们航行在无边无 底的大海上;既没有避风的港口,也没有停泊的陆地,既没有始发站,也没有指 定的目的地。我们的事业是在船上平静地漂流;大海既是朋友,又是敌人;驾驶 船舶的技艺在于使用传统的行为方式的资源,使每个敌对的场景都成为自己的朋 友。”在这里,我们看到欧克肖特通过船之隐喻,引申出政治保守主义的结论。 即在政治实践当中,应充分尊重传统的行为方式,因为它是我们唯一可资凭借的 资源。   林国华在书中对浪漫主义的批评,相当有力。在《“雪花飞舞后面的繁星”: 博尔赫斯的东方遐想》一文中,作者引用博尔赫斯话说:“‘文化’一词与种庄 稼的农夫有关,‘文明’一词则与城市有关”。在笔者看来,这段话极为重要。 因为我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解和追求,事实上是建立在城市的范型之上的。而 浪漫主义的错位之处在于,他们对于诗人、儿童和精神自由的歌颂,事实上是对 一种农夫式的生活方式的赞美,而这恰恰是非政治性的,或者说是一种极端的政 治不成熟。如此一来,其对政治所能造成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卢梭是这一路思想者的先驱。林国华在《卢梭的人生和作品》一文中写道: “凭借愤懑、尖刻、愁苦和阴郁等混乱的激情去守护所谓一种理想,这是一种非 常现代的现象,在所谓的‘现代抒情诗人’中间广泛流行。这种感伤的滥情风尚 旨在以疯狂的手段标榜一种疯狂的观念、信仰,甚至是错觉,并且在这种疯狂所 许诺的虚假的绝对独立中自我陶醉,这就是卢梭在孤独的漫步中所体会到的‘存 在感’的本质。”抒情诗人们关于自我的浪漫想象,严格讲不过是一种青春期的 未成年状态,事实上无关理想,也根本不值得赞美。但浪漫主义的危险在于,他 们刻意将一种未成年状态视为对至高理想的捍卫,从而拒绝走向精神的成年,拒 绝承担其对世界和自我的责任。   浪漫主义有其深刻的思想史背景,罗蒂在《真理与进步》一书中写道:“自 拜伦和歌德以来,男人已经把写诗看做创造性的自我、避免必须以某人的父母、 教师、雇主和统治者所使用的术语来界定自己的最好的方式之一。自1820年左右 以来,一个青年男子已经具有把他自己界定为诗人,在写作的方式中发现他的道 德特性的选择。”而且,“称为一名具有诗人天赋的年轻男性就是能够以英雄的 术语描绘某人自己。”但是,以英雄般的术语描述自己,并不意味着抒情诗人就 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无力承担起对世界和自我的责任,而只是扮演英雄的行为, 则不过是在对世界撒娇的同时,进行了一场没有任何收益的自我欺骗。   抒情诗人们赞美儿童,标榜纯真,表面看来极端美好,但实质上是缺乏自制, 甚至是在制造精神的暴君。而精神上的暴君,时时有可能转化为肉体、政治意义 上的独裁者。一面是天真的诗人,一面又是血染双手的杀人者,这样的例子我们 并不陌生。更要命的是,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多具备宣扬自我的本领,因此在一 个动荡的社会中,成为政治统治者的概率颇高。但即使成了统治者,亦无法掩盖 其精神不健全的实质。林国华在《洛克<教育片论>:洁净的源头与审慎的人》一 文中写道:“在每一个暴君身上,每一个暴徒身上,我们不是都能依稀看到一个 哭闹不休的孩子的身影吗?”   歌颂精神自由,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路的思想,对中国 知识分子影响极深,为此我们甚至遗憾于我们没有俄罗斯知识分子那样深厚的宗 教信仰作为精神的支撑。但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林国华认为这一路的思想事实 上是反政治的。他在《灵魂世界的装饰品,政治世界的缄默者》一文中写道: “……通常所谓的‘受苦的俄罗斯灵魂’,它其实是粗野的斯拉夫民粹思想、精 致的东正教末世论神权政治狂信以及古老的日耳曼极端二元论神秘神学的大杂烩。 ‘俄罗斯灵魂’从‘受苦’中诞生,最后以‘受苦’为崇高归宿,它滋养了一个 没有‘政治文明’的民族,蔑视‘服从’,也不获‘保护’,它津津乐道的是似 是而非的‘精神自由’,但却无往不在身体和灵魂的枷锁之中,从索洛维约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别尔嘉耶夫,一直到布尔加可夫、舍斯托夫、梅烈日夫斯基以 及发明了典型的俄罗斯式‘撞墙哲学’的安德列耶夫,莫不如此。”从这个角度 看,我们至少可以认识到,审美意义上的崇高,并不能替代对政治文明的思考。   关于隐微写作,是近年来政治哲学中讨论颇多的一个问题。我对此关注不多, 因此只能发表一点儿或许不甚恰当的浅见。如果说因为政治迫害的存在,而在写 作时有所隐晦,我想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所在多有,也许并不值得特别提出。 但事实上,关于隐微写作的讨论,有其特定的题旨和涵义。   林国华在《古代诗与奥古斯丁》一文中写道:“‘隐秘写作’的命题是一个 纯粹的无神论命题,其缘起与凡人对神的知识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具体而言,主 张这一命题的人认为,少数哲人洞悉了一个可怕的真理,那就是神并不存在;这 一真理与政治共同体的道德根基相左,宣扬这一真理不但危及大多数人的生活秩 序,而且也置哲人于危险的境地,于是就出现了‘隐秘写作’的传统,这种写作 往往使得哲人的作品模棱两可,莫衷一是。”   从林国华的表述看,隐微写作其实是古典政治哲学一个特有的问题。因为将 政治共同体的道德建立在神法之上,是古典政治的特有思路。而且,这样一种思 路认为,在认知的意义上,哲人有一种超乎普通人的特异能力,因为只有他才能 洞悉神并不存在这一可怕的“真理”。但从现代知识论的角度看,这样一种带有 神秘主义色彩的认知方式,很难得到有力的辩护。   在此之外,隐微写作的提法,还隐含了一个区分少数人和多数人的题旨。吴 雅凌在《迫害与写作》一文中说得明白:“隐微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可以追溯到 古代的政治哲学传统。古典哲人们相信,哲学从根本上是‘少数人’的特权。公 民宗教与个人宗教的区别因而隐含着社会与哲学的对峙,其实就是多数人与少数 人的区别。”有了这样的区分,一个“自然”的引申是,在政治实践的层面上, 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是自然正当的。这是一个相当极端的思路。正如罗蒂所谓民 主优先于哲学,在相反的方向上极端一样。   我们即使从最善意的角度考虑,也只能认为,在古典政治哲人中,只有一部 分倾向于隐微写作,而绝不可能是全部。林国华指出:“声称自己在古典作家那 里发现了‘隐秘写作’的学者并没有足够深刻地去体味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 他们发现的‘隐秘写作’是一种内敛的、辩护式的、富有教派性质的写作方式, 这仅仅符合一部分古典作家的风格;对于那些尤其具有立法意图的作家而言,这 类观察显得非常狭隘,并不适用。”   如此说来,将政治哲学视为第一哲学,进而认为隐微写作是一种普遍方法的 观点,就过于极端了。张志林在《哲学家应怎样看科学?》一文中认为:“我认 为那种把哲学看作只是关心政治问题的经典诠释功夫和显-隐写作技艺的观点, 乃是浮泛之见。”我们可大致同意这一看法。   [《在灵泊深处:西洋文史发微》,林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二○一四 年版] 【网萃】∽∽∽∽∽∽∽∽∽∽∽∽∽∽∽∽∽∽∽∽∽∽∽∽∽∽∽∽∽∽∽ ◆       言必称希腊还是言必称中国(七十九-八十四)                   ·丁不二方舟·   七十九、希特勒从天使到魔鬼的角色转换   从慕尼黑市中心沿着步道,来到伊萨尔河上的路德维希桥。这里河道较宽, 绿树茵茵,流水潺潺,极为清静。过桥走出不远,有一座现代建筑是当地的文化 艺术中心,旁边还有一家酒店。我因时间紧迫,草草看了几眼,便匆匆折回。   这里原来是一家啤酒馆,名字音译成中文非常拗口,叫“贝格勃劳凯勒”, 意思是市民啤酒馆。历史上这种啤酒馆不是简单的小酒吧,更像多功能会所,集 餐饮、娱乐、会议、集会于一身。德国人好喝啤酒,慕尼黑更以啤酒节闻名,类 似的啤酒馆很多。贝格勃劳凯勒一直存续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新建筑替代。一 些承载重大历史事件的建筑物,其实体的消失并不意味着在历史中被湮没。民族 的伤疤不愿常被揭开,故意漠视成为国家和民众的选择。在中国可以轻松讨论希 特勒、卐字标志,甚至可以表示对第三帝国及德军某些方面的欣赏。但是在德国 却不行,属于禁忌,而且有法律风险。贝格勃劳凯勒是希特勒和纳粹党发迹的地 方,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失败的啤酒馆政变。   希特勒(1889~1945)生于莱茵河河畔与德国巴伐利亚相邻的奥地利城市布 劳瑙。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员,家境尚可。希特勒的学校生涯不正规也不连续,数 学和自然成绩很差。当展现出一些绘画天赋后,他把自己的未来描绘成一位艺术 家。为提升艺术修养,希特勒作画、看书、听歌剧、参观博物馆,虽然连续报考 维也纳的艺术学院未获通过,但是却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孤芳自赏的性格。 父母去世后,希特勒在维也纳依靠微薄的遗产、打零工和出售廉价的水彩画为生, 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参与政治话题的讨论。他信仰日耳曼民族主义,了解 到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和诉求,痛感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尤其对善于经商的、 夏洛克式的犹太人深恶痛绝。此时的希特勒即使是后人蔑称的流浪汉,也有与众 不同之处。他有理想、有文化,眼光敏锐、勤学善辩,艺术思维中孕育着政治抱 负。试问天下有几个这种素质的流浪汉?而这种流浪汉肯定不限于只具备成为丐 帮帮主的潜质。   德国,尤其是德国南部地区,和奥地利的历史渊源造成两国人民对区分国籍 不太在意。1913年希特勒从维也纳移居到慕尼黑,经常一头扎进图书馆,苦读大 量哲学和政治书籍,思考各种社会问题。一战爆发前,他曾被召回奥地利接受服 兵役的身体检查,结果体检不合格。一战爆发后,他凭借一腔热血,以奥地利公 民的身份志愿加入德军参战,表现英勇,两次负伤,获得过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对于一名陆军下士来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种奖章很少能授予普通士兵。 希特勒将其视为毕生的最高荣誉,当权后在很多重要的公共场合都认真佩戴。希 特勒尽到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责任,但是德国战败了。当他在养伤期间得知这一消 息后,失声痛哭。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希特勒决定投身政治。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帝制和一战都结束了,但 国家却处于混乱状态。魏玛共和国(1919~1933)的成立把国家从崩溃的边缘拉 了回来,维持松散的统一,德国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然而战败国的苦果难以下 咽,《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枷锁令德国失去了往日的地位,海外殖民地丧失,巨 额战争赔偿,工商业发展受限,大批人员失业,通货膨胀加剧。