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不再是无声的中国 危险的“精英”意识 ——我看“肖传国名誉案”的判决之五 陶世龙 在武汉市江汉区法院对肖传国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方是民名誉权纠 纷一案(以下称“肖案”)作出判决后,人们或拥护,或不服,都表达了自己的意 见。2006年8月7日,还有一批海内外学人发出一封《关于肖传国诉方舟子案的公 开信》,以真名实姓,负责地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尽管支持法院判决的人,曾以 江汉区法院的判决就是国家权威,发公开信就是挑战司法来威胁,而且还摆开架 势,准备名单出来要一个一个搞臭,但信还是发出了,而且敢于签名的不少。此 外,最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王天成诉周叶中侵权案判决王天成败诉,也 有萧瀚、杨支柱、李世洞等学者公开提出批评,表明我国社会毕竟在进步,至少 在这类事情上,不再是无声的中国,舆论也不是一律。 中国人这么多,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本是正常现象,谁有意见都有权讲 出来,包括肖传国教授及其支持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肖教授没有像裘法祖 院士说的某些院士那样,忍气吞声,正面作出回应,尽管这类问题实非法院裁判 所能解决的,仍是应该肯定的。遗憾的是肖教授的支持者,似乎除了裘法祖院士 和貌似公允实际支持肖教授的新闻晨报郭翔鹤记者外,竟无人挺身而出,只能躲 在面具后面,在虹桥论坛上放点暗箭,而其作为也就是骂人,以致有把那里变成 厕所之讥,实际上给肖教授帮了倒忙,据闻肖教授声明那里有人冒用他的网名发 帖,当系也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些化名骂人的帖子,除了暴露那些发帖者的怯懦和低俗,并没有什么作用, 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些人的心态,我特别关注的是这些人暴露出来的一种危险的 “精英”意识。 新闻晨报记者郭翔鹤在他的博客中说,方舟子现在只有村医、商人、稚童化 名上网“力挺”;支持方舟子的人是“唯‘首领’马首是瞻,缺乏独立思考、判 断、搜集信息能力的盲从者。”还记下“今日有一读者打电话来报社,怒斥采写 方舟子败诉报道的记者“道德败坏”,接电话的负责人问这个商界人士语出何来, 对方却支支吾吾答不出来,”特别突出了打电话支持方舟子的的这个人是“商界 人士”。透露出他对商界人士的蔑视。(《方舟子老兄,科学的真伪法院不可判 定?》)虹桥论坛上有几个人,更是一直在贬损方舟子是“三无人员”“学术扔 货”,总之是社会地位低下,说他是“一辈子想同上流社会套上近乎,最后还是 被无情地打回原形,回到他该去的地方。”看到公开信上的签名后说“那里的垃 圾筒打翻了?”“名单上多数恐怕只能在信誉死新到里面发表SCI 文章”“看了 这个名单,才觉得我费这么多贴敲打方叉实在不值。”蔑称方舟子是“低等生 物”,又说方舟子是“首领”、“教主”,新语丝上那些支持他的人当然更是不 堪了。 但是再来看看公开信的签名者,大部分有硕士、博士学位,没有注明学位的, 从其担任职务的性质来看,也应具有教高的文化水平。他们都是在教育、科学研 究或管理部门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那么虹桥论坛上那几个人,为什么还要看不上这些人士,甚至说出“看着这 样一堆不成器的,连查的兴趣都没有。”这种话呢? 他们中有人说“从签名中专业人士的缺席看方“学术打假”的非学术目的” 。而签名的这些人,看得出来各有自己的领域,从他们的一贯言行来看: 1、对于“商人”他们是轻视的。名单里有地产经纪、外贸经理、客户服务 总监、金融机构分析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应该属于商业界的人士; 2、对于在工商企业业中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士,他们也是看不起的。这 次名单中不少; 3、对于在文化教育部门做一般工作和自由职业者,他们也是看不起的。一 直把获有博士学位但不在科学研究岗位上的做研究工作的人,贬为“学术扔货”; 把自由职业者称为“三无人员”并是作为贬义使用。本次签名的人中,律师、作 家、编辑、记者、图书馆管理者、科技出版人等等都有,不是科学研究人员,不 少人可归入自由职业。 4、对于老人、退休者他们更是看不起的。他们在虹桥论坛上将退休者蔑称 为“老弱病残”,甚至骂为“等死的人”,众目共睹。名单中有退休者。 5、他们对学术界内无权势的小人物也是看不起的。以往这些人强调“现役 的”“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才有学术打假的发言权,名单中在科学研究第一线 的人也不少,他们似乎该尊重了。不,他们还是看不起。他们崇拜的是那种炙手 可热的权威,虽然肖传国教授是不是国际公认的知名权威还待考,但至少在武汉 三镇已显示出其实力,而魏于全教授具有四川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和中国科学 院院士的身份是确实的,都属于老虎屁股摸不得之列。因此居然有司履生这样的 “退役者”和方舟子这样的“三无人员”出来摸了老虎的屁股,当然不能容许, 非得除之而后快了。在虹桥论坛上一些人使用的言语中,表现的再清楚也不过了。 会有人奇怪,那些“力挺”肖、魏的人,本身看起来也不像是什么权威,何 以表现出比当事人还着急?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温铁军先生所分析的,今 日中国存在着“官产学研结盟,利益结构在导致合谋。”在一个利益共同体内,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司履生和方舟子面对的并非仅仅个人,所以不乏有人出来 和他们拼命。都是穿着“马甲”的,也不排除有人是亲自出马,这些都无关紧要。 要紧是从这里我看到仲大军先生说的“一个‘矛盾的中国’”,不仅在城乡之间, 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之间已有表现,而且在学术界也已露端倪。 