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掐人中急救的愚昧与野蛮   作者:张功耀   在清朝的中医疾病分类当中有一类疾病叫做“厥”,也称“昏厥”。这个术 语很难与西方医学的疾病概念精确地对译。它可以是syncope(晕眩),可以是 shock(休克),可以是coma(昏迷),还可以是sudden death(猝死)。中医 著作家把昏厥列为“奇病”,也就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疑难杂症”一类。这种 症状之所以“奇”,悉在于中医生的祖师爷既没有找到对它的合理解释,也没有 找到对它的应对方法。可是,中医生通常都有一种怪脾气。越是他们实际上绝对 无能为力的方面,他们所实际吹嘘出来的却不是绝对的无能,而是绝对的无所不 能。于是,中医生列举出了许许多多拯救昏厥病人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作为 他们的撒手锏应用的就是掐人中。   人中只是中医生自我标榜起来的一个“穴位”,又名寿堂,也名水沟。它位 于鼻梁以下嘴唇以上那条凹槽的正中央。这个位置本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无非 就是鼻中隔降肌底下遮掩了一块上颌骨。但是,自作聪明的中医生认为,掐住这 个位置可以挽救昏厥病人的生命。   最早记载掐人中挽救昏厥患者生命的文献,可见于公元4世纪出版的《肘后 备急方》:“救卒死方,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以后,这个方法多有沿袭。但 是,我国还有一本比《肘后备急方》更权威的医书,那就是现在还被中医生顶礼 膜拜的《黄帝内经》。这本书的作者没有建议掐人中,而是主张取下俞穴做针灸 拯救昏厥患者。(见《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   可是,下俞穴究竟在哪里?中医生的祖师爷们全都没有说清楚。大概中医生 把掐人中当撒手锏用惯了,竟然忘记追究这个“下俞穴”的位置了。在中医自我 标榜的365个穴位中,有肺俞、心俞、胃俞等12个俞穴,却不知道此外还有一个 “下俞穴”。反正没有先例,又不需要解剖学作证据,于是,中医界后起的领袖 们就用八髎穴中的“下髎”代替了。它的大致位置在脊椎骶骨关节上。令他们欣 喜若狂的是,不掐人中,在这个位置上扎一针,或紧捏这个位置,在许多情况下 也能让昏厥病人苏醒过来。由于“有效”,所以,他们非常自信地认为,“下髎 穴”肯定就是“下俞穴”了。我国中医界那些昏聩的“泰斗”和“传人”,就一 直用这样一些“博大精深的学问”欺世惑众。   事实上,中医让昏厥病人苏醒的方法还不止上述两个。其它的方法还有,取 内庭(脚掌的第二、三脚趾之间)、涌泉(脚板心)、隐白(脚板大拇指尖)、 中极(骶骨上方)、金门(外踝与五趾骨连接的凹陷处)等穴位针灸,也能让昏 厥患者苏醒。如果施救者身边没有针,用手掐或捏这些地方,也能收到与针灸相 同的效果。此外,我国民间还有许多不按标准穴位,只在手掌心和手大拇指外侧 扎针,或在这些位置上拍打、拉扯、掐、捏,也能使昏厥病人苏醒的建议。   我国文学艺术界迷信中医的人不少。他们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却又经常以 他们的文学想象代替科学想象,并用这些想象冒充科学,再用这些他们自以为是 的“科学”去为中医辩护。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没有中医,他们的武侠小说、 武侠电影、以及刻意为“中华神功”渲染而编造的陈词滥调、淫歌艳曲和离奇故 事,就没有可以生存的文化基础了。于是,打倒中医势必要铲除他们编造的小说、 电影、电视和传奇故事的文化基础。所以,我国文学艺术界那些既无知又喜欢耍 小聪明人,经常用一些低劣的文学手法为中医辩护。其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就是 《神医喜来乐》。在他们的笔下,神医喜来乐用几根香葱靠近患者的鼻孔,也使 昏厥的患者苏醒过来了,比掐人中还要神奇。   如果我们稍微有点哲学判断能力,如此“有效”的方法太多,不但不能增添 中医的神奇,反倒更加赤裸裸地暴露了中医的虚伪与欺诈。