这片土地从来没 有经历过如此悲惨的命运,空气令人窒息,对于很多德国民众而言,第二天可能 就是世界末日。   1919年9月,希特勒以军队政治工作员的身份加入了人数寥寥的德国工人党。 1920年3月底希特勒退役后,专心致力于党的建设,随即更名该党为德国国家社 会主义工人党,又称纳粹党。希特勒制定党的纲领路线,设计党旗、党徽,创办 党的机关报,到处发表演说,宣传纳粹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呼吁民众要团结, 不要对国家失去信心。他的工作卓有成效,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并且建立了准军 事组织冲锋队。1921年击败党内反对势力后,希特勒自任党的领袖,称为“元 首”。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率众发起啤酒馆暴动,希望将巴伐利亚州的首脑控 制起来,以慕尼黑为中心建立政权,逐步取代魏玛共和国,摆脱国家遭受奴役的 现状。无奈力量不足,政变失败,希特勒和一群骨干被判入狱。他们的行动饱含 爱国因素,受到舆论同情,刑期得以减免。希特勒实际服刑8个月,在狱中口述 了他的政治思想著作《我的奋斗》。很多狱卒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因此成为纳粹 党员。   为了帮助德国摆脱债务困境,以美国为主导,于1924年开始实施道威斯计划, 提供资金支持,德国经济有所恢复。此后魏玛共和国威信提高,纳粹党的发展因 此进入停滞期。政变失败也促使希特勒放弃了武装夺权的想法,决定走议会选举 道路。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殃及欧洲。德国再次遭受重创,经济一 落千丈,失业人数暴增。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希特勒没有奉行德国共产党的单 一工人路线,而是将资本家、公务员、工人、农民、旧王室贵族等多方的政治诉 求加以整合,结果既获得资金支持,又赢得选票,1930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二大 党。同时希特勒利用大萧条造就的失业大军,迅速扩大冲锋队队伍,增强了纳粹 党的武装力量。1932年希特勒正式获得德国国籍,随后经过两次国会选举,纳粹 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于1933年1月通过一系列政治交易后,希特勒被任命为 总理。1934年8月,总统兴登堡元帅去世,希特勒继任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纳粹 党全面掌控德国。   希特勒不仅深谙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且坚定执行,上台后的多项措施 带领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国家综合实力日渐增长,逐渐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 缚,现代化的军队得以恢复。希特勒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一群德国精英围绕在他 的周围出谋划策,并在各自的领域纷纷建功立业。一个强大的德国在希特勒的领 导下再次诞生,重获自由、尊严、信心。德国内部工业大发展,教育、科研、艺 术等事业欣欣向荣。人们辛勤劳动,没有失业、生活幸福,为个人、家庭、国家 创造财富。大部分德国民众为眼前的美景及对未来的憧憬欢欣鼓舞,倾力支持希 特勒,容忍了他的独裁统治。   希特勒拥有苦行僧的意志和艺术家的气质,生活俭朴,不讲究吃穿,不嗜烟 酒,不好女色,没有裙带关系,不贪污腐败,既没有英俊的外貌,也没有伟岸的 身躯。他不是来自政治世家,也不是职业军人或商业巨子,依靠文笔,尤其是口 才,更重要的是实干,给德国带来美好的现实和可能更美好的未来。他从人民中 来,到人民中去,凝聚德国人的力量,激发德国人的斗志。他仅凭对国家和民族 的热爱,不知疲倦地工作再工作,从草根一族成为当时公认的德国历史上最伟大 的政治领袖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即使现在,新纳粹分子依然能轻松 举出很多希特勒对今日德国还发挥积极作用的贡献,令人不容易否认。   这是希特勒吗?谁都知道肯定和赞美希特勒等于颂扬邪恶、与魔鬼同行。难 道魔鬼也曾经是天使?   这确实是某个时段的希特勒,具有作为一位伟大政治领袖的品质。他继承了 德国某些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形成的理论体系、政治纲领以及实践活动,与工 业文明中的各种因素结合,契合了德国一个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如果在实施屠 杀犹太人政策和二战爆发之前希特勒突然离世,以上叙述和评价大致不错,他的 一些还没有转化成实际行动的言论也会被后人忽略。比照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实 况,这样的描述可能都太谦逊了。如何让遭受重创的祖国重新崛起,摆脱战争失 利的阴影,让全体国民受益,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是国际榜样。例如,蒋介石 政府曾经刻苦学习德国模式,不过没有学好。除了国民党天赋不足,另外的原因 是两国国情差异太大。当时希特勒的威望不仅限于国内,而且享誉世界,甚至在 英国、美国,他的独裁、反犹政策都有大批狂热的支持者。当然反对他的人也不 少,除了各种不满,理解成出于嫉妒可能更为恰当,而不是后来的愤恨。   可惜只有死人才能盖棺定论,活人就有变数。对希特勒此后的所作所为,任 何先知先觉的推测,不管来自何方阵营,都有事后被夸大的可能,因为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后果超出了当时全人类的思维极限。希特勒宣扬雅利安人种最优秀,推 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犹太人,犯下反人类罪。同时希特勒自信军事实力最强大, 为扩大德国的生存空间,建立世界新秩序,东西两线作战,造成战火纷飞,生灵 涂炭。尤其是进攻苏联,重复前人的错误,注定失败。德国的救星把素以理性著 称的德国人民带入深渊,也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要想让他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希特勒从此万劫不复,以至于被评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大恶人。   对于希特勒个人来说,从执政到死亡共12年,其思想和行为保持着高度的一 致性。希特勒最初是天使,最终是魔鬼,但首先是人,也曾经是社会中呱呱坠地 的婴儿和热血青年。德国传统故事《浮士德》中,浮士德和魔鬼的灵魂交易是对 现实的深刻暗喻。事后人们常常总结是被魔鬼蒙骗利用,其实魔鬼本来就存在于 人们的心灵深处。全人类都有魔鬼的遗传基因,在制约方面人类已经取得进步, 要完全根除,也许根本不可能。任何群体或个人,无限膨胀对自身的肯定和赞美, 用谎言粉饰太平,用妄行满足贪欲,自以为是的“最”优秀和“最”强大,结果 都会让自己变成恐怖的魔鬼,并且导致追悔莫及的“罪”。希特勒只是因为机缘 巧合,在适宜的环境中疯狂成长,变成了魔鬼之最。   废墟之上,血腥过后,谴责罪恶并不难。不过深刻的教训也在警醒后人,希 特勒和纳粹德国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无事生非。   八十、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2009年3月初,西方某拍卖公司拍卖圣雄甘地的遗物。拍品包括甘地生前用 过的一副金属边框眼镜、一双皮质凉鞋、一块怀表和几件铜质餐具。最后一位印 度富豪胜出,并将物品捐献给国家。甘地一生非常清贫,死后留下的私人物品数 量有限。在拍品的基础上再加上一身传统的印度土布服装和一支笔,估计可以构 成甘地一套简单的全部家当。从物质上看,甘地是一贫如洗,从精神上看,甘地 却被描述得非常富有。导致世人在他的精神遗产面前,反而常常显得一贫如洗。   甘地(1869~1948)出生于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家族成分是第 三种姓吠舍,信仰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 商人都属于吠舍,必须向神庙上供,缴纳赋税,供养婆罗门(僧侣)和刹帝利 (贵族、武士、官员)前两个种姓。种姓制度在印度延续数千年,至今根深蒂固, 是印度社会严重的现实问题之一。尤其是第四种姓首陀罗(贫民、雇工和奴隶) 和等外的贱民(不可接触者)备受歧视,难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甘地”的本意是食品商人。商人的地位在印度与中国有些类似,不高不低 又不可或缺,转变发生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婆罗门、刹帝利的政治、经 济地位有所下降,商人阶层得到提升,有了从政的机会。甘地家族步入政界后, 自他的曾祖起,三代出任当地土邦的首相。甘地13岁结婚,在青春期表现出的叛 逆行为与后来的形象大相径庭。他和小伙伴们抽烟吃肉、小偷小摸。不过与大多 数人很欣赏自己的青春期不同,甘地随着年龄增长,很快用宗教思维来告别过去, 以神为榜样,力图完善自我。他本想从医,但是毗湿奴派反对活体解剖,不得已 只能从政。为了便于仕途,家里给甘地提供了留学英国学习法律的机会。留学英 国是殖民地时期,很多印度家庭规划孩子人生道路的重要步骤。   出发前,甘地发誓远离酒色、不吃肉食,但这样的生活习惯令他很难融入英 国社会。干扰学业的结果是甘地更愿意思考人生、哲理、宗教、精神等话题,不 仅成为了一名坚定的素食主义者,而且极端鄙视物质享受。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有众多落后国家的学子来这里学习富国强兵之道。在这么一个“大染缸”里,甘 地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是另类中的另类。   甘地学成回国,取得律师资格在孟买工作,随即被派往南非的一家印度商行 担任法律顾问。他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期间又成为禁欲主义者。南非也是英国的 殖民地,印度移民众多,社会地位低下,甘地自己就曾数次遭受歧视和侮辱。怀 着深厚的民族感情,甘地开始组织和领导印度侨民与当局做抗争,过程中形成了 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学说。尽管抗争后的胜利成果根本无法巩固,但甘地却获 得了民众的称颂。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讲经授业,广收门徒,被尊称为“圣 雄”。以他所树立的个人威望,必然要在政界一显身手。1920年甘地成为国大党 领袖,投身印度独立运动,多次被捕入狱,更多次因各种原因绝食抗争。功夫不 负有心人,经过努力,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参加一次 祈祷会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当时的场景极富震撼力。胸膛连中三枪后, 甘地捂着伤口,语调祥和地说了最后一句话:“哦,天哪!”   