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基因图书大碰撞中的异与同 海田   近日各媒体关于“核酸营养”是个骗局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 有关基因的话题又成了公众的热门话题。而在嗅觉敏锐的出版界,内 容有关基因的图书的出版,早在去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 成功以前,就已是一波接着一波。在本文中记者不妨将之称为“基因 图书”。   一位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朋友曾半开玩笑的说:“如今要找几十家 出过基因图书的出版社不难,要想找几十家没出过基因图书的却不容 易。”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不考虑部分内容涉及基因的图书,仅在 书名中就已打上“基因”标记的书就已达一百多种。而记者所浏览的 一百多种基因图书又可以分成好几种类型:   一、新闻报道型。此类基因图书集中在去年6月26日前后出版,书 中的内容多已见诸各类传媒,有些甚至基本上是将报刊文字再集结成 书而成。代表图书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基因:讲述生 命的故事》和新华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你还是你吗———人类基 因组报告》。阅读该类图书时你会有一种在读报纸的感觉,由于是新 闻报道的集纳,故章节之间的体系显得并不十分严密。   二、耸人听闻型。“利用基因技术,只需20克超级热病毒基因武 器,就足以使全球55亿人死于非命。母老鼠总是爱上一个不回家的公 老鼠,只要使用一种基因就能让他‘浪子回头’对妻子忠心不二。” 以上两句话都来自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解读天书———人类基因 组距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封面上的导读。此类型图书对于读者猎奇 心理的极度满足,书中语言表述的可信程度已基本上可以从这几句导 读中反映出来。   三、极度煽情型。与耸人听闻型是近亲,书中语句充满感情色彩, 如“地球因基因而颤抖”、“新世纪中没有爸爸吗?”等。或许因为 过于激动,读者可以发现这些语句显得有些语无伦次。此类图书有的 同时具有以上两种图书的特点。   四、吸取“精华”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的《基因的 革命》一书标明是编写,在书后列了一串“参考书目”。而记者发现 书目中的书大多也是“编著”或是“编写”,即也是参考别的图书而 编成的。故这一类图书已吸收了许多基因图书的“精华”。   五、学术专著型。这类图书可以说,曲高而和寡,它的读者对象 是针对专业科技人员的。进入记者视线的有十几套(本),比较有代 表性的是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最新推出的“‘863’生物高科技丛书”, 一套四本中有两本《基因表达技术》、《基因治疗》以“基因”为名, 另两本《生物技术药物》、《分子生物》也不折不扣是介绍与基因密 切相关的生物技术的。丛书的主编和编委中有很多参与了我国的“人 类基因组计划”,只是这套给从事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人员看的技术 书,普通的读者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六、争论探讨型。此类书中既看不到艰深的基因技术专有名词, 又看不到哗众煽情的通俗语句,更多的是对人类进入基因时代后,面 对生物技术的影响,作者对涉及到的哲学与伦理等问题的探讨。代表 图书如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的《叩问生命———基因时代的 争论》。值得一提的是像作者方舟子前一本书《方舟在线》一样,都 曾在互联网上发表过,再次出书是想能触及到更多的读者。   记者调查后发现,虽然基因图书各具特色,但在不同中,许多基 因图书也有些共同的特点:1、许多基因图书都是某某翻译或某某编著, 真正出自国人自己之手的通俗著作寥寥无几。2、许多书大量引用报刊 的文章,有的书的部分章节就是不同时间相关报道的大组合,像新华 社发布的《人类基因组大事记》频频在各书中“露脸”。3、许多书的 后记中都有“在编写中,我们参阅和借鉴了许多……,在此一并致谢” 之类的字样。   基因时代关于基因话题的图书仍将不断涌现,当读者购买了一本 书之后能从中收获什么,相信将成为作者和读者慎重思考的问题。对 于基因图书出版过程的的新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本报将继续关注。 (中华读书报2001年03月07日)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