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曲线自救——我与中医的不解之缘 作者:东子 2006.11.6   到现在,本人或多或少也与中医打了二十来年的交道,想起来真是感慨万千。 当初与中医结上不解之缘后很快就明白了,这一生必须改变自己的命运,靠不了 别人,只能自救。   80年代初期被“服从分配”而糊里糊涂从一个小县城进入了省城中医学院, 不像现在,那时中学毕业生啥也不懂,不知道什么中医、西医,不然我怎么也复 读一年重新参加高考,继续报考理工科大学。上了中医学院,才知道要学习老古 董,而不是数理化什么的。那时我们是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穿插地学习,无形中 我们心里也开始了比较,自然我是对学习中医课程毫无兴趣,西医课程还马马虎 虎。凭良心说,给我们上中医各门课程的老师课是讲的很好,也有不少同学听得 仔细,学得认真,但我始终无兴趣,所以中医课是经常旷课。有些中医课老师特 别热心,常常给学生补充些教材上没有的东西,比如五运六气、天干地支、气功 等等什么的,但我是一概不听的。不过既然已经上了中医学院,总是要学点东西 的,然后回到县城当个中医师吧。慢慢地也就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就是中医 课程对付过去就行了,西医课程认真些,也比较有兴趣,好在西医课程学习内容 比医学院的浅,也好对付,业余时间,自己也学点英语,数理科学、生物学和社 会科学等等,总的感觉,学习还是很轻松的。   大学5年,除了学习外,其余时间就去玩了。现在看来,这也很重要,班上 大部分同学都各有才能,有喜欢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的、有喜欢音乐的、有喜 欢琴棋书画的,甚至气功武术,等等,五花八门,本人耳濡目染,也开阔了自己 的视野。平时同学们也讨论中医问题,而且常常讨论得很激烈。上学开始多数同 学是相信中医的,但到高年级,相信中医的人越来越少,有一点大家都达成共识, 就是现代医学知识学多点、学好点总没有坏处。那时我们的想法是,中医太落后, 以后当医生,还是要把西医学好,否则害人不浅。记得有几件事对我刺激很深, 一次是实习时中医内科病房一位肺炎病人,实习同学要用抗生素加中医清热解毒 汤剂,但主治的半老中医一定要用白虎汤治疗,且不准用西药,害得病人一个星 期病情越来越重,最后还是用抗生素解决了事。还有一些同学练气功,开始很用 心,而且不久仿佛可以运气发功了,我们不练气功的同学都觉得很可笑。过不了 多久,这些练气功的同学也都不了了之,但还是有一位同学练气功走火入魔,最 后得了精神病。毕业时,一位铁杆中医迷的同学不知怎么回事,好像是顿悟吧, 把5年来学习中医课程的课堂笔记、课本、以及记录着大量在中医杂志上摘抄的 偏方、秘方的笔记本全部扔掉,并大呼上当,发誓工作后开始改学西医。   4年级时,一些同学开始准备报考研究生,我也心动了,想想自己要回到小 县城当个中医师,一定没什么前途。别人能考研究生,我为什么考不得。其实那 时想法也简单,就是不想回小县城,想继续在大城市里发展。然而报考什么专业 是个问题。中医专业是不能再学了,没劲!考西医院校也怕考不过医学院学生, 应届又不给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就考个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吧,大方向确定后, 就开始抓紧学习英语和西医基础课,于是买了医学院西医基础相应课程的教材。 对不起,学校的中医课就继续旷课了,跑到离学校不远的医科大学大教室混在里 面听西医基础课,感谢邻校的那些老师,让我进一步领悟了现代医学。报名时终 于找到一个很合适自己的南方大学,考试科目是一门西医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 课——《中医基础理论》,和西医基础综合考试,非常好,中医基础理论考试不 在话下,关键是西医基础课还要认真准备,经过2个多月紧张的复习,最后一举 拿下考试。   80年代中后期的南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我在这 里开始了新的奋斗。来到新的学校,导师——当然是西医基础课导师——明确告 诉我,毕业后从事西医基础课教学和科研,这意味着这一生不当医生了,这倒无 所谓,反正我喜欢当教师。虽然还不能完全摆脱中医,但以后基本上是与西医课 打交道了,这是我事业的第一次重大转变。那3年就一心一意对付西医课的学习 和科研,只是毕业论文总要扯上一点中医药内容,毕竟是在中医学院。在中医学 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导师都是西医出身,中医专业的导师都是中医出身,泾渭 分明。那时的硕士毕业论文要求也不太高,不像现在必须在学期间要发表论文。 我们在3年学习中,主要是培养现代医学基本的科研技能和素质,除了英语和计 算机外,我们学习了试验动物学、细胞生物学、高级生理生化、科研设计方法、 医学统计学等等,毕业课题研究完全是按现代医学科研要求进行的。除了我们这 些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的研究生外,有意思的是一些中医专业研究生也被导师要 求做动物实验,另一些研究生就做中医古籍研究,他们是最轻松的,多泡泡图书 馆就行了,而我们是最苦的,做实验经常是废寝忘食。   记得在《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学习中我们收获很大,老师是一位非常严 谨的教授,他教给我们一整套现代医学的科研方法学,包括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随 机、对照、重复等原则、实验设计、统计设计、统计分析以及科研评价等等。老 师经常拿一些中医杂志里发表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研究文章让我们科学地评价并打 分,很遗憾分数都不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这几年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当时某地一杂志发表了一篇批评中医的学术文章, 学校的一位中医老师兼某中医杂志的领导很是生气,立即组织一些同学写反驳文 章,并要集中刊登在杂志上,很不幸我也被选上了,不写肯定不行,我只好避重 就轻地写了一篇为中西医结合辩解的文章交差,强调中西医结合不失为一种改良 中医的尝试,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总比呆在岸边不过河要好些,尽管心里对中 西医到底如何结合也没底。