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31)   作者:王力微   第二篇:天人感应、阴阳、五行   九、天人感应与人和自然规律的统一   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是个哲学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分册对 《黄帝内经》中的天人感应的评价是:“能注意从事物的总体出发,并从相互联 系中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是一种唯物辨证的认识方法。”同时又指出,“比附不 一定全都恰当。” [7]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评价是:“牵强附会,带有浓厚的 神秘色彩,有碍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8]这本书出版于1988年,当时, 对天人感应还没有像现在某些人那样吹成是中国的哲学体系,完整独特,和辩证 唯物主义公然分庭抗礼。   凡是真理,必须要经得起检验和质疑,否则必是谬论。   人的确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体的运行规律必然服从大自然物质运行的规律。 这是个总的原则,具体如何服从,必须明辩,不能混淆视听。   《黄帝内经》的天人感应认为,人是个小宇宙,宇宙有什么,人体就有什么。 天有日月,人有二目,就凭这个,无论什么人也说不清,哪只眼是太阳,哪只眼 是月亮,这样的比附有什么实用价值。用金木水火土星比附五脏,更属荒唐,不 比附是否就不能认识人体,认识五脏,比附了就能看好病,保好健?类似的古人 无奈的比附,也就是陈芝麻、烂骨头,不下决心否定掉,是绝对不行的。一些有 功底的中医人士说得对,中医是被中医消灭的。那些所谓中医的铁杆捍卫者,实 际上正是中医的掘墓人。他们只会大喊大叫,叫得越凶,坟墓掘得就越深,正是 自己在埋葬自己!   人和一切生命,是地球的特殊产物。和其它物质一样,都是由90 余种天然 化学元素构成的,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具有什么理化性质,在人体也 同样有什么理化性质。地表的化学元素,不是平均分布的,氧的含量最多,有些 元素的含量很少。在人体也是如此: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以氧、氢、碳、氮等 元素的含量较多,有14种元素含量较少,但是人体所必须的,称微量元素。地壳 的90余种天然元素,几乎在人体中都能测出来。人体各种元素分布的比例,和地 壳各元素分布的比例并不相同,没有相关性,不存在相互感应的问题。   人体是物质,自然服从物质运行中所抽象出来的数学、物理、化学规律。   举例来说,人的ABO 血型系统,如何遗传,就服从数学中的排列组合规则。 如果父母都是O型,子女必然都是O型;父母都是AB型,子女可以是A、B、AB型; 父母都是A型,子女可以是A、O型;父母是A型,B型,子女可以是A、B、O、AB型 等等。这个遗传规则完全符合排列组合规则,所以是准确无误的,父母都是O型, 决不可能生出A、B、AB型的子女来。   遗传密码是由四种核苷酸每次取3个组成的,4的3次方为64,所以遗传密码 有64种。决定20种氨基酸。这64种密码,对20种氨基酸不是均匀分配的,有的6 种密码决定一种氨基酸,有的是一种密码决定一种氨基酸。还有的密码什么氨基 酸也不决定,无意义。遗传密码的破译,不是用天人感应的原理逆向推倒出来的, 是用实验破译的,用天人感应的原理,肯定是连想也想不到。   人体的骨骼结构,符合力学原理;运动,符合杠杆原理;血液循环,符合流 体力学;眼睛的感光,符合光学原理;发声和感音,符合声学原理;代谢,符合 热力学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符合质子自旋时产生磁距,而氢原子是人体中分布 最多的化学元素之一,所以,哪些器官有病变,从氢离子的数量的改变上就能反 映出来,质子的这种性质,在自然界是如此,在人体也是如此,掌握了这个性质, 又发明出仪器把正常和异常都准确无误地测出来,使过去不能发现的病变得以发 现,这对病人意味着什么,造了多少福,还需要多说吗?   至于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人体完全服从,耗热多,摄入也必须多, 喝多少水,排多少水,包括大小便和汗液。   人体完全服从化学规则,比如氯化钠,在自然界是中性的,在人体也是中性 的;在自然界可以解离成钠、氯离子,在人体也如此。盐酸是强酸,胃可以分泌 少量,以助消化和杀菌,如果分泌得少或缺如,口服少量稀盐酸,可以起到同样 的作用。如果酸碱平衡失调,发生酸中毒,不仅可以准确地测出来,还可以准确 地计算出需要补多少呈碱性的碳酸氢钠,来纠正酸中毒。