既然打手板,捏屁股, 扯大拇指,用香葱刺激鼻子就可以拯救昏厥病人,还去掐人中、扎针灸、灌汤药 干什么呢?遗憾的是,我国至今哲学落后。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哲学。于是,一 个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一直以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自大的泱泱大国,居然至今 没有能够对这样的虚伪和欺诈给以充分的揭露,更没有对这种愚昧所蕴含的风险 给以人道主义的批判。   无论什么情况下的急救,必须看准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争取患者生命的 延续;第二个目标是避免患者遭遇进一步的伤害;第三目标是促进患者自我恢复。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最关键的急救技术要领必须是:一、保持气道通畅;二、保 持足够的呼吸;三、保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这三者合在一起,在国际医学界就叫 做急救的“ABC法则”。其中,A是气道(Airway),B是呼吸(Breathing),C 是循环(Circulation)。如果气道(口腔,鼻腔,咽喉,气管,直到肺部)堵 塞,施救者应当尽快为患者清理气道。如果气道通畅,只是呼吸不够(每分钟呼 吸16到22次为正常,低于12次濒危),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人工呼吸帮助。如果 患者已经没有了呼吸,施救者应当及时检查其血液循环是否存在。如果患者的脉 搏还在跳动,只是相当微弱,施救者应当及时为患者提供人工循环帮助。在没有 任何医疗器械的条件下,按压心脏是帮助患者恢复血液循环最有效的方法。对于 大出血患者应当及时止血:对于毒蛇咬伤患者应当及时控制毒血向心脏方向流动。 这些也是“C”法则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救的英文意思是“优先帮助”(first aid)。如果对需要急救的患者放 弃这些最优先的帮助措施,而去为患者做一些掐人中,捏屁股,拽耳朵,打手板, 扯手指,等毫无意义的事情,那就不是在为患者施救,而是在把患者往死路上紧 逼。   理解上述急救目标和急救技术要领的意义,需要有关人体酸碱平衡的生理学 知识。   近100年来的医学进步表明,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对于人类的健康、疾病 和死亡,不但是举足轻重的,而且还是相当敏感的。其所以如此,最关键的生理 学原因是,人体中的酶只能在非常狭小的酸碱度范围内才具有生物活性。酶不活, 人也会死,不管什么“泰斗”“传人”“英明的领袖”“伟大的导师”,概莫能 外。   酸碱平衡是人体当中一种典型的自平衡。这种自平衡可以使人体血液的酸碱 度(PH值)严格保持在7.4附近。人体可承受的酸碱度在7.35到7.45之间。人体 的自平衡能力则可将它限定在7.38到7.42以内。现代生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人体血液的酸碱度低于7.35将出现酸中毒,高于7.45将出现碱中毒。如果人体血 液的酸碱度低于6.8,或高于8.0,则这个人将定死无疑。   那么,人体是怎样自我控制血液的酸碱度的呢?   学过化学的人知道,不同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一方会向另一方提供 离子;另一方则接受这些离子。二氧化碳溶解到水里边,水为二氧化碳提供氢离 子,二氧化碳则为水提供碳酸根离子。这两个离子结合在一起就生成了碳酸。在 生理化学中,我们把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称作“偏酸物质”,能够吸收氢离子 的物质叫做“偏碱物质”。在我们的血液中,如果偏酸物质可提供氢离子的总量 比偏碱物质可以接受氢离子的总量大,就会使血液酸化;反过来,如果偏碱物质 可以接受氢离子的总量比偏酸物质可以提供的氢离子总量多,就会使血液碱化。   有五个原因使得人体被酸化的可能性大于被碱化。   