甘地最大的政绩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束英国殖民统治,领导印度获 得独立。现在可以认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但是以1900年为中点的一百多年间, 现代化几乎等同于西方化,所以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无不以学习西方为己任,争取 “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些“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成功经验,对于有西方教育 背景的甘地来说一钱不值。他更关注在西方不居于主流的非暴力思想传统,并从 中汲取能量。甘地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连他自己都认为不过是二流水平。 律师职业是近现代西方造就政治人物的摇篮,要求逻辑性、完整性、严谨性、协 调性等专业水平和对法律的尊重与苛求精神,不过甘地却素以无法无天、知法犯 法而闻名。律师职业并没有给甘地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添彩,反而在批评者眼中是 一个攻击点。甘地的反其道而行之,明显有别于那个时代的大趋势。导致作为近 现代一系列落后国家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章节之一,印度的经历显得与众不同, 很难用常理来看待其中的前因后果和因素轻重。   印度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却缺少军事扩张的行为。印度人在历史中似乎从 来没有太大的领土野心,喜马拉雅山脉难以翻越,对西北面的中亚、东面的东南 亚也少有兴趣,对近在咫尺的印度半岛南部也缺乏有效统治。相反,印度经常遭 受外族侵占,而且成功率极高。从亚历山大到匈奴,再到穆斯林和英国,都非常 容易,这表明印度的军事实力一直很弱。不过军事力量弱,不等于主动放弃武力、 爱好和平。遇到天灾人祸、王朝更迭、教派冲突,印度人之间同样杀戮不断。   气候因素中的年平均温度过高,是印度人不善于军事战争的主要原因,导致 连妄图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都不愿深入,而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干脆直接撤兵。 天气炎热,人在室外活动能量损耗大,很难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试想战事未开, 准备阶段就已经大汗淋漓,还怎么奋勇拼杀?印度人面对英国殖民者,也曾多次 武装反抗,因实力差距过大,总是以失败告终。不能唤醒民众继续战斗,也就没 有人愿意做无谓的牺牲了。打不过又要争取权利,只能另寻它途。   种姓制度等级分明,管理严格。被统治者长期逆来顺受,在利益受到严重侵 犯的时候,武力反抗行不通,消极怠工还能做得到,并借此与统治者进行博弈。 这种非暴力抵抗的传统在印度由来已久。甘地的学说受到西方非暴力思想和无政 府主义的影响,但更主要还是源自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印度传统宗教之一 耆那教中的非暴力教义,因此甘地才有机会形成较为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学说。 另外,甘地还强调平等、牺牲、不占有、不记仇、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等各种美 德。经过东西融合,作为充满宗教思维的新学说,如果只是说说,也就是老古董 新包装。不过印度顽固的种姓制度却令甘地的学说继往开来,大有用武之地。   非暴力等于放弃武力抗争,看上去很有感染力,但在首先要靠武力说话的时 代,通过纯粹的非暴力手段希望取得成功是幼稚可笑的想法。如果全面梳理因果 关系,不难发现,甘地的成功不是非暴力,也不是不合作,而是主动寻衅滋事, 引发对手使用暴力,造成社会不稳定,增加对手的管理成本,同时将自身居于道 德高地,使对手遭受道德谴责。所以甘地学说的完整叙述应该是“非暴力不合作 总滋事”。甘地及其追随者对这种方式运用纯熟,众人蔑视法律,兴高采烈如过 节般主动排队等待入狱的场面千古少有,而殖民者焦头烂额的窘态表明这些行动 效果很好。   如果对手是德国或者日本侵略者,这套手法再纯熟也不会有效,估计在初始 阶段,甘地就会壮烈牺牲或者被永远关进大牢。非常幸运,甘地的对手是英国, 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惯以绅士形象示人,也是满嘴的仁义道德。20世纪上 半叶,一战、二战对欧洲人的心灵创伤极大,开始反思殖民统治的危害性,引发 殖民主义在全球退潮。其实道德因素还是次要原因,各地民族主义兴起后,反抗 加剧,造成经济利益减少、管理成本增加是殖民者对殖民地兴趣降低的最重要原 因。列强们被迫在各殖民地扩大当地人的自治权,且战且退。以英国为例,除加 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非等地区,英国移民定居立国外,其他多数殖民地 的英国人都呈撤离之势,其中印度是英国在亚非两大陆结束殖民统治的第一个国 家。18世纪的印度对于英国来说是个宝,到20世纪中叶却连鸡肋都不如。东印度 公司获取暴利的光辉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谁还愿意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酷暑闷热 之地。在与印度人的交手过程中,英国人不是军事失利,而是彻底厌倦了。在英 国人心目中,印度的地位下降可以与南非做对比。英国移民的后代深爱南非,不 惜与国际舆论为敌,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的地理、气候、钻石、黄金延 缓了道德力量的发挥,直到1994年非国大取得执政地位,白人才交权。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们喜欢强调印度人的奋斗,而忽视英国人的退缩, 以及强调甘地的英勇行为,而忽视他的滋事行为。可当年英国人却认为甘地是个 十足的伪君子——表面讲友谊、背后搞破坏,利用民众的愚昧、无知、牺牲到处 表演,为自己捞取道德资本。不过,随着岁月流逝,甘地的学说越来越符合西方 的口味,而其他暴力革命者并不会获得这样的赞扬。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多 数国家根本没有实践甘地学说的条件。如果依照行事,死得很难看也许有些夸张, 但是活得肯定很悲惨。甘地留给印度的遗产并不多,无尽的赞颂掩盖不了实际的 空洞。他号召印度人放弃英语、反对印度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对腐朽的种姓 制度几乎无所作为。当非暴力不合作的对象消失,其学说只能被束之高阁,继任 者尼赫鲁(1889~1964)带领国家进入正常轨道。后来印度扩张军力,买航母、 造原子弹,发展经济,建工厂、开发软件,如今已经成为新兴大国之一。而这些 成绩,都有违甘地的理想。   要说甘地没有继承者并不全面,二战后一些非洲国家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也使 用过非暴力方式。另外,至少有两位著名人士都声称受到甘地的影响,不过都不 在印度。他们分别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南非非国大领导人 纳尔逊·曼德拉。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至少在法律上梦想成真了;曼德拉 在监狱中的一针一线没能完全缝合南非黑人和白人的分歧,但至少黑人可以掌权 了。两位领袖能取得成功,非暴力很吸引眼球,不过合作才是关键,妥协也必不 可少,最终更要依法办事。这与甘地的学说及行动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印度独立了,巴基斯坦也就独立了。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1876~1948)是 印度穆斯林的领袖,原是一名成功的律师,也曾经留学英国,也曾是国大党领袖。 他主张与英国当局开展合作以实现民族独立,后因与甘地政见不合,退出国大党。 印度的穆斯林占少数,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潮中处于劣势,早有自治及独立的意 愿。印度教教徒对穆斯林基本采取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甘地对于调和两派矛盾, 除了一次次的绝食,别无良策。英国去意已决后,1947年6月《蒙巴顿方案》匆 忙出台,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治独立建国,英国结束殖民统治。随后两派疯狂 互相屠杀,死亡数十万之众。有很多人呼唤英国人再来殖民管理,但已无可能。 屠杀平息后,两国仿照希腊和土耳其的模式,进行人口互换,不过因种种原因, 进行得不彻底,留下了隐患。因地理分隔,巴基斯坦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后来东 巴基斯坦于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有观点将印巴矛盾的根源归于英国的《蒙巴 顿方案》。英国人是有责任,但是如果总强调英国人的阴谋,根本无助于解决问 题。因为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的千年恩怨才是主因,而甘地当年的所作所为实际 上助推了矛盾的激化,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南亚次大陆变 成了今天的模样。印度河与恒河依然流淌,同样是源自青藏高原,它们毕竟不同 于中国的黄河和长江。   甘地因为距今不远,生平被全景记录。他的一生多有瑕疵,二战期间反对抵 抗法西斯更是硬伤。甘地的言行只是符合印度的脚步,并不符合时代的节奏,获 得如此高的赞誉有些不合常理。不过以一般的标准来评价甘地,肯定不到位。因 为甘地真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一般的政治家或精英。他的称号是“圣雄”,即常 说的圣人。甘地是一位最接近历史中圣人的现代人,可能是工业文明时代唯一的 圣人,当然也只能在印度这样一个不易产生暴力革命者的落后农业国家及特殊的 时期出现。   印度不盛产战士,却盛产思想者。在印度衣食住行的成本比较低,闷热的天 气非常适合人们找一处清凉所在,静静地思考一些“大”问题。所以从古至今, 印度的思想者数量庞大,其中大多数人没有著书立说,不为人知。世界其他地区 很多思想者的神奇言行,在印度往往不值一提。即使今天去印度旅游,还可以经 常碰到一些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思想者。思想者多了会出思想家,思想家多了, 如果机缘巧合就会出圣人。   与那些被宗教、政治经年累月加工过的圣人略有不同,甘地没有经过修饰, 在很多人眼里,懵懵懂懂中就度过了一个浑然天成、几近完美的艺术人生。他奉 行素食主义、禁欲主义,对物质的要求降至最低,连多长几斤肉,增加体重都显 得多余。有了以上的点缀,再用语录式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执着做铺垫,甘地用 一颗一尘不染的心,实践非暴力的理想,并以悲剧告终。这样的人物如果都不称 圣,恐怕其他圣人都得被消除称号了。   