完整独特的天人感应, 对此能有所作为吗?不能作为,凭什么陶醉?   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在人们头脑中的 反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个性是绝对的,共性是从个性中抽象出来的。相似 不是全等。所谓取像类比的方法,可以启迪思路,不能完全代替具体内容,否则 结果必然荒唐。   这里也举一个取象类比、逆向推导的例子:刘备取得成都以后,禁止酿酒, 违者治罪受刑。实施时,官吏在人家里搜出了酿酒器具,也给治罪。这是凭逆向 推导,即造酒需要器具,有器具必然造酒这样的逆向推导,当然是荒唐的。一天, 简雍和刘备一起在街上溜达,看见一男子,简雍对刘备说:“此人肯定要强奸妇 女,为何不抓起来治罪?”刘备说:“你怎么知道他要犯罪?”简雍说:“他有 作案的家伙。”刘备大笑,取消了对拥有酿酒器具者的惩罚。可见得,要证明一 个命题的成立,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必要条件。天人感应里说的那些东西,完全 是机械的比附,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能性,更谈不上必然性。简雍的做法,实际 上是归谬法,即以其人之思维,还治其人之身,让他自己感到荒唐,刘备是明白 人,立即改正了错误。知过必改,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黄帝内经》里的天人感应,虽然不认为天有意志,但那些机械比附,完全 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时代里的无奈的猜测,如果说古人情有可原,今人,以辩 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今人,还把这些东西当成宝贝大肆炒做,不知究竟是为 了什么?人的生命健康,难道能倒退到2000年的认识,当作儿戏?这是个必须认 真对待和深思的问题!   迷信经典,肯定错误的东西,必然导致僵化。自从董仲舒把诗、书、易、礼、 春秋定为五经以来,僵化就开始了,严重束缚了国人的创造性思维。举个例子, 以示一斑:   《诗· 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意思是:螟蛉的子代, 是由蜾蠃养育的。后来,螟蛉就成了义子的代名词。由于不做实际观察,经典说 什么,就是什么,以讹传讹,代代相传,毫不足怪。如果什么人观察了,纠正了 经典里的错误,倒是怪事,往往得不到承认。这首诗,据说是讽刺周厉王的,产 生于公元前8世纪,一直到南朝时期,陶弘景(公元456—536),他是个爱观察 的人,观察到蜾蠃,就是细腰蜂,不是养育螟蛉的后代,而是拿来当食品。这个 很容易的观察,竟是在这首被当作经典的诗产生后1200多年,董仲舒定为经典 500多年后才发生,这难道是致知在格物吗?完全是在格书!书错了,就跟着错! 这难道就是国粹?更奇怪的是,后来的大学者,对陶弘景的观察置若罔闻。东汉 郑玄为诗作注,自然是说“蒲卢(蜾蠃)取桑虫(螟蛉)之子,负持而去,煦妪 养之以成其子。”这是在陶弘景之前,说明他这个大经学家也是人云亦云,自己 没观察。奇怪的是,唐朝的孔颖达为诗作疏,并未纠正郑玄的错误。宋朝苏辙 《诗集传》的注解是:“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螟蛉之子,蜾蠃负 之以为己子,无难也。”朱熹,最提倡格物致知,可惜他自己也不格物,他的 《诗集传》的注解是:“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 小腰,取桑虫而负之,于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朱熹之误,一是没有注意 陶弘景的观察,二是自己观察得不仔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就是“肯定之 肯定”所引发的荒唐,难道这就是国粹?国粹的盲目鼓吹者,该醒醒了,要发扬 国粹,决不是闭着眼睛喊口号就能喊出精彩来,要仔细研究、消化、分辨才好, 囫囵吞枣式的炒做,急功近利,喊口号当然比认真做学问容易,收效也快,但这 种做法恰恰是在毁灭国粹!保护和炒做落后、陈腐,决不是爱国!   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与人和自然规律的统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和 含义,不容混淆,不容偷梁换柱,这里只做初步的、粗浅的澄清。   (待续) (XYS200806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