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22)   作者:王力微   第二篇:天人感应、阴阳、五行   1. 董仲舒天人感应的负面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馊主意 被汉武帝采纳,并予以实施以来,对国人的思想形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1).一切从书本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扼杀人民的与时俱进的思维力。 因为个性是绝对的,人的思维是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思维 方式不同,对同一个事物,同一句话,得出来的结论必然有差异。这就出现了对 “经典”解释的不同,怎么办?谁的解释最正确?谁也不服谁,就出现了由学者 讨论,皇帝做最后裁决学术是非的怪现象。比方说《白虎通义》就是这么出笼的。 皇帝成了万能,知道一切是非。实际上,也没有人遵照施行,东汉皇朝越来越弱。 这完全扼杀了从实际出发,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和思路的恶 果,是故必须给以坚决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使其唯心主义僵死的、教条的、反 科学的真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从书本出发,不过是把书本当作幌子,实际上是从想象出发,设法欺 骗民众。也有人假借所谓“经典”,胡乱附会,打击异己。比方说唐朝太监鱼朝 恩因为会拍马逢迎,被封为郑国公、韩国公、光禄勋等要职。本无才学,为了显 示才学,给大臣们讲《易》鼎卦,把“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鱼朝恩 解释说:“鼎,代表天子,三足,代表三公,折足,代表三公不称职!”谁敢和 他辩驳吗?谁敢说他是胡说吗?如果不把所谓“经典”奉为神圣,一切从实际出 发,以事实为基础进行讨论,决不会有这样的荒唐发生。   3).助长追求圣人之言,“经典”之言,必然导致对所谓“圣人”、“经 典”的包装。包装出来的所谓权威,可以信口雌黄地胡说八道,误导民众,圣人 的话是无庸怀疑的。一些不学无术之徒,纷纷把自己包装成大师、权威,装腔作 势,唬老百姓。   4).扼杀其它思想,也就扼杀了科学思想。科学,在中国一直被列为方技, 雕虫小技,为正规的学者所看不起,以至于有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人研究科学,使 中国的科学长期受到压抑。尤其是近代,西方科技日新月异,中国的古董们在故 纸堆里寻章摘句,还妄自尊大,把科技称之为奇技淫巧,鸦片战争以来的几次挨 打,在被打得又割地又赔款的情况下,顽固分子的头脑仍是一盆面浆。   5).“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实际上, 没有人能实行,就是汉武帝、董仲舒本人也不能实行。   董仲舒自从言汉高祖庙、陵墓话火灾差点掉脑袋以后,再也不敢言灾异。如 果有“天”作后盾,怕什么?可见他自己也不相信。他连自己的学生也没感应。 他是阳,学生是阴,他这个阳的意见,阴怎么就不领会,反而说是大逆不道呢? 可见他的邪说,的确是胡说八道。   汉武帝能实施他的鬼话吗?不能。这要用具体事实来说明。   公元前139年,崇尚儒术的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因得罪了窦太皇太 后,窦太皇太后命令将赵绾、王臧下狱、自杀,此时,阳,代天行事的汉武帝的 翅膀还没硬,不得不服从阴,窦太皇太后的决定,这显然是阴阳的颠倒,董仲舒 敢放个屁吗?   汉武帝是阳,太子是少阳,起码比一切大臣要阳。可是太子刘据天性宽厚, 武帝用法严,太子常纠之,这本来合乎儒家的教化之道,却因此得罪了朝中用法 严苛的一些大臣。这些大臣(阴)交相诽谤太子(少阳)。一个官职不高的宠臣, 阴,江充,害怕太子一旦登位,成为正阳,他这个阴就彻底完蛋了。于是诬告太 子行巫蛊之事,咒汉武帝早点死,这正是汉武帝所忌讳的。于是大怒,命令捕捉 太子。细想一下,又不对了。天生底于皇帝,巫蛊又能怎样?代天行事的汉武帝 为什么要相信这些?再说,孔子从不言乱力怪神,巫蛊是孔子言以外的东西,汉 武帝相信,自己是在干什么?   此外,太子(阴)对汉武帝(阳)的做法给以纠正,汉武帝还是赞许的。为 什么阴不服从于阳,阳还赞许?为什么太子又因此得罪了众阴?众阴为什么不服 从汉武帝(阳)对太子的赞许?这都是天人感应、阴阳所解释不清的一盆面浆!   太子被诬,不得不拥兵自卫,捕杀江充。这时的阴阳关系,早乱成了一锅粥, 天人感应也失去了灵验。这本来就是胡说八道,拿来律己,害己;拿来教人,害 人;拿来指导办事,非出乱子不可!   汉家天下,在独尊儒术以前,国力是在上升阶段。