作为农业社会的残留,圣人并不神秘,也无需崇拜。世人有幸与一位圣人生 活在一个时代,也有助于了解古代圣人是如何形成的。对甘地的赞扬,主要源于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内心深处对暴力的厌恶。甘地坚信自己的学说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真理,历史对此曾经不屑一顾。不过,估计人们会逐渐忘却甘地的一些不 合时宜的言行,选择性地记住他的优点。当人类彻底拒绝暴力时,映照在甘地身 上的光环还会被成倍放大。到那时印度民族独立的篇章可能已经转成甘地的简单 背景介绍,或者只是一个注脚了。   八十一、冷战,古希腊也有相似的局   从米克诺斯岛到提洛岛,坐船需约半小时。提洛岛的面积只有3.4平方公里, 非常狭小,和它的名气并不相称。进入景区,望着满眼的石头遗迹,我有些动力 不足。这几天全看石头,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总要寻找一些 新意。我漫无目的地闲逛,感觉索然无味,就连提洛岛的标志几座石狮雕像也难 以打动我。岛的东部有一座小山,高不足百米。拾阶而上,非常轻松,几个“之” 字型山道走过,来到山顶。放眼望去,海天一线,顿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句诗形容眼前的场景恰如其分,不 过却是最迷你版的。   提洛岛南北长、东西窄,小山位于东中部,港口和建筑遗迹集中在西部,地 理状况和中国的台湾岛有几分相似。现在岛上没有常驻人口,只有游客光顾,但 在古希腊时期,提洛岛却是爱琴海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一个独立的城邦小巨人。 它差不多居于爱琴海的中央,是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 重要的经济地位。爱琴海上岛屿星罗棋布,提洛岛也有近邻,而且面积都比它大。 古希腊人居然选中这个没有发展空间的弹丸之地,让它赚取超额利润,建造可与 德尔菲、奥林匹亚、科林斯相媲美的建筑群,包括剧场、运动场一个都不少。   爱琴海中的岛屿多为花岗岩山地,起伏不平,受制于技术水平,如果高于海 平面太多,就不方便开发利用。提洛岛除了位置居中的优点外,就是西部有一片 难得的平地,利于建造港口设施和日常居住。古希腊人穿行爱琴海,经过千挑万 选,综合平衡各种利弊,成就了提洛岛。不过这一切也很脆弱,1世纪罗马帝国 时期,外部情况改变,商业航线改道,提洛岛一蹶不振,转瞬间被废弃。中世纪 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始开发面积更大的米克诺斯岛,甚至把提洛岛上的建筑废 墟作为石材运走。人们不再留恋提洛岛,直到西方重新认识古希腊,它作为古迹 才受到关注。现在来参观,还要以度假胜地米克诺斯岛为中转站。   我正要下山,突然风力增强。北方海面上形成的一团白色雾气,向提洛岛飘 来,渐行渐近,不出几分钟,将全岛覆盖。我站在山顶,能见度不过几米。雾气 拂过面颊,虽然清爽宜人,但方位尽失后,也有一丝恐惧感,仿佛古希腊神话中 的海妖将要出现。迷雾中不便下山,找一空地坐下,禁不住千年往事,再上心头。   我最早知道提洛岛是因为提洛同盟。当初并不了解它的经济地位,只知道岛 上有一座存放着很多财宝的金库。这可不是天方夜谭般的虚幻,而是提洛同盟各 城邦聚集的真金白银。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期间,公元前478年在雅典领导下成 立的城邦军事联盟,总部设在提洛岛,目的是对抗波斯。雅典负责军事指挥,并 规定各城邦承担的士兵、船只和金钱份额。与波斯的战事缓和后,昔日的盟友、 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变成了提洛同盟的主要对手。此后,雅典的光环 逐渐消失,帝国本质尽显。前454年雅典决定将金库从提洛岛迁至雅典,不仅将 金库的资金经常挪作私用,还勒索摊派。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的黄金岁月, 但对很多其他城邦来说却是噩梦。雅典经常干涉各城邦的内政,强制推行雅典式 的民主制度,扶持亲雅典的政权,对不服从的城邦进行武力镇压。雅典多行不义, 同盟离心离德,在与斯巴达为争夺古希腊主导权展开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利, 提洛同盟被迫解散。不过,获胜的斯巴达也是半斤八两,对各城邦缺乏有效管理, 喜欢采取军事高压,同样不得人心。最终古希腊城邦如一盘散沙,先败于马其顿, 鸡飞蛋打后,再亡于罗马帝国。   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后的古希腊,很容易联想到世界现当代史,与之最为相 似的是冷战时期。两大军事同盟、外加不结盟国家和中立国构成了完整的政治格 局。   1945年5月8日,在欧洲战场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15日,在太平洋 战场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给人类带来空前浩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 取得反法西斯胜利之后,原来的西欧诸强纷纷落马,丧失了对世界走向的主导权。 大航海时代以来,欧洲中心论宣告结束,代之出现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 建立了世界新秩序。   这种新秩序随即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冷战,双方处于公开却有限制的对立 状态。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 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其实双方在1945年二战结束后已经开始暗中较劲。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 计划,提供援助给西欧国家;苏联则以莫洛托夫计划和经济互助委员会相抗衡, 帮助东欧国家。1948年第一次柏林危机中,双方公开对抗。此后1949年美国组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组建华沙条约组织应对。至此,从经济到军事, 两大集团组建完成,冷战走向深化。   从1989年开始,东欧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1990年两德统一,1991年7月华 约解散,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能取得冷战胜利,是 赢在综合实力上。苏联集团由于安全问题在内外两个方面都有危险,经济军事实 力也逊于对手,所以长期处于守势,柏林墙就是弱势的标志。整个过程中,只有 美国陷于越战泥潭和石油危机的时段,苏联攻势较猛。结果一着不慎、头脑发热, 把自己陷进了阿富汗,实力锐减,多年积累的各种弊端集体爆发。最终苏联无力 支撑整个体系的运作,导致满盘皆输。   形成两个集团进行对抗,在世界历史,尤其是欧洲历史中并不少见。冷战与 以往相比,显得非常独特,尤其是两个超级大国拥有绝对主导权的现象比较少见。 尽管欧洲是主战场,但场面最平静,其他地区反而经常战火不断。很多较量是在 正面战场以外进行的,包括经济援助、军备竞赛、航天科技、运动赛场、小说电 影等等几乎全部社会内容。双方的战略目的还是要消灭对方,战术上采取全方位 的消耗战,宛如武侠小说中的两大高手比拼内力,同时恶语相加。场面虽不好看, 但至少避免了出现缺胳膊断腿、面部破相的血腥结局。美苏两国小心翼翼地避免 直接军事冲突,有时实在躲不过,也要暗中操作或者冒名顶替。两个主角不在战 场上厮杀,而更热衷于在谈判桌前吵架,既不直接诉诸武力,又相互遏制,这是 罕见的怪现象。其实说怪也不怪,能够“冷”酷到底,而不“热”血沸腾,是因 为“核”恐怖。   核武器的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中,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是一件大事。核武器 杀人灭神,无所不能。任你资源地理独特、经济商业发达、政治法律昌明、文化 艺术繁荣、人民尚武好斗、不喜尘世纷争,在核武器面前可以通通归零。它的出 现颠覆了战争史,顺带影响到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多方面,以往的历史规律和法 则很多都失灵了。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日本成为试验品后,至少到目前为止, 人类依然保持理性。核武器在定海神针和定时炸弹之间摇摆,提醒着人们爆发核 战争的严重后果。动用核武器可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是简单的双输, 而是重度双残乃至双亡及全部灭亡。正是因为核恐怖导致出现了“核和平”的局 面,人们好像比以往更加爱好和平了。   从战争艺术的角度看,冷战很无趣,甚至很无聊,除了间谍战少有亮点,因 为最后就是打不起来。平淡中增加紧张气氛的方法是描述有多少次核战争即将爆 发,世界处于毁灭的边缘,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被制止,把人类又挽救回来。这种 故事类型有警示作用,不过与事实相去甚远。美苏都是掌握生杀大权,彼此捏着 对方命门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很难把自己推入军事绝境——在只有一线生机时, 才被动地考虑妥协和让步——而是必须要给自己及对方留出很大的缓冲空间。政 治毕竟不是小说,两大集团虽然全面对抗,但并没有完全停止在一些方面的交流 与合作。美苏两国有健全的沟通渠道,美国的知苏派和苏联的知美派一直发挥着 重要作用。为避免发生严重误判,所有的博弈都不触及战争底线。哪怕是苏联最 后选择失败、国家解体,也没有选择战争。冷战环境下,一个战争狂人在美苏双 方的体制中,都不会坐上最高领导人的位置,甚至不会进入决策层。   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冷战相似并不是表现在常说的战场上,而是战争的过程和 参战的角色,为抵抗波斯和法西斯,都曾经形成过两个军事同盟。如果从社会制 度的视角观察,将提洛同盟与北约、伯罗奔尼撒同盟与华约做延续性的对比,还 可以发现更高的相似度,不过最大的差别是最后的胜负。如果从军事胜利的视角 观察,反而将提洛同盟与华约、伯罗奔尼撒同盟与北约做延续性对比,更符合历 史的进程。但是这样对比,好像不符合很多人的历史好恶和审美情趣。世人对于 美国的胜利少有异议,对于雅典的失败则多发叹息。不过历史事实很难违背,古 希腊之后民主隐身蛰伏,冷战之后极权失道寡助,皆是如此。   再由此及彼,冷战结束也只是阶段性的结果,接下来不管是谁,倒行逆施同 样会遭到失败。美国的巨大历史贡献毋庸置疑。它的成功中包含了诸多代表社会 发展的优秀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但是人无完人、国无完国。肯定秦朝 的统一,不是认可其暴政;肯定雅典的民主,不是认可其称霸;肯定美国的优点, 也不必否认它的缺点。   不能说是冷战之后美国变得蛮横了,其实它的很多言行长期如此,与英法德 日苏一样。而击败苏联成为世界霸主后,美国只会变本加厉。只有当光环褪去, 才能看清冷战的另一个层面。美苏两国无论姓“资”还是姓“社”,都是大搞军 事扩张的帝国,借正义之名、行霸权之实,与雅典和斯巴达并无差别,与之前的 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和法国争霸也无差别。