第一,细胞在做需氧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它们与水化合之 后生成碳酸。   第二,我们的食物当中富含偏酸的物质。如,泡菜和酸奶是直接偏酸的,水 果当中的柠檬酸也是偏酸的。   第三,有些膳食补充剂,如盐酸甜菜碱(Betaine hydrochloride),可以 促进食欲,增加胃酸分泌。   第四,许多食物成分,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它们的代谢产物,如硫酸、 磷酸、脂肪酸、乳酸,等等,是偏酸的。   第五,某些疾病会使我们的身体代谢出一些我们不需要的酸性物质,如糖尿 病患者会代谢出酮酸。   这么多偏酸的物质堆积起来是足以使我们毙命的。可是,我们的人体却可以 将它平衡到PH值为7.4的邻近状态。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第一个机制,偏碱的胰腺分泌液可以中和胃酸,以保护与人体消化和吸收相 关的酶的活性。所以,那些多食易饥,形容消瘦的人,可以考虑胰腺分泌不足的 问题。   第二个机制,酸/碱缓冲系统对血液的酸碱度的缓冲调节。这样的酸碱缓冲 系统总共有三个。它们分别是碳酸氢盐与碳酸缓冲系统,磷酸盐与磷酸缓冲系统 和蛋白质缓冲系统。在这些酸/碱缓冲系统中,一类物质提供氢离子,接受偏碱 离子;另一类物质提供偏碱离子,接受氢离子,二者相互形成对酸碱漂移的缓冲 调节。   第三个机制,肺通过控制呼出二氧化碳的量调节血液的酸碱度。这个过程对 于实现人体酸碱平衡的意义非常重大。有生理学家估算过,肺的呼吸作用占全部 人体酸碱自平衡作用的92%。可见,“只要还有一口气”对于延续一个人的生命 是何等重要!   第四个机制,通过肾的代谢排除酸性物质和重吸收碱性物质。   在以上酸碱自平衡关系中,碳酸氢盐与碳酸之间的平衡是最主要的。实际上, 肺调控二氧化碳的生理学意义,也在于保持碳酸氢盐与碳酸之间的化学缓冲关系。 理论的酸度函数计算表明,碳酸氢盐与碳酸之间保持20∶1的比例,即可维持我 们人体血液的酸碱度为7.4。其中,为此做出贡献最大的是肺吸入氧气和呼出二 氧化碳。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生命维持图景了:   肺吸入氧气,将其融入红血球,由红血球送达全身,以满足细胞完成其呼吸 作用的需要。细胞在其呼吸作用中不断地生成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以四种形 式溶化在人体的血液中:一种继续保持其二氧化碳分子不变;另一种与血液中的 水化合,生成碳酸;再一种以碳酸氢根的形式与血液中的金属离子化合,生成碳 酸氢盐;剩下的以碳酸根离子的形式与金属离子化合,生成碳酸盐。肺的呼出作 用在于,以实现血液的酸碱平衡为目标,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分子呼出体外。   但是,肺只能排除已经送回到肺部的二氧化碳。存留在其它地方的二氧化碳, 即使有“剩余”,肺也是排除不了的。当这些“剩余的”二氧化碳不能被肺排除 体外的时候,就会造成“呼吸性酸中毒”。当然,如果吸入的氧气太少,摄入的 葡萄糖不够,细胞在其呼吸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偏少,而肺部呼出的二氧化碳 又太多,人体其它器官的代谢又不能补充这种缺额,就会使人体出现“呼吸性碱 中毒”。   在我们的饮食中,还有许多偏酸或偏碱的物质,经过肠胃的代谢,也进入了 我们的血管。这些物质,绝大部分都会通过化学缓冲系统实现酸碱平衡。但是, 由此造成的“剩余”部分,也不是肺可以呼得出的。对于这些肺呼不出,化学缓 冲系统也平衡不了的部分,就需要我们的肾脏发挥它的代谢作用去平衡了。但是, 如果肾脏泌出酸性物质的能力太强,滤除酸性物质的能力太弱,再加上它重吸收 碱性物质的能力也不够的话,就会引起人体的“代谢性酸中毒”。反之,就会引 起“代谢性碱中毒”。   这样一来,肺的呼吸作用,体液之间构成的化学缓冲系统和肾的代谢作用, 这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我们人体当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的 酸碱自平衡运行机制。   