自从独尊儒术以后,国力 日见式微。到平帝朝,大权完全落在了阴,王莽的手里,把阳,平帝毒死,自己 当了摄皇帝,不久,又假借伪造的祥瑞,也说是天意,大摇大摆地登上了皇帝, 阳的宝座,这难道不是对天人感应的极大讽刺吗?   无论从什么方面讲,董仲舒的所谓“天人感应”谬论,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当在彻底清除、扫荡之例。   三、《黄帝内经》中的天人感应   《黄帝内经》中相当多的篇章,都渗透了天人感应思想,可以说,“天人感 应”,是《内经》立论的基础。《黄帝内经》中的绝大多数理论,都是从天人感 应中逆向推导出来的,如果否定了天人感应,《黄帝内经》的立论基础就不存在 了,《黄帝内经》的理论,独特完整,也就独特完整在这里,所以,卫道士不能 不誓死捍卫荒诞不经的“天人感应”,来混淆视听。   对于《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一段文字,议者莫不赞扬有加: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神元;九星 玄朗,   七曜周肇;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往,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成 章。”   黄自元解释说:“太虚寥廓,是指天空无穷而广大。广阔无际的天空,是宇 宙造化的原始基础,万物资生的开始。天有五运、九星、七曜、而五运是布施天 地真元之气,总领大地万物生长的基础;九星玄朗,七曜旋转是产生阴阳、柔刚、 昼夜、寒暑的根本原因;于是万物呈现生生不息之机。可见,《内经》的天不是 空洞无物的。而是充满物质的气,并呈现出五运循行,九星玄朗,七曜周旋等天 象,表现为昼夜,寒暑的阴阳变化,是宇宙造化,万物资生的根源。”[5]   这是一段对仗工整,有韵律的文字。在六朝时期和中唐时期,追求辞藻华丽, 而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是当时的时蔽,韩愈的古文运动,就是针对这号文字的。 我们来剖析一下,这完全是一段东拼西凑的文字。请看:   《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易·坤》:“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含弘光大,品物咸 亨。”   《易·姤》:“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   头两句,也是抄来的,待查。   文是如此,真是包含了无穷的真理吗?也要具体考察一下。   所谓“太虚”,王冰注解是:空玄之境,真气所充,神明之宫府,真气精微, 无远不至,所以能成为生化的本始。现在知道,只有地球的外表,包有大气,其 它星球哪些有大气,我个人不太清楚。大气是物质,受地球引力的作用,不能脱 离地球而存在。在宇宙间,大部分空间是真空,没有吸引力,这从宇航员的太空 失重和必须携带氧气等必须气体而得到证明。如果连这个基本事实都不承认,就 是蛮不讲理了。对这样的人,还能说什么?所谓“五运终天”者,是指五行,即 金木水火土五星也。它们是天体的主宰吗?在古代,凭直观,这几颗星在夜空比 较亮,认为它们是星星中最重要的,可以理解。现在知道,它们不过是太阳的五 个行星,还有肉眼不易看到的三颗行星,这就不是五行了。“终天”,王冰说是 一岁365日又四分度之一,始终更代,周而复始。古代能大把地球绕太阳一圈算 得如此精确,很了不起,这是根据不断实际观测,不断性修改的结果,如果没有 节气、月球的朔望作为参照,根据五行逆向推导,能行吗?不过,这个数字还不 是很精确,经过千年,微小的误差仍然会积少成多,显示出来,所以,历法、日 月食出现时间的推算,是打不得马虎眼的,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日历,从明朝徐光 启开始,就接受西法推算,清朝又用汤若望推算的历法,虽然也有顽固派的阻挠, 其奈这些顽固分子算不出精确的历法何!七曜,是五颗行星加上日月,也不能包 括太空的一切。至于九星,到底指哪九颗星,完全是一笔糊涂帐。王冰说是,天 蓬、天芮、天冲、天辅、天禽、天心、天任、天柱、天英九星,根据是什么?反 正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要有人附和,就是真理。吴昆、高世拭的注解都是附和 的,不知他们真搞懂了没有。王冰还说,这段文字的出处《天元册》是神农时鬼 臾区的十世祖所念叨的灵文,这更是在撒弥天大谎了!这段文字,究竟好在哪里?   这段文字,仍然被我看到的所有讲解《内经》的著作众口一词地吹上了天, 吹牛,总要有点实质内容吧?总要帖普吧?   (待续) (XYS200803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