用地缘政治梳理欧洲的进程,可以 说,产生与美国对抗的集团是不可避免的,是有历史脉络可循的。如果没有苏联, 德国就会充当苏联的角色;没有德国,还有法国;没有法国,还有英国。所以从 表面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和冷战都是因社会制度不同、造成对立、引发战争,但 其本质都是两个利益集团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才导致冲突。   把美国描绘成或想象成完美国家,是冷战后美国享有的殊荣。世人喜欢强调, 如果没有美国,苏联将如何如何把人类带入黑暗,并为美国拯救了人类而感到庆 幸。当世人认定苏联天生邪恶、已经盖棺定论的时候,当世人畅想在美国的领导 下、将把世界带向光明的时候,发现梦想似乎离现实越来越远了。苏联式的“邪 恶”不会因反对者的痛恨而消失殆尽,美国式的“正义”也不会因支持者的赞美 而横行无忌。更重要的是美国已经不再是那个美国了,因为消灭“魔鬼”后,胜 利者总会非常自觉地被魔鬼附体。如同雅典、斯巴达、苏联都很难成为好领导一 样,时间一长,美国也越来越不靠谱。斯巴达的胜利没有把古希腊再推向高峰, 可以找出各种理由;问题是美国这个“完美国家”,实力超强、满腔热情,怎么 也不行呢?   美国享受了一段自认为在单极世界中当老大的美好时光,结果发现很多方面 事与愿违。老大不好当,是因为实力还不够大,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现状并不支持 长期存在单极世界。每个当老大的国家都自认为可以摆平所有问题,希望天下太 平的同时唯我独尊。不过矛盾就在此处,如果是一片清平世界,大家都富强了, 老大也就该消失了。而美国还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国家,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国家,一个一心一意为全世界服务的国家。为了保持老大的地位,它必然要搞些 专制,利用霸权、行使特权,为自己获取超额利益,同时损害他国利益,让世界 不太平。类似的历史故事数不胜数,这就像某个明君做出某些成绩后,就会在民 众的期盼中,开始倡为公之名、行为私之实。   历史中强大的帝国都曾在各自的区域内形成过单极格局,例如古代中国的很 多大王朝。不过无论是谁,长期的经济、军事、政治强势都难以维持,更何况覆 盖七大洲、四大洋的单极世界。这不仅有技术的局限,还有人们对自由的渴望、 会反对因单极而形成的专制。不管人们的好恶、不管自诩的正义、不管个体多么 优秀具有历史进步性,总之真正的单极世界难以维持,多极世界更符合全球未来 的现实,而各方的合作也会逐渐多于对抗。在构建多极世界、挑选角色的过程中, 历史选择了美国,也选择过苏联,苏联没有了,还有俄罗斯,将来还会选择中国 和印度,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提洛岛上的浓雾终于散去了,景色恢复清晰,映入眼帘的还是那一片曾经辉 煌的废墟。   八十二、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历史规律   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纪念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 盛大的阅兵和群众游行。匆忙间一个甲子已过,过程跌宕起伏,场景波澜壮阔。 众多老者泪流满面,感慨世事艰难,成就来之不易;也有很多人少年不识愁滋味, 不以为然,为赋新词强说愁。   60年前,毛泽东(1893~1976)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今天的 老者就是当初的少年,对新中国的憧憬五花八门。当时,他们和所有的长辈都有 一个共识,就是国家将实现统一、消除内战。这个自清末近百年来,几代中国人 都期盼但又不敢奢望的目标,终于在1949年接近成为现实。   国共内战在中国是显学,跨度从1927年到1949年,也可以延续到1958年的金 门炮战。基于传统和现实,希望两个都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以党代国的政党, 在乱世进行有效合作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没有中间道路可言。国共的两党制如 同项羽和刘邦不可能组建楚汉联合王朝一样,只是部分人的一厢情愿。全方位的 比拼是对两党实力的综合考验,在战场上决出胜负是必然结果,军事优势是决定 性因素。   国民党的武装斗争始于辛亥革命前后。北洋政府时期,中国实际处于分裂状 态,各路军阀皆自行其是。国民党也是其中一支,最得势的时候,政令不出两广, 力量不强,内部也不团结。1922年陈炯明驱逐孙中山,迫使“中国的华盛顿”逃 亡,国民党的窘境可见一斑。孙中山晚年改革国民党,加强军事力量的培养,去 世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政策发挥出效力。1926年蒋介石(1887~1975) 率领以黄埔军校为班底的嫡系军队进行北伐,势如破竹。此后宁汉合流、中原大 战、东北易帜,至1930年底,国民党基本实现了中国统一,转头开始对付新兴的 共产党军队。   国民党的统一成绩看上去不错,但与其说是打出来的,不如说是各方妥协后 拼凑出来的。先是一个优秀的军阀战胜了几个拙劣的军阀,然后是一个大军阀笼 络了一批小军阀,连拜把子都是手段之一,统一的效果自然很差。地方武装是大 一统的大忌,蒋介石一直在做各种努力,但始终无法消除或直接控制,地方自治、 派系林立的局面最终也没有改变。作为军阀之一,蒋介石要仰仗嫡系,照顾黄埔 系、浙江人、中央军,也加重了各方的矛盾。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泛滥的局面源自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原有的八 旗和绿营军队无力应对,被迫允许建立地方武装,如曾国藩的湘军;同时下放财 政权利,如厘金制的创立。这些临时措施必然导致要让渡一定的政治权利,结果 一发不可收拾。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新军、北洋政府各路军阀的私人武装一 路沿袭,国民党也难脱窠臼。当时的乱世中国,兵乱是罪魁祸首。在中国消灭兵 乱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战争,赢者通吃,这就要求出现一支战斗力超强的军队。但 是国民党的军事能力始终不足,虽经抗日战争,多少中华大好男儿捐躯沙场,水 平也不见提高;而且美国参战后,为保存实力,等靠要的心态弥漫。党政军腐化 问题滋生泛滥,内战重开时国民党军队已是外强中干,后来经济崩溃,战斗力更 是一泻千里。   国民党的失败就是共产党的胜利。共产党的军队诞生以后,非常注意团结, 一直在做内部统一的努力,重视统一思想和统一指挥,用军事制度的优势弥补了 很多技术装备的劣势。好军队的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从1927年 南昌起义开始,共产党军队几起几落,越打越强,历经十年内战、八年抗战,泥 腿子们炼成了正规军。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除了共产党自己,几乎所有旁观者 都看好国民党,甚至包括给共产党提供援助的苏联。到三大战役结束,大局已定, 很多人都视为军事奇迹。而在随后的朝鲜战争中,当志愿军与装备先进的美军对 垒时,再回过头与国民党军队比较,就会清楚差距有多么大。   国共两党是中国大变局中应运而生的政党。国民党早期深受日本社团影响, 后来也学习德国、美国,表面看到处拜师,但本质上和共产党一样,都是学习苏 联,实行党政军一体化。例如核心领导人创建革命理论,保持集权的垂直管理体 系,对广大民众进行思想教育,建立属于本党的武装军队等等。国共两党能够先 后脱颖而出,各有独到之处。不过在工业化水平很低的中国,国民党的雄心壮志 有点水土不服,拉拢财团和大地主,依靠外援,中外结合的结果是邯郸学步。而 共产党本土色彩更浓,带有农民起义的影子,强调官、兵、民平等,以惠及农民 的土地改革为坚强后盾,显得如鱼得水。   共产党的胜利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因为统一的中国至少可 以做到贫而不弱,不容小觑,是一支能影响世界格局的力量。而分裂的中国,一 定是分裂越久、后患越多,即使简化到南北对峙,也是国人的噩梦,还会受人操 控,造成地区混乱。   对于中国统一的理解,如果用硬套地图,很难用统一来描述历史中的大部分 时期,因为总有一些地方或少数民族政权存在,也不会得出中国历史统一多于分 裂的结论,统一的概念就会失去意义。抛开政治版图,中国统一的概念应该首先 偏向于汉文化区的统一,即只要在汉文化区形成拥有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央集权, 控制绝大部分农耕地域,就可以视为统一。从秦至今,汉文化区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清末又扩展至东北地区。尽管现在海 峡两岸仍实际处于分裂状态,不过用上述的统一概念来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认 为共产党政权实现了统一,并不为过。而众多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在版图中的变 化,是国家实力在政治现实中的体现,对它们在历史中统一和分裂的认识判断不 能完全依照汉文化区的标准。但是,现在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最根本的国家利 益,不容动摇。   二战后面临统一问题的国家不只是中国,同期进行的还有希腊内战,时间也 是1946~1949。结果与中国相反,希腊共产党失败了。   战时的欧洲,很多国家都同时出现过亲西方武装和亲苏联的共产党武装。罗 斯福和斯大林对战后势力划分达成协议,西方不支持东欧的亲西方武装,苏联不 支持西欧的共产党武装。要不是美苏坐镇,欧洲很多国家还会打一阵内战,但希 腊是个例外。   希腊在二战末期,也产生了政府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两支武装。南部临海的政 府受英国支持,北部山区的共产党受邻居南斯拉夫支持。可能是因为与美苏隔了 一道手,所以战后双方没有谈拢,美苏任其发展,暗中较劲。英国战后百业萧条, 自顾不暇,后来美国接手直接支持希腊政府。南斯拉夫能力有限,要靠苏联间接 向希腊共产党输血。1948年,铁托与斯大林意见不合,退出社会主义阵营,放弃 对希共支持。1949年秋,希共军队失败,残部退至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希腊 获得统一。   性质相似的还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日本战败后,朝鲜以北纬38度线南北 分治,1950年6月战争爆发后,北朝鲜军队大举南下,国家统一在望。美国组织 联合国军反击,仁川登陆,朝鲜局势逆转。随即中国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在苏联 军事援助下,双方平局收场。1953年签订停战协定,恢复战前状态。   越南战争耗时最长,满打满算打了三十年(1945~1975)。越南原是法属殖 民地,二战中被日本占领。战后法国想恢复统治,遭到越南共产党武装的抵抗。 1954年奠边府战役结束后,根据日内瓦会议决定,以北纬17度线南北分治。北越 共产党得到中国和苏联的支持,法国无力支持亲西方的南越政权,美国再次出手 相助。中国虽没有像朝鲜战争那样大规模派兵,但依然卷入很深。