最后很遗憾这一小篇文章还是发表了。   不管怎样,3年的研究生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收获也很大,自我感觉经 过8年的学习,中医和西医都懂一些,以后在中医学院当西医基础课教师,凭良 心做事就是了。一位同学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说,“如果儿子要学中医,我就打 断他的腿。”当然这是气话,不过我知道这可不是他一个人的气话。   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一所中医学院,开始了10余年的教师生涯。身处中医学院 的西医课教师,有时很难做人做事。全国各省基本上都有一所中医学院,其中大 部分办学条件都很差,无法和西医院校比。特别是每个中医学院里的西医教研室 和实验室总是处在陪衬地位,教学与科研条件难以得到保障,中医学院的领导们 大都是中医出身,不可能也不愿意把有限的教学科研经费大量投入到现代医学教 育之中。一般来说,中医学院西医课的实验室条件比各地医学专科学校还要差不 少,科研条件自不待言、科研课题和科研成果少且质量低,这些因素决定了中医 学院里的西医教研人员被边缘化,在各个西医学会中地位也非常低,可以说,人 家基本上不带我们这些人玩。当然也有些教师或研究人员走所谓中西医结合研究 的路子,其中大部分人做些中药的药理分析,或者中成药、汤药的基础和临床研 究,这与国内中药研发的疯狂有密切关系;也有部分人甘于寂寞,从事经络实质、 中医证的实质等基础研究。有些五、六十年代“西学中”的老教授一生用现代科 技研究中医,大多都是昙花一现或毫无成就。有些聪明的在80年代初就转回研究 西医,也算是醒悟了。   总之,中医学院的西医课教研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都毕业于西医 各专业,像我这样毕业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业也不少,但都系统地接受并认同 现代医学教育。这个群体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融入国内主流医学界,但也不愿认 同中医界,除非加入不伦不类的中西医结合界,否则就彻底被遗忘,这就是现实。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前期,国内社会问题繁多,高等医学教育停滞不前。像 我们年轻教师大多傍徨迷茫,甚至自暴自弃混日子。那时学校大学生并不多,我 的教学任务也不重,科研几乎不做,也没条件做,除了上课外,我和大家一样也 是混日子,虽然如此,但心有不甘。90年代初一段时间全民经商热,我也曾动心, 但最终还是坚守了教师岗位。当教师,我并不后悔,而且我是尽职尽责做好本职 工作,虽然没什么科研成绩,但作为授课教师,我是称职的。这期间我的唯一乐 趣是把课上好,并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也获得了一些教学成果奖和优秀教师称号。   身在中医学院,平时自然不便对中医说三道四,虽然我的教学和科研都不涉 及中医,但面对一年又一年进入中医学院学习的大学生,心中仍充满了忧郁,为 他们的前途担忧。从高中学习到中医学院的大学学习,其内容反差之大,让这些 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中医专业的学生还有一部分文科考生,让他们学习中 医很是痛苦,尤其是学习西医基础课程更是力不从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 见这样问题。从文科考生中招收中医专业学生,这一招够利害的,说是为了弘扬 中医,只是苦了这些学子。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也常常和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医的 看法,多数学生对中医持怀疑态度。一般情况下,我不会给学生们雪上加霜,甚 至有时还说中医的存在也许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向他们明确表明我的看法,第一, 进入大学学习,除学习知识外,你们要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特别是独立思考、 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分析和解决中医问题,绝对 避免情绪化,我一再强调,中医就是中医,不要用一些“祖国医学”、“国医”、 “国粹”、“国宝”等来称呼中医。第二,从实用角度出发,虽然是在中医学院 学习,但你们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尽量多学、学好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中医那点 内容在5年内不用花多大精力也掌握个八九不离十,而以后即使在中医院工作, 院长考察你们的工作能力还是看你们对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第三, 以后当医生,要对患者负责,凭良心当医生,坚决拒绝像社会上一些挂着中医幌 子草菅人命、骗人钱财的行为。   中医学院的研究生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科大多毕业于中医专业,考 上研究生应该是比较优秀的,但他们在校时接受现代医学技能的训练较薄弱,动 手能力相对较差,有些连基本的动物实验都做不好,加上中医学院的科研条件差 等因素,使得他们研究生阶段很难做出较好的成绩。除了少数从事中医古籍研究 外,大多数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临床专业的研究生都被要求按现代医学科研 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有些课题设计赶潮流,很先进,如使用分子生物学、干细胞 培养等技术研究中医药问题,然而应该看到,不排除有一些有意义的成果,但大 部分研究基本上是得不偿失。