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潘先生,请不要用不科学的态度来捍卫科学   宋布衣   读了潘璋荣先生《“神医”救不了中医》一文,不禁有些疑问,想向潘先生 请教。   潘先生在这篇大作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讨论古代名医扁鹊医治蔡桓公的故事, 并以此为立论根据,逐条列举扁鹊的“四大优点”,强调“这四大优点也是中医 历来作为自身的主要特点来自我标榜的”,以此立论来批判中医、宣传废除中医 的理论。后学不敏,在潘先生的大作中,读出一些难以索解之处,譬如潘先生大 概弄混了春秋时代的蔡国与齐国,于是竟致于将蔡桓公、齐桓公混为一谈了。   潘先生文中提到“齐桓公之死是因为扁鹊诊断的‘病入骨髓’就实在是很难 站得住脚了”,但在其下的论述中,立即改口称“《扁鹊见蔡桓公》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由于中学教材中长期作为教材编写灌输,于是在每个中国人尚未开始形成 思考能力的时候,扁鹊就作为国人心目中的一个神奇可敬的‘中医祖师爷’的 ‘偶像’牢牢的扎根于头脑中了。他成了中医深奥莫测的一个重要的证据。”那 么这里出现的患者到底是齐桓公还是蔡桓公呢?   显然,潘先生没有搞明白这一点,他把这两个人做了模糊处理,都以“齐桓 公”的身份将其涵盖了。因为潘先生在文中多次提到“一个堂堂的春秋霸主”, 霸主也者,人所共知,只能是齐桓公无疑。但事实上,蔡桓公却是另有其人的。   按《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第二》记载,公元前714年,是蔡桓侯封人 元年,他在位二十年之久,直到公元前694年,他的弟弟蔡哀侯献舞继位。而齐 桓公小白是在公元前685年继位为齐国国君的,那时蔡桓侯封人已经死去。蔡国 与齐国是两个诸侯国,蔡桓公与齐桓公也是两个不同的历史人物。   中学教材中所见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出自《韩非子·喻老》,春秋诸 子著作惯于借喻说理,韩非的本意,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理论,“天下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这是一 种朴素辩证的方法论,不是为了说明所谓“神医”的神奇。同样的故事,在《史 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有记载,但“蔡桓公”被写成了“齐桓侯”。司马迁的 评论是“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这与韩非 《喻老》的旨意是相吻合的。而潘先生竟然从中“明显地读出其神化正面宣传中 医的用意与动机”,慧眼的独具,真令我辈一般人感叹。   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扁鹊为齐桓公或蔡桓公医病的事情,其实并不重要。 笔者想要说明的是,潘先生既然以“科学”为号召宣传废止中医理论,却并非依 仗堂堂正正的科学理论,而是以曲解古书为手段,行文中极尽讽刺嘲笑之能事, 从理论角度到写作态度,均不免令人顿生殊乏科学精神之叹。尽管潘先生“不是 历史学家”,而且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说法与韩非本来不同,但难道潘先生连稍作 查证的耐心都没有吗?将不同历史人物任意混淆却无片言只字加以说明的做法, 似乎也不见得有什么科学可言,相反,这种不负责任的随意态度正体现了潘先生 思想的不够科学。   中医是否该废,应该以客观的、理智的、科学审慎的态度去探讨,潘先生这 样充满情绪化的文字,只怕不仅没有过多说服力,反而容易适得其反。以不科学 的态度来捍卫科学,是对科学的嘲讽和亵渎。请潘先生三思。 (XYS2007012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