美国则深陷泥 潭,做了一场噩梦。北越英勇作战,1975年取得彻底胜利,统一全境。   中国出手帮助两个邻国的共产党政权,除了政治因素,更有传统因素。朝鲜 和越南的北部都与中国接壤,同属于汉文化圈,与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相同、语 言相通,造成三国的历史渊源颇深。汉朝曾在两地设乐浪郡、交趾郡和九真郡。 唐朝曾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在河内设安南都护府。两国长期是中国的属国,维 持朝贡关系。所以两地一有事端,中国也经常出兵干预。至于定性为扩张、平叛, 还是侵略、镇压,现在都是主权国家,只能各自表述。不过周边之乱,如果影响 到自身安全,就是中国出兵的底线和理由。明朝出兵越南帮助平定内乱,出兵朝 鲜共抗日本,在当时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清末国力已衰,还为越南和朝鲜同法 国和日本分别打过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国民党执政时期也是极力支持两国的民 族独立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千年传统和东西方敌对现实混合发挥作用,更出于 自身安全的考虑,虽然面对百废待兴的残局,但是两场战争均无法回避。   中国、希腊、朝鲜、越南四国的内战中,无一例外,共产党都以本国的北方 为主要势力范围。究其原因,近代列强皆从南方海上来,工业萌芽、资本主义率 先在南方发展,而北方的普通民众很少受益,由此形成南北差异。共产主义主张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者的概念对众多的贫苦农民极有号召力,因此 共产党更容易在北方发展壮大。   四国内战,共产党二胜、一平、一负,其中越南是完胜,中国留下一个台湾 问题。看上去北方的胜率更高,只是战例太少,似乎不足为凭,尤其是三个小国 的胜负更易受外力影响。不过四国内战的结果,尤其是影响最大的中国,还是能 够反映出一些历史的规律。如果将视野扩大,抛开政治立场的约束,进行南北对 比,会发现一个现象。以中国历史为例,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北方政权的军事 实力长期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早期还不明显,从商周到秦汉,再到唐宋,逐渐呈 现出西战胜东、西北战胜东南、北战胜南的演化。随着疆域扩大,重心东移,黄 河流域(包括北方外族)对长江流域的军事优势愈发显著,很少出现从南方起兵 能够统一中国的王朝。   当然规律不是定律,普遍不代表全部,从南向北获胜的例子也有。汉唐强盛 时期都组织过北伐,也取得过胜利,不过非常困难,只因家底厚,尚可维持。明 朝取代元朝是少见的南胜北,一个原因是蒙古人与汉人融合失败,主动退回漠北。 朱元璋驱元费力不多,之前与陈友谅、张士诚的对决才是真正的血战,是北胜南。 朱棣从北京起兵,发动靖难之变,夺南京朱允炆的皇位,还是北胜南。清横扫李 自成和南明,袁世凯力压孙中山,也是北胜南。国民党北伐胜利是又一个特例, 但特例往往脆弱,破绽百出,无可奈何花落去,规律则似曾相识燕归来,最后是 北方共产党取得胜利。如果当初共产党固守湘赣鄂豫皖,在战略上会非常危险, 而从逃跑之路到胜利之路的长征则是神来之笔,实现了对国民政府统治中心的地 理方位转换,由南到北,最终完成了军事上的大逆转。   以欧亚大陆为主的北半球其他地区也有相似的规律。军事强国通常向东、西、 南扩张较易,可以到达高山、大海等地理极限,向北则较难。另外,早期强国的 位置越偏南,后来的军事劣势会越大。而当北方出现军事强国,通常都能横扫南 方,例如早期的马其顿对希腊城邦、罗马对迦太基。最显著的例子是蒙古高原的 游牧民族,如履平地,一批一批向中国和中亚进发,其中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堪 称极致。欧洲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北方兴起后,南方就少有胜绩。至工业文明 时代同样如此,如美国的南北战争、普鲁士对德国的统一。德国变强后欺负法国 比较轻松,俄罗斯则是难以被攻克的堡垒,令西欧至今都颤抖。总之,北方军事 占优在北半球是常见的现象。   军事实力具有“一招鲜吃遍天”的特性,即使某国在社会其他方面都领先, 但只要军事实力处于下风,一旦战争开始,如果各种领先的优势不能迅速转化成 军事优势,那么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农业文明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 实力经常不匹配。北方取胜南方成为常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差别。   人类从冷到热的耐受力要比从热到冷强,历史中冻死的人比热死的人要多得 多。因此相对而言,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北方人更愿意去南方,南方人则不愿 意去北方,这种“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的生理反应对军事强弱具有重要作 用。在农业文明的军事战争中,低温往往只影响到单独战役或一场战争的结果, 有无数生动的战例可以佐证;而高温则会造成军事制度落后,运作效率低下。北 方人在严寒中四处奔走、争夺资源,南方人在闷热中减少活动、保存实力,都是 在各自环境下为提高生存效率的合理选择,但却导致了战斗力强弱分明。不仅是 气温,海拔的差别对战争也有长期影响。海拔除了也能产生一定的气温差别外, 主要是势能差别。从高向低进攻的军队,借机势能转化成动能,顺坡而下、事半 功倍;而从低向高进攻则要通过做功,用动能克服势能,逆水行舟、事倍功半。 另外地势高通常还会形成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优势。不过气温和海拔形成的军 事优势也有限度,不能脱离资源和人口及生产和技术的基础,因为太冷、太高都 会限制社会发展。例如生活在北极圈和青藏高原的人群就不可能形成长期的军事 优势。另外某些岛国因空间狭小,北方民族生产力不足也难有作为,例如英国的 苏格兰人、日本的虾夷人。   气温的差别取决于纬度和海拔,海拔的差别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世界各地区 的气温和海拔差异,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也可以叠加,有时又相互制衡,北半 球北方的军事优势是平衡后的结果。北方拥有军事优势的同时,南方经常拥有经 济优势。北对南进攻,南对北同化,总要先用诗词歌赋怅惋旧朝的灭亡,再用和 风细雨消磨新朝的杀气。当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有敌自北方来的一幕又要再次 上演。但这种军事优势在农业文明时期的作用比较突出,工业文明兴起后,可以 用新技术克服气温和海拔的部分影响。而自从有了核武器坐镇天下,威慑全球, 传统上北方的军事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   八十三、一条铁路引走外蒙古   北半球2009年末开始的冬天有些寒冷和漫长。中国北方暴雪不断,雪灾频发。 内蒙古大青山以北地区,牧民的冬储饲料纷纷告急,牛羊饿得掉膘。近几年内蒙 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神速,政府大力驰援,将部分牧民和牛羊采用机械化运输移 至山南过冬。蒙古国情况更差,不过人们经验丰富,还能够应对。但是蒙古境内 的一些野狼被冻得难以忍受,饥寒交迫之下纷纷越过国境线,奔向中国的内蒙古 和新疆。对于它们而言,这些地方也许食物会多一些,气温也高一些。与汉文化 对狼多有贬义不同,狼是蒙古族崇拜的偶像、英雄的化身,传说中成吉思汗就是 苍狼的后代。这种文化差异源于游牧和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差异。   大青山属于阴山山脉。阴山、大兴安岭、阿尔泰山与俄罗斯的萨彦岭、雅布 洛诺夫山形成环状,中间约260万平方公里的高地是蒙古高原。高原偏南的地区 有几片沙漠,汉朝时以此为界,将蒙古高原分为漠北和漠南,漠南后来也包括阴 山以南的部分地区。清朝时称作外蒙古和内蒙古,就是今天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 自治区的大致区域。   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太平洋的夏季季风吹袭不到,不能带来有效降雨,但却 受冬季季风的猛烈侵扰,天寒地冻,不适宜农耕,只适宜游牧。遇到水草不丰、 过于寒冷的时期,游牧民族只能南侵,靠掠夺以求生存;在人口和资源匹配的时 期,与汉文化地区相处比较融洽。汉人向北移民戍边有困难,多靠经商互市及各 种政治运作维持彼此的关系。   北方历来是中国的外部大患,从匈奴到满族,汉人苦多甜少。其中又以蒙古 高原来敌为甚,汉人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防守,由此也形成了人工和天然两道屏 障。一道是长城,基本按照游牧和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分界线修建。另一道是漠 北和漠南的分界线,汉文化对漠南地区施加影响,在漠北与长城间形成缓冲区。 由于无法建立有效的军事防御,所以这道防线非常脆弱。如果反过来看,这道天 然屏障其实对于保护漠北地区,摆脱汉人追击、防止汉人北伐的作用更大。   汉人通常只能用兵至漠南,对漠北很难形成有效统治。汉唐强盛时也只是设 为羁縻地区。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曾率兵征讨漠北匈奴,到达乌兰巴托附近, 获胜而归。唐朝依靠强大实力,臣服四方,曾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宋明两朝 无论漠北、漠南,均未划入版图。元清两朝都是北方外族入主中原,蒙古高原是 元人的老家,而满族和蒙古族好得像一家人。两朝依靠当地王公贵族、活佛僧侣, 对外蒙古(清称为乌里雅苏台)的统治比较有效。   清末民初,天下大乱。由于辛亥革命的首要目标是推翻满清,所以高举民族 主义大旗的同时,把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也给得罪了。虽然后来又强调五族共和, 但是已经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其实历史上每次汉文化地区式微,边疆必有脱离趋 势,此次也不例外,与采取何种政策关系不大。当时外蒙、新疆、西藏内部都出 现了统分两股势力,游移不定中展开争吵、妥协、对抗,不过只要有独立的机会 都会试一试。外蒙古得到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把它带出了 中国版图。   沙俄一直有挑动外蒙独立的小动作,利用本国的蒙古族进行渗透,意图实施 先独立后吞并的策略,这与唆使奥斯曼帝国北部的民族独立是同一个套路。辛亥 革命后,中国处于内乱之中,无暇北顾。1911年底,蒙古王公在沙俄的支持下, 立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1870~1924)为“大蒙古国”皇帝,宣布脱离中国独立。 沙俄加紧向蒙古渗透,同时胁迫中国承认外蒙独立。1913年,袁世凯政府与俄国 经过艰苦谈判,被迫允许外蒙自治。经过协调,1915年外蒙宣布放弃独立,名义 上仍属中国领土,这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十月革命爆发后,红军和白军打 内战,外蒙失去俄国外援。