最近几年来,中医学院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但他 们的就业市场并不大,无非主要是留在中医学院或到中医院工作,很多研究生对 自己的前途很是担忧。   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工作以后分化很大,我们本科毕业于80年代中期,我粗 略统计我班60位同学约一半一直从事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基本上都在中 医院或西医院里的中医科,但有个特点,就是这些同学工作以后参加的医学继续 教育,特别是半年到1年的进修学习大多是到省级西医院学习西医,实际工作中, 对患者中、西医治疗都进行。约20%同学完全从事西医工作;10%从商如在医药 公司工作,20%从政或其他工作。   有一位同学形容中医学院是“庙小菩萨大,池浅王八多”,虽然不雅,却也 形象。我在中医学院工作多年实在是感同身受,那时各地中医学院比较小,学生 不多,但作为普通高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特 多,我记得我所在学院职工七百余,其中院级(厅级)领导五、六位,处级干部 六、七十,科级干部一百多,而教师只占职工总数的40%。这样的大学完全是 “官本位”体制,似乎一切工作是以行政为中心,而不是围绕着教学科研这个中 心,自然,学院中地位高的是行政官员,教师也就算上三等公民了。问题的严重 性还表现在,中医学院里占据教学科研领导岗位的不学无术者比别的大学更多, 在这样的学校里,想认真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年轻教师的出路可想而知。近几年 来,大学扩招,中医学院也越来越庞大,一些学历较高的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 情况有些改善,但改革的步伐仍跟不上时代的需要。相对于其他大学如医科大学, 中医学院的进步比较缓慢。还有一个现象,中医学院有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 除了纷纷开办一些非医学类专业外,甚至有的还开办西医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医 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完全一样),很让人奇怪,而传统的中医、针灸、推拿等专 业似乎在弱化,招生人数也在下降,也许这是医疗市场不断变化的作用。   多年在中医学院从事西医课教学工作的确很孤独,限于条件和中医学院的氛 围,想做些西医科研几乎无法进行,又不愿做那些所谓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而 在高校,不做科研是没有出路的;90年代后期,国内高校渐渐走向正轨,对高校 教师的科研要求也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问题日益迫使我认真考虑自己的事业前途, 总是这么混下去肯定不行了。终于在90年代末下定决心考博,不能再拖了,毕竟 年龄不饶人,要赶上最后一班车。至于报考的专业还是西医基础专业,但一定要 考医科大学的西医博士生,坚决不考虑中医学院或医科大学里的中西医结合专业。 其实我心里也清楚,像我这样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专业背景的考生要报考医科大 学西医专业是很有风险的,但也无暇顾及了。   经过几个月的复习,终于考上了国内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虽然在报考之前 与导师并不认识,但导师对我初复试的理论和实验技能考试成绩很满意,不过导 师指出,学习期间必须加倍努力,毕竟我的现代医学技能和素养还有差距,这个 自然不在话下,来这里求学就是准备脱层皮的,只要有这个机会,我这个有中医 背景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一定不必别人差多少。来到了这里,才真正感觉到外面的 世界多精彩,真正感觉到现代医学的博大精深,心情自然舒畅。3年辛苦而不失 快乐的学习,收获很大,而且也刹不住车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再做2年博 士后工作。出站后在一所大学医学院从事医学科研工作,目前除了完成不多的教 学任务外,主要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   看来我很幸运,终于告别了中医学院,真正远离了中医,最终完成了我的漫 长、曲折的“曲线自救”过程,尽管有些迟。同学们笑称我是中医的“叛徒”, 其实这有些冤枉我。第一,到中医学院上大学并非我所愿,除了在中医院实习阶 段与病人打过交道外,后来基本上是在中医学院担当西医基础课教师,没有当过 中医师。第二,本人实在是对中医无兴趣,对中医也没有偏见,告别中医完全是 个人的选择。   20多年来目睹中医的现状,确实有些感慨,中医问题应该说是中医自身的问 题,怨不得别人。几十年来,进一步说几百年来,中医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失 去了多次改革进步、融入主流医学的机会,早年的王清任终于没有完成中医的 “改错”。我的一位多年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同学痛陈中医是长期患“白血病”, “贫血”又“发烧”,自己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却要“走向世界”。如果说中医是 一门科学,那就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对待和处理中医问题,任何借政府保护、爱 国激情来维护中医都显得十分可笑。如果说中医是文化瑰宝,当然应该加以保护, 但你不能拿来治病救人。我不知道中医的前途会怎样,但我相信中国人很聪明, 中国社会总是在进步的,理智、科学地解决中医问题是大势所趋,中医药学里面 是金子的总会发光,问题是我们如何扬弃,这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别 的什么问题。 (XYS200611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