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源于失败的大发明--火药 郭正谊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但是它的发明并不表示炼丹的成功,而是炼 丹的失败。   炼丹术兴起于秦汉之际,那时人们已熟知矿石与碳共同冶炼就可以得到铜、锡、 铁等金属,于是就奢望用这些金属与某些物质共炼而得到贵重的金或银;另一方面, 人们也认识到了黄金长期不生锈退色的特性,希望由黄金中抽提出某种物质,人吃 了以后就可以永不败朽,寿命象黄金一样。为了这两个目的,炼丹家们在丹鼎中混 合了各种药物进行炼制试验,他们是化学家的鼻祖。   炼丹家常用的药物有五金、八石、三黄(硫黄、雄黄和雌黄)、汞、硝石以及 各种草木药。当他们把硝石(硝酸钾)与黄等药物混合烧炼时,由于硝石的氧化作 用就会剧烈燃烧甚至爆炸。其结果是“丹”未炼成,却发明了能着火和爆炸的药-- 火药。   为了追溯火药的发明史,首先应该追溯用硝的历史。成书约在公元前二世纪的 《神农草经》中已明确列有消石(硝酸钾)和补消(硫酸钠)两种药物,即在那时 已具备了发明火药的物质基础。而公元前二世纪也正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广招方士进 行炼丹实验的盛时,火药极可能是在那时发明的。但由于着火和爆炸是炼丹中的事 故,所以一般是作为师徒口口相传的禁戒,而未能刻简书帛加以记录。   中唐时期(约七世纪)在炼丹书《真元妙道要略》中,公开了这个禁戒,书中 说:“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袁翰青教授认为这个认识是发明 火药的先驱工作。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断定火药发明于中唐时期。   现在传世的汉代炼丹操作书有两部:《黄帝九鼎神丹经》成书在西汉末东汉初, 是火法炼丹书,但是回避使用硝石;八公《三十六水法》成书在西汉,丹方中大多 用硝石,硝石与三黄共炼的配方有六个,但不用火炼,而用水(或醋)浸泡。这两 部丹书都是遵守“硝石不可合三黄等烧”这一禁戒的,也就是说在西汉时期,炼丹 家已知道了硝石与三黄等共烧会着火或爆炸了。当然这仅仅是合理的推论。   再追溯上去,《淮南子》中说:“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 这应该 是火药用于戏术的最早记录,“含雷”表述了爆炸作用,“吐火”表述了喷射作用。 上述《三十六水法》的作者八公是淮南王刘安的八位炼丹师,正是他们曾代刘安编 了一部《淮南万毕术》,但此书在隋代以后已佚失,从现存的零星片断中就有潜望 镜、冰透镜等令人惊异的科技发明记载。梁朝肖绮曾对“含雷吐火之术”加以说明, 指出这是“炎烟火于冰水”,这应该是火药的表演了。   火药是炼丹家炼丹初期失败而得到的发明,又是在西汉时期,所以现在我们很 难期望找到发明者以及详细的记录,也很难得出土的火药实物。但是我们期望能在 墓葬中得到失佚已久的《淮南万毕术》的简帛,那时“含雷吐火之术”的真相可能 就清楚了。   火药在早期炼丹家手中,仅仅是用来眩弄本领而已,其配方也是秘而不宣的, 直到火药用于军事才得到发展并不断改进。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陈仓城成,诸葛亮围之,……亮以数万人攻昭千 余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郝昭,昭以火射连石拒之,亮不利而退。”这场战争发 生在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火射连石”应为早期的火药武器,其设计 作者可能是魏明帝宫中的高级军械设计师马钧。后来传说“魏马钧制爆仗”,并非 无稽之谈。 近年来,在火药发明史研究中对于一个“伏硫黄法”配方的年代展开了争辨, 实际上那并不是火药的配方。另一方面,西方对火药的发明权也有争议。但是,欧 洲炼金术源于阿剌伯炼金术,而阿剌伯炼金术的鼻祖Geber(约公元八世纪)曾使 用了硝石,但他把硝石称为“中国雪”,因而有人在火药发明权上与中国争功也是 无谓的。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