1919年11月,北洋政府皖系军阀徐世昌、段祺瑞乘机 出兵外蒙,软禁哲布尊丹巴,否认此前的中俄声明,外蒙宣布放弃自治。1920年 7月,皖系被直系军阀吴佩孚击败,驻外蒙边防军大部分撤回,余部驻守库伦和 买卖城。中国军队遭到外蒙多方的反对,传统的宗教势力邀请白俄军队助战。 1921年2月,白军击退驻守库伦的中国军队,帮助哲布尊丹巴复位。同期,曾在 苏联学习的苏赫·巴托尔、乔巴山等人,在苏联的扶植下成立蒙古人民党和临时 政府,并邀请红军入蒙作战。1921年3月,苏蒙联军攻占中国军队驻守的买卖城, 中国从此丧失在外蒙古的军事存在。同年7月人民党在红军帮助下消灭白军,夺 取政权,为平衡各派势力,暂时成立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君主立宪制政府。1924 年3月,活佛突然圆寂,人民党宣布不再寻找转世灵童,同年11月宣布取消君主 政体,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由于苏军长期驻扎,蒙古也成为苏联的第一个卫星 国,第二个共产党国家。   如果一视同仁地看待19至20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段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包 括中国自己,那么对于外蒙独立不必有太多的异议。但因为是从中国分裂出去的, 与大一统的传统相悖,所以在国内长期有争议。国民党政府起初不承认蒙古独立, 二战末期为换取苏联出兵东北打击日本,态度开始软化,在签订的《中苏友好同 盟条约》中表示遵从蒙古人民的意愿。随后苏联操纵蒙古,搞了一次百分之百同 意独立的全民公投,在形式上走了一个过场,也算是给中国及美英一个交代。 1946年1月,国民政府正式承认蒙古独立,并与之建交。国民党败走台湾后, 1953年以苏联违反条约为由,又宣布不承认蒙古独立,将其重新划入台湾版的中 国地图。1955年台湾当局在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行使否决权,否决 蒙古加入联合国的提案;1961年迫于美国压力,对新提案没有参加投票,蒙古顺 利进入联合国。中国共产党创立时,蒙古已经独立;共产党掌权时,蒙古独立已 久。新中国成立后,中蒙迅速建交,有过一段共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美好时光。 中苏交恶,蒙古跟随苏联。苏联解体后,蒙古与中国的关系开始改善。蒙古是被 中俄包夹的内陆国家,现在人口才二百多万,不管历史关系如何,未来发展还是 要多倚靠中俄两国。   中国近现代的一大地缘劣势是离日俄太近,实力不足时,很难与之对抗。苏 联决意支持蒙古独立,除了大国扩张,当初另有一个附带的目标:不是防中,而 是防日。与两国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战略思路相同,依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如果 苏联不出手控制蒙古,等到日本得逞后,苏联将更加被动,搞不好还会重蹈日俄 战争的覆辙。果不其然,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向南虎视华北, 向西图谋内蒙。1933年7月在日本操纵下,效仿满洲国,鼓动内蒙古的一些旗王 策划成立蒙疆国,意为收复蒙古固有疆土。最后在1939年定名为蒙疆联合自治政 府,首脑是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简称“德王”,定都张家口。虽然蒙疆伪政权 声称建国是出于蒙古民族主义,但实际辖区内80%人口是汉族。   二战前苏日对峙,不缺少试探对方军事实力的机会。苏联因西线压力更大, 在东线较为谨慎,反而日本比较嚣张,经常主动出击。1939年双方终于在蒙古诺 门坎地区(紧邻今内蒙古海拉尔)哈拉哈河附近展开一场大战,苏军指挥官就是 后来在二战中表现卓越的朱可夫(1896-1974)。但是苏日双方并没有正式宣战, 名义上是蒙古国和满洲国在交战。苏军获胜后,日军放弃了反攻,双方签订停战 协定,重新回到对峙状态。这场战役的胜利为遏制日本西进,避免苏联两线作战 起过积极作用,也是苏联支持蒙古独立的回报。   随着时间推移,中苏交恶后,蒙古成为威胁中国的前沿。苏联陈兵蒙古,中 国派兵对抗的同时,大搞三线建设,堆人造山、挖防空洞,忙得苦不堪言。不过 香饽饽也可以转换成包袱,苏联后期,中苏激烈对抗已无意义,蒙古变成负担, 也是压垮苏联的其中一根稻草。   从民国初年起,东北、蒙古、新疆、西藏,满蒙维藏都搞过独立,个中原因 过程很复杂。最终只有蒙古获得成功,强大的苏联搞扩张是重要的外因,蒙古的 汉人数量过少是重要的内因。历史中少有农耕地区向游牧地区大量移民的情况发 生,外蒙古不能农耕、无法屯军,汉人也就缺少了向苦寒之地蒙古高原扩张的动 力。即使是明末至民国长达几百年的走西口人口迁徙,也多是定居在内蒙古。到 外蒙古的汉人主要是以商人为中心形成的群体,总量很少,其中以晋商居多。他 们只图生意发财,很难落地生根。再加上蒙满两族对汉人的长期防范,所以在外 蒙古没能形成一股以汉人为主的政治势力。由于外蒙古与汉文化地区联系不紧密, 又缺少牵制的力量,所以当外力强大时,极易脱离。自从苏联红军进驻蒙古之后, 中国所有的争论都是于事无补的口水仗,除了来回画地图,并无实事可做。   苏联能影响及控制蒙古,一个重要的技术因素是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这条 迄今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全长九千 多公里,1891年始建,1904年通车,1916年完成全部收尾工程。西伯利亚铁路改 变了该地区的地缘格局,外蒙的形势因此发生了逆转。蒙古经济长期严重依赖中 国汉文化地区,虽然双方上千年打打和和,但始终不离不弃,就是因为有经济这 条纽带,不过一条铁路颠覆了一切。西伯利亚铁路中段离蒙古北部较近,其中有 一站叫乌兰乌德,离蒙古边境200多公里,距乌兰巴托不足600公里。铁路通车后, 运来许多新物资和新思想,为蒙古打开了通向欧洲的窗口。出现在俄罗斯各地的 蒙古人逐渐增多,贵族、僧侣、商人、学生,其中也有后来的蒙古共产党(人民 革命党)人。蒙古和中国内陆之间故道依旧,北京却已变得异常遥远,皇帝和大 总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严。沙皇栽树,苏联乘凉,一条铁路仿佛增加了苏联的 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将外蒙引走。   铁路交通是早期工业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现在还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 平的重要指标。与海运、航空的点对点相比,铁路对沿途的吸附作用和控制能力 更为突出,也比公路更加稳定。中国的铁路发展过程非常坎坷,几乎就是国家命 运的缩影。洋务运动中,铁路先由洋人建设。国人对新事物非常排斥,认识到重 要性之后,观念才有转变。1909年在工程师詹天佑的领导下,第一条由中国人设 计并建设的京张铁路通车。此后,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困难不在于技术,而是因 为战乱频繁和政权更迭,导致投资方的混乱及对路权的争夺,只能又建又毁,走 走停停。例如1911年在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各方为路权争得不可开交,间接还 促成了武昌起义的爆发,但直至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前,巴蜀大地寸轨未铺。孙 中山从美日归来,深知基础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曾于1920年写成《建国方略》 一书,阐述自己的建国构想,其中畅言修建铁路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不过到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可用铁路仅二万公里左右,相当于两条西伯利亚铁路。及至 今日,孙中山的梦想都还未实现,不过已经指日可待了。   面对未来,地图开疆已无意义。国人能把规划图上的构想变成现实,最体现 实力和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保障陆权,中国多修几条铁路通向四面八方,也 许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八十四、天山南北和新疆东西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严重的打砸抢烧杀恐怖暴力骚乱,全国震 惊。新疆问题再一次摆在世人面前。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达1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六分 之一,边境线五千多公里,占四分之一。新疆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地形特点简述 为“三山夹两盆”,由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39~1888)首先提出。三 山从北到南是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两盆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 的中心区是沙漠。新疆西部是帕米尔高原,与中亚其他地区形成天然屏障,靠几 条孔道相通,东部天山和阿尔金山收拢于河西走廊,与内地相连。新疆地处中亚 东部,属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影响。因高山众多,雪水充足,部分地区的灌溉 农业和畜牧业发达,但与中国东南部受季风影响形成的农业区有所不同。众多绿 洲点缀在沙漠、戈壁之中,还有许多水草丰美的牧场,各族人民在此繁衍生息。   新疆是个好地方,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也是中国最复杂、最难描述的地方。 新疆与蒙古、青藏差异很大,因为它在历史中长期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在习惯统一的中国始终显得有些另类,也造成汉文化区对新疆很难形成清晰的认 识和明确的定位。   欧亚大陆东西漫长,西亚、中亚幅员广阔,历经演变后以伊斯兰文化为主。 东亚中国、南亚印度、西方欧洲、北方俄罗斯、蒙古各种文化分散四周,与之相 邻相交。因此在西亚西部和中亚东部形成了两处多文化交汇点,仿佛椭圆的两个 焦点。两个焦点之间就是亚欧大陆丝绸之路中的一段。相比于西亚伊斯坦布尔、 大马士革、巴格达的热闹景象,中亚显得有些寂寥。主因是西亚被地中海和印度 洋包围,中亚地区则换成了西伯利亚和青藏高原,地理气候条件相对恶劣,不能 承载更多人口。人少是非就少,不过是非少不等于没有问题,民族矛盾、宗教冲 突持续上演,是西亚景象的简化版本。与西亚以两河流域为中心相似,中亚也有 一个两河流域:阿姆河和锡尔河,中国古称乌浒河和药杀水,孕育过布哈拉、撒 马尔罕等历史名城。新疆位于该区域的东部,各种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 积累形成的。新疆依天山南北分南疆和北疆,自然条件不同,经济水平北高南低。 北疆与内地联系相对紧密,南疆的中心是疏勒(今喀什),在中国的最西端,易 受外部影响,所以乱局多从南疆开始。