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科学中的宿愿与深仇 施瓦宾 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然而一般大众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科 学家是否与众不同,科学方法是否是一成不变的等问题缺少必要的反思,加上近代 以来技术的节节成功,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对科学的盲目崇拜,认为科学和科 学家是不会犯错误的,科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公众对科学、 科学家、科学精神的正确理解。真实地展现科学的本色,是纠正错误的科学观的必 要手段。 美国科普作家赫尔曼(Harold Hellman)的《科学中的世代深仇》(Great Feuds in Science,中译本为《真实地带──十大科学争论》)通过科学史上的一些重大 争论,尤其是对一些科学巨星卷入其中的各种争论的描述,展示出科学及科学家的 真实的另一面。 科学家也犯过错误,科学事实、甚至科学理论都是历史形成的。科学家们也动用各 种手段,甚至是非常卑劣的手段来为自己的主张辩护。这些就是活生生的科学史和 科学现状。也正因为科学家是会犯错误的,不断改进科学错误就成了激励一代又一 代献身科学的人的动力。科学界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不管你以前做过多少次漂亮的 工作,一旦你做了哪怕一点点假,那你就会自取其辱。但这与犯错误却有着天壤之 别。 人们通常认为科学发现的过程是有章可循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赫尔曼却向我们 展示了科学史上非常情绪化、戏剧性、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科学争论。 从来就没有一贯正确的人。科学家也是人,也犯常人所犯的错误,科学家在坚持自 己的信念时,比常人还要顽固。 争论对于科学非常重要。科学争论极大地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路径。 赫尔曼不仅描述 了科学争论本身,也勾勒出科学争论所发生时的时代的精神。 科学争论不仅只是科学观念的争论,更多的时候涉及到人格的争论。不妥协、不服 输、疾贤妒能、政治上的忠诚、成为胜利者的野心等诸多复杂的因素在争论中都起 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书中展示了伽利略与乌尔班八世、牛顿与莱布尼兹、寇布(Cope, 中译本译为科普,与科学普及同,窃认为不妥,故改名)与马什、进化论与神创论 等一些人们大都有所了解的争论,也包括一些不是广为人知,但并非没有多少意思 的争论,比如,沃利斯与霍布斯关于如何化圆为方的争论,伏尔泰与尼达姆关于生 命如何形成的争论。这类争论在科学思想史上并不占据多大的地位,更谈不上对科 学革命起多大的作用,但没有这些差不多已被历史学家们遗忘的争论,科学不可能 进展到今天。收录这些争论,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另外一大特色就是,他还涉及到了一些当事人还健在的争论。譬如,约翰逊和利基 关于人类起源的争论,以及弗里曼对玛格利特米德关于萨摩亚岛人性行为的分析的 反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完全平息,也很难说有一方是全对或全错。简言之,这些 争论还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地步,在未来的科学发展过程中还有可能反复出现。把 这些争论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科学研究的性质,是大有帮助的。 正如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描写米德“以一种公众能理解的方式来写作”一样, 他的书也是如此。他也是用公众能明白的语言来写作。除此之外,本书还有另外一 大特点:详细的参考文献和索引,这对于进一步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作者赫尔曼是生活在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自由职业的科学作家,经常在《纽约 时报》、《读者文摘》、《今日心理学》上发表文章。他迄今为止已写了26本科普 书,其中包括6本被译成了10种语言的系列读物《未来世界》(World of the Future)。 这本书出版后,在西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比如《圣迭亚哥联合论坛报》这样写道: 赫尔曼的书“恰好揭示出作为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程度”;具有较大影响的《美国 科学家》杂志认为,“赫尔曼对科学的发展提出了非同寻常的洞见,值得极力推荐。” 应该说,赫尔曼很善于描绘人物的个性,对当时的场景烘托得也很到位,对那个时 代的总体特征描述也很准确。但相对这些详细描述而言,对于所讨论的科学问题本 身却不深入。正当读者兴趣正浓时,他却戛然而止了,让人难以解馋。在描述争论 的对立面时,他着墨并不太多,因而并没有让读者对争论双方的“火爆程度”有直 观感受。 国外有人批评赫尔曼对科学争论的实质并没有认识清楚,这一点我并不赞同。因为 这完全取决于读者本人对科学史的熟知程度。如果你对科学史本身有所了解的话, 本书没有太多的新意,但是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却是一个很有趣的读物。 可以看出,这本书的译者是花了不少功夫的。译文非常流畅。译者得心应手地运用 汉语成语,让人读起来有如读直接明白的中文一般,这在当前的科普界是非常难得 的。 只是不知是译者还是出版者杜撰出来的中文译名与原书书名有较大的差距。原书名 Great Feuds in Science(科学中的世代深仇)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标题。 作者之所以用英文Feud(长期不和,[部落或家族中的]深仇之意)一词,是要强调 科学中有些争论的持久性,有些争论延续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改成了让人不甚至 明白的《真实地带》,有失原意。而且出版者在书中也没有交代改书名的原因,不 知是否经原作者同意? 当然这些也许在出版者看来是一件小事,只是有时这些小事也挺让人失望的,好在 译文的流畅多少能抵消掉读者这种不满情绪。总体来说,这本书的翻译是不错的。 建议那些对科学史、一般的人类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妨买一本来认真读一读。这 本书也应该是那些学《自然辩证法》课,而苦于找不到好的参考读物的学生的一本 不错的选择。 《真实地带──十大科学争论》, 哈尔赫尔曼着,赵乐静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年7月版,定价17.7元。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