毫无疑问,掐人中不可能对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有任何帮助,因为掐人中不 参与任何可以促进酸碱平衡的生理化学过程。反之,由于掐人中的直接作用无异 于强迫患者闭嘴,这对于保持患者“只要还有一口气”的急救要领来说,正好南 辕北辙。可见,掐人中急救不仅愚昧,而且野蛮!   就本文前面所列举的四种“昏厥”状况来说,因为他们的发病机理不一样, 为他们提供的急救帮助也必须不一样。但是,为他们施救的基本原则,则是完全 一样的。   Syncope,医学上术语通常叫做fainting,它的发病机理是瞬时性的大脑缺 血。其直接后果是脑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作用。根据上面的酸碱平衡理论, 这样的缺血状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将导致碱中毒。引起大脑缺血的诱因多 见于直立性低血压,心脏病和对某些刺激物造成的条件反射。这种昏厥往往有一 些前驱过程,如,突然的头昏眼花,耳朵失聪,两眼发黑,其它还可能出现缺乏 痛感,呕吐,腹部不适,软弱无力,出虚汗,心悸,等等。除心脏病引起的大脑 缺血昏厥需要住院治疗外,其它原因引起的昏厥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舒缓。 但是,由于患者是因为大脑缺血而昏倒的,所以,马上把患者扶起来是很危险的,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会加重大脑缺血。正确的急救措施应当是, 将患者的姿势调整到大脑略低于心脏的躺卧姿势,以利于血液在地球重力的作用 下重新流回到大脑。如果患者长时间地不能自己舒缓自己,施救者就应当让患者 保持卧姿方式,尽快送到医院去抢救。   Shock的诱因和发病机理多种多样,因而施救者为患者提供的优先帮助也各 有不同。但是,他们的发展趋势依然遵从酸碱平衡原理。因此,急救的ABC法则 完全适合于对所有休克患者施救。只是在具体应用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说, 对于中暑引起的休克,通风、透气、降温是最优先的急救措施;对于电击造成的 休克,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频率是最重要的。   Coma是一种更多原因的生理状况。酒精中毒,鸦片中毒,药品中毒,迷幻剂 中毒,脑震荡,低血糖,中枢神经障碍,颅脑损伤,均可能导致昏迷。通常情况 下,昏迷病人都伴有缺氧状况。拯救昏迷病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措施。以平卧方式, 迅速将患者送医院急救,是最可靠的急救方法。一般民众遇到这种情况,以一切 可能的措施给昏迷病人输氧,是唯一可以采取的急救措施。其基本原理就是,通 过输氧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以延续患者的生命。挽救这些病人,往往都需要相 应的药物措施。但是,如果医生只给药,不输氧,就已经犯了轻视酸碱平衡作用 的大忌。很明显,中医生那种掐人中急救昏迷病人的方法,既不能正确地给药, 又不可能输氧,毫无疑问是非常危险的。   对于心绞痛引起的猝死,急救者应当以分秒必争的速度让患者在舌根下含服 (吞服无效)一片硝酸甘油舒缓心脏。这是最优先的急救选择。通常情况下,患 者一开始心绞痛就给含服硝酸甘油,而不要等到猝死才给药。其基本原理就是通 过舌根含服,口腔黏膜直接吸收硝酸甘油,直达心脏和血管的膜组织,以刺激心 脏舒缓血管和肌肉,从而恢复心脏的泵血功能,尽快达到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的 目的。血液流动恢复到正常之后,酸碱平衡也会恢复到正常。这个人就被救过来 了。对心绞痛猝死患者掐人中,不但不能起到舒缓心脏功能的作用,而且还会加 剧心脏肌肉和心血管的紧张程度。这种愚昧的急救是把患者往死路上紧逼。所以, 掐人中急救心脏病猝死病人是非常野蛮的。希望读者给以高度的警惕! (XYS20130305) ◇◇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