如今新疆问题虽为中国内政,却具有非同 一般的历史因素和国际背景,决不像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的故事那么简单。   现在的新疆是古代西域的一部分,众多民族南来北往。其中一支回纥人历经 各种起承转合,演变为今天的维吾尔(也曾写为“畏兀儿”)族,是新疆地区的 主要民族。该民族早期曾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佛教,后来逐渐 转为伊斯兰教,在生产方面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农耕比重超过游牧,在地区内保 持强势。   汉唐两朝国力强盛,势力覆盖西域,众多名将都曾留下很多传奇经历。以怛 罗斯之战失利为标志,汉文化出现萎缩。宋明两朝势力不达西域,中间的元朝时 期,因蒙古西征,西域及中亚地区被伊斯兰化和突厥化。清朝康乾盛世,雄霸东 亚。乾隆年间,圣裔(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很多真假不可考)大小和卓作乱, 大将兆惠出兵平叛,西域重归中国版图。1757年,乾隆皇帝把这片土地命名为 “新疆”,取“故土新归”之意。新疆迎来了百余年的稳定期,期间汉族大量移 入。   清朝对新疆的控制力为历代最强,超过汉唐。一是因为清朝是地区强国,二 是因为丝绸之路衰落后,中亚实力大减,容易控制。这与汉唐面临的历史环境有 些区别。清中期新疆的面积比现在大,一直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行 政中心是伊犁惠远城(今伊宁附近)。后因领土割让,重心东移,光绪年间,巡 抚常驻迪化(今乌鲁木齐),格局始与今天相近。   19世纪,列强从海上进入中国,攫取利益的同时,俄英两国在新疆也开始有 所动作。北疆受俄国影响大,英国以阿富汗和印度为基地,对南疆施加影响。 1862年,太平天国一部联合捻军进入陕西,引发陕甘回变,汉回两族展开血腥互 杀。新疆瞬间成为孤悬塞外之势,随即爆发内乱。俄国趁机扩张,1864年逼迫清 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至天山中段大片领土。   叛乱首领为壮声势,树立威信,1865年从浩罕国(以费尔干纳盆地为中心, 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交界区域成立的一个小国) 请圣裔大和卓的曾孙来做傀儡。浩罕国使臣阿古柏(1820~1877)随团进入新疆, 受到拥戴,建立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清军节节败退,至1871年底,阿古柏 几乎控制全疆。俄英两国见机行事,先后承认阿古柏政权,俄军又趁乱进驻伊犁。 阿古柏还派使团出访奥斯曼帝国,受到苏丹哈里发的封赏,被伊斯兰世界认可。 阿古柏权势提升,不可一世。清政府经过一场海防、塞防的争论后,决定派平定 陕甘回变的左宗棠(1812~1885)挂帅,出兵入疆平乱。1876年初至1877年中, 不足一年半,实战仅半年多,剿灭阿古柏,收复新疆。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消灭阿古柏政权是同光中兴的壮举, 胜利来得如此突然和简单,让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清政府用兵新疆,主要出于维 护国家统一,担心分裂后引发连锁反应。困难在于前期筹饷,各省赋税又重一道, 幸亏结果不错。外国银行也提供一些帮助,不过英国银行利字当头,见风使舵, 起初同意借款而不实发,后见阿古柏大势已去才交割。   准备充分、用兵得法是清军取胜的关键,不过话分两头,阿古柏方面表现太 差。依照常理,清军劳师远征,粮草、军饷筹措都很困难。新疆地域广阔,阿古 柏甚至不用正面接触,只要能凭借英、俄的支持,周旋两三年,获胜不是没有希 望。实际情况却是兵败如山倒,主因源于阿古柏在新疆的统治实在不得人心。   阿古柏借当地民众的反清情绪而得势,转而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开历史倒 车,强迫各族民众信奉伊斯兰教,大搞种族歧视和屠杀,不仅对汉人,而且欺凌 其他少数民族,同时为维护统治和奢华生活,借用宗教名义和军事行政手段,重 税盘剥,集农业社会腐朽统治之大成。结果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初倒向阿古 柏的势力后悔不迭,被裹挟者更是频频反抗,均盼望清廷出兵。王师一到,各族 民众纷纷响应,“见到安集延人(浩罕人的一种别称)就杀”的口号响彻天山南 北。事后证明,朝廷兵马都派多了。   清廷没有就此罢手,凭左宗棠、曾纪泽分别在军事、外交两条线做斗争,迫 使沙俄退出伊犁地区。1881年初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虽有瑕疵,但置于中国 近代史,能够做到虎口夺食,当属奇迹。1884年清政府设新疆为行省,置巡抚。 左宗棠治理新疆,刚柔并济,尊重各民族传统。汉人再度大量移民,带来新技术、 新风气,加强与内地的联系。新疆休养生息,渐趋安定。   辛亥革命后,中国内乱加剧,很多地区纷纷自治,但在名义上并未独立。新 疆先后历经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代军阀统治。正是因为汉族的军事存在, 所以不管政治风云变幻,一直对民族分裂势力保持优势。期间在英国支持下,部 分人曾于1933年11月在喀什成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该政权相 比于阿古柏没有丝毫改进,存在仅三个月,竟然能被一支从甘肃败退至新疆的回 族马家军军阀马仲英部消灭。   民国时期,苏联对新疆的影响最大,所有可以利用的矛盾都被利用过,政治、 军事、经济渗透从未停止。不过由于形势变化,苏联对新疆的策略与沙俄有所不 同。沙俄是图谋占有,苏联是希望寻找代理人,实现控制。再进一步,还可以看 出苏联对外蒙和新疆的差别。因外蒙处于对日前沿,所以有苏联驻军。而当时的 新疆并不是国际战略要地,在苏联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尽管红军曾经入疆追击白 军,盛世才曾经邀请苏军入疆打击对手,但始终没有形成在新疆的长期军事存在。 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新疆军阀在与苏俄的周旋过程中,险象环生,尤以盛世才为最。盛世才借助 苏联巩固地位,成为新疆王,拜会斯大林,加入苏联共产党,驱逐除苏联以外在 新疆的其他外国人和势力,期间还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合作。苏德战争爆发后,盛 世才判断苏联危殆,转投国民党,并杀害共产党人。随着欧洲战局扭转及国民党 势力向新疆渗透,盛世才再次变脸,致电斯大林,希望新疆能成为苏联的加盟共 和国,同时抓捕国民党人。斯大林不再相信盛世才,众叛亲离中,最后在蒋介石 的保护下,1944年11月盛世才被调离,国民党军队进驻接手新疆。   苏联比沙俄时期对新疆的影响力增大,也与一条铁路有关。苏联成立后,在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修建土西铁路,南起塔什干,经比什凯克、阿拉木图,穿过巴 尔喀什湖与新疆西北部之间的地带,到达北端新西伯利亚,与西伯利亚铁路相连。 土西铁路1931年全线贯通,带动当时苏联领土内的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增强 对伊朗、阿富汗、印度的影响力,而新疆也在其辐射范围之内。   不过在这场东西拉锯战中,还是中国的胜算更大。近代中国以汉文化为核心 产生的政治影响力在其他方面多以失败告终,相反对西部的影响力虽有反复,但 整体不是减弱,而是呈现增强之势,这是因为西部相比东部还是落后。东部国门 洞开,一点点进步都在拉大与西部的差距。影响力及控制力隐含在经济、军事交 往当中,所以政局看上去险象环生、充满悬念,但根基牢固,难以脱离统一的大 格局。这一现象在新疆比西藏更为明显,所以苏联未能像在外蒙一样得逞,结果 就是最终河西走廊战胜土西铁路,新疆大局无恙。   二战末期,苏联已经放弃了对整个新疆的图谋,但在局部依然能够制造混乱, 用以牵制国民党。1944年9月阿勒泰、塔城、伊犁三个地区爆发反抗国民党统治 的武装斗争,开展民族独立运动,史称“三区革命”,背后的推手就是苏联。   阿勒泰、塔城、伊犁均位于新疆西北部,三地不是紧密相连,中间有高山阻 隔,可以描述为“四山夹三地”,由北向南分别是阿尔泰山、塔尔巴哈台山、婆 罗科努山(包括阿拉套山)、天山。四山之间有三条河,分别是额尔齐斯河、额 敏河、伊犁河。与中国境内的绝大多数河流不同,这三条河均向西流出境外,其 中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敏河流入阿拉湖,伊犁河流入巴 尔喀什湖,两湖现均在哈萨克斯坦境内。三地的外向型地理特征促使局势一旦对 外依赖加强,就会产生分离趋势。阿勒泰、塔城、伊犁暂时被苏联拉了过去, 1944年至1949年三区实际处于独立状态,期间与国民党纷争战斗不断。1949年初, 国共内战大局已定,苏联转变态度,三区领导人基于国家及各民族大义,心向祖 国,独立历史和平结束,其后新疆和平解放。简单评判三区革命有难度,反映出 新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正是其意义所在。   历史的拉锯战并未就此结束。中苏关系紧张期间,1962年春,伊犁、塔城等 地发生数万人逃往苏联的事件,与同年十余万人从深圳逃往香港的事件遥相呼应。 民众逃离祖国,政府肯定有不足之处,经济停滞、政治失策都是原因。改革开放、 苏联解体后,当年外逃的部分人又希望回到中国。普通民众的基本追求也很简单, 就是希望过上好日子。   随着冷战结束,美国插手中亚,伺机生事,同时伊斯兰极端势力开始兴风作 浪。该地区原有的脆弱平衡被打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大乱,新疆再次被卷 入。作为中国内政,新疆问题闹不大,国弱之时都能平叛,何况今日?只是因为 新疆问题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大国博弈、宗教冲突、民族矛盾都会导致问题长 期化。最好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加速建设、改善民生,在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 多管齐下,推进新疆的现代化进程,推进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作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连接的纽带,新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疆是全体中 国人民的新疆,中国是各族人民的中国。大家是兄弟姐妹,彼此应该尊重关爱,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残缺都是损失,分离都会孤单。 ※※※※※※※※※※※※※※※※※※※※※※※※※※※※※※※※※※※ 本期编辑:克己明德 本期校对:太蔟 审 稿: 笨狸、程鹗、方舟子、古平、克己明德、太蔟、肖毛、应帆、紫弦、自如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www.xinyusi.info     http://xys8.dxiong.com     http://xys2.dropin.org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