刚看到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聂辉华8月4日发出的《大陆高校:没有一流待遇, 哪有一流水平?》(白鲨在线)告诉大家: “看上去,似乎高校教师的实际收入在整个社会中并不低,但是这里有两点 被严重误读。 第一,多数高收入教师的主要收入并非学校的工资,而是在校外的各种兼职 所得。从局部均衡的角度看,这似乎没什么不好。教师改善了生活,高校减轻了 负担。但是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教师将大量精力用于第二职业,必然导致教学 与科研质量的降低,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社会。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的大学都是 国有的,而教学和科研质量的降低在短期内难以显示,因此这难以对高校的领导 和行政人员形成有力的约束,却会对学术界的声誉形成负面影响。一个在考研辅 导班日进万金的老师,当然没心思指导学生。所以,几年前我所在的人民大学不 得不让这位开着宝马来上班的副教授提前退休。我认为,一种有效率的薪资制度, 应该保证每一个人只要完成本职工作便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 第二,人们过于关注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容易忽视行业内部的收入不平 等。在高校,真正腰缠万贯的教师毕竟只是极少数,因为“著名”的人物永远是 那么少。而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则依然在贫困线以上、小康线以下 苦苦挣扎。” 他的文章让我们看到,学术界内部也在出现社会上类似的阶层分化,贫富差 距在拉大。当然和过去比较,总体来看物质待遇都有提高,而且一些贡献大的人 得高报酬也是大家所理解的,问题在由于权力进入学术,以权谋私大行其道,分 配并不公平。 在人群中,是有能力作用的差别,对于那些学术大师、权威,或“知识精 英”,给以较高的地位、待遇,大家是不会有意见的,但这些精英之所以成为精 英,或“人类的盐中之盐”(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是因“天下有公利 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 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是利为 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而不是蔑视民众,高踞众人之上以精神贵族自居。 值得注意的是,今日流行的“精英”有失其主旨,成为权力、利益与学术结 合为一体的代名词,这种精英意识,不仅在“肖案”中,在“川大魏于全事件” 和“潘知常风波”中,都有表现,而以虹桥论坛上对公开信签名者的蔑视与侮辱 为最,听其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因为当精英脱离群众,利为己所谋,事情就要 走向反面。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固然有卓越人物的巨大作用,但如无千百万 普通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我常从无数珊瑚虫用自己 的躯壳构成珠穆朗玛峰的岩石,来启示自己认识平凡的微不足道的个体所拥有的 力量,历史归根到底还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将成功万骨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 何不如是。因此,对学术大师,我们固然要为他们创造优良的条件,使他们能发 挥更大的作用,但对大量普通的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所遇到问题,也要高度重视, 认真解决。聂辉华先生尚是处在首善之区,在基层或边远地区,恐怕还要困难。 对于肖传国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方是民名誉权纠纷一案我本不太在 意,而在观察武汉市江汉区法院作出方舟子败诉的判决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感到 决非是个人恩怨,而是如何使学术界内部的矛盾不致加剧和求得和谐的大问题。 由于法院的判决有明显的阙失,使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认为有偏袒强势一方的嫌 疑,所以会引起强烈反弹。因为在百姓的心目中,如仍有“此处无日月,法院有 青天”的期待,矛盾还不致激化,而当这点期望也破灭,就难说了。当然,秀才 造反三年不成,上诉后维持原判,也不必在意。的确如此,反是造不起来的,但 海外有真才实学之士,本来回来的就不多,这一来更不肯回来了;而国内的人才, 有点办法还是要出去。 还必须看到,现有的真正的大师,多垂垂老矣,后继者有几人,能服众者更 能有几人?如果失去那些扎扎实实在第一线干活的青年学人的信任,还能有多少 创新。这是最要紧的,现实的。 明白人并不少,在虹桥论坛上也有,2006-08-08 05:47:26有位网友贴出: 《骂吧,骂吧,骂完了邹承鲁,又骂355个公开信签名者》 就那么几个马甲,论换着上来骂,越骂越失人心,越骂越显出自己底气不足。 说实话,肖这次是惹怒众犯了,不是因为他跟方舟子的纠纷,而是他企图借 官方势力压制威吓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学术腐败的憎恶。公理自在人心,肖以为 借个地方法院的昏判官就可震慑住科技界对学术腐败的不满,结果是招来如此强 烈的反弹,这大概是他完全没料到的。 本坛拥肖派不是说公开信无人签名,只有林一个人签名吗?现在脸上是不是 挨了一记耳光般火辣辣了? 千夫所指,遗臭天下,肖现在大概体会到乐。(送交者: read.this) 我看就是这个理,值得肖传国教授也值得大家思考。 2006年8月15日于加拿大之Fredericton. (XYS200608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