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金属针出现之前的针灸   作者:张功耀   针灸入选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后,我在我的博客上写了一篇 《说说针灸和京剧这对难兄难弟》的文章。这篇文章附带引起了关于我国制针技 术史问题的争论。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是值得讨论的。但明显不能在《新语丝》 那样的非正式场合争论。   我国关于“针”的历史文献可见于《山海经》之《东山经》:“高氏之山, 其上多玉,其下多针石”。这个“其下多针石”存在一些争议。晋代的毕沅说, 这个“其下多针石”旧本曾作“可以为针石”。至于毕沅看到的“旧本”是什么 本,其中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原话,至今无考。但是,将石头做成“针”(它已经 不符合现代关于“针”的定义)还是能行的。只不过,石头做成的针不能用来缝 衣服和绣花。毕沅补充说,这种针可以用来“治臃肿”。我估计是可信的。现在 农村里头还有人用玻璃片或瓷片放血和除脓毒,其实就是由这种“针砭”衍生出 来的。   《山海经》是个不可靠的历史文献。史书上记载说,《山海经》“作于禹益, 述于周秦,其学行于汉,明于晋”,都是不可靠的。《汉书·艺文志》记载的 《山海经》只有十三篇,晋代增加到了四十三篇。足见,经郭璞和毕沅注解而流 传下来的《山海经》乱象丛生,不足为历史研究的依据。   研究中国史,文物要比文献可靠一些。不过,现在一些研究中国史的中国人 仿佛有一种怪脾气。凡是针型的出土文物都要与针灸联系起来。比如,我国古代 出土过一些骨针、骨锥和石砭。一些偏好针灸的史学家就认为,那些就是古代的 针灸用针。1968年,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了四根金针,竟然有人认为, 那就是古代的针灸用针,并且把它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做介绍。中山靖王不是医 生。他带四根金针到阴间去,究竟是何用意,至今还不能做出一个完满的医学目 的解释。但是,一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针灸用针”解释,许多人都信。更有甚 者,2006年陕西扶风齐家村6位农民挖出了一些西周青铜器,其中有一根9.2厘米 长、大头有两厘米宽的扁形针,居然也被解释为“西周的针灸用针”。总之,在 某些考古学家看来,凡中国出土的“针”都是针灸用针,却全然不顾是否有佐证 材料支持这些解释。   我国古代先民其实很少用针灸治病。最初,只是在清创、挑刺、破臃、除脓 的时候才用针。对于其它疾病并不用针。前清文献学家陈梦雷曾主持编有《古今 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其中收入的针灸疗法,所占篇幅极少。依据1983年人 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铅印本,《风门》的总篇幅有153页,其中针灸只占6页; 《伤寒门》总篇幅525页,针灸只有11页。另有一些疾病门类则完全没有选列 “针灸”,如寒门、暑门、燥门、痰门、瘟疫门、中蛊门、种子门。   为什么恰恰这些疾病门类完全不包含针灸疗法呢?明眼人很容易判断得出, 对这些疾病,使用针灸治疗连“安慰剂效应”也不会有。所以,针灸这种东西在 古代就一直不受信任。早在1822年,针灸就遭遇过全面废除。在20世纪30年代中 医存废大争论中,也没有人提出过要恢复针灸。针灸的真正繁荣,实实在在地是 从毛泽东主席发表“解放中医”的谈话开始的。没有毛泽东的这个谈话,针灸这 种东西绝对不会有今天!   关于针灸的用针,当前所依据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关于“九针”的记载。 我已经有文章分析过,当前流行的《黄帝内经》是唐代王冰伪造的。西汉版的 《黄帝内经》早已无传。依据这本伪造的《黄帝内经》,九针中有的“头大末锐” (鑱针),有的“不伤肌肉”(员针),有的“主按勿陷”(鍉针),有的有三 刃,大约用于清除坏死组织(我国古代俗称“刮毒”),有的“以取大脓”(铍 针),有的两头小中间大(员利针),有的“其锋微员,以写机关之水”(大 针),剩下的“毫针”和“长针”才可能是能够刺入肌肉的针。   我国一些依据现代想象古代的历史学家,在仿制这个九针的时候,一律把它 们仿制成金属的。这是没有依据的。它属于地地道道的“史学造假”。遗憾的是, 我国有不少青年学生对这种造假的史学津津乐道,并且奉为神明。依据《黄帝内 经·灵枢》的记载,我国古代先民在医学领域用针蕴含有三个用途。一是按压 (鍉针、员针、员利针、大针),二是破臃清腐(鑱针、铍针、员利针),三是 扎针(毫针、长针)。其中,用于按压和破臃清腐的针,不用金属是完全可以的。 也正因为这样,我国出土的某些三角形尖锐石器,都被解释成了“针砭”。其实, 这些被认为属于医疗仪器的东西,完全可能有别的用处,如裁剪、记事、划痕、 编织、雕刻、镂刻,等等。   我们无法想象,在发明金属针之前,我国古代的先民会用石针、竹针、骨针 刺入到人体肌肉,直达骨头,去为人治病疗伤。几乎可以断言,扎针一定是在刚 性好的金属针出现之后才有的。否则,以扎针为特点的针灸术是不可能的。中山 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针,其精致性可嘉,其刚度则不适合于用来做针灸。众所周 知,金银器的加工,相对于刚性良好的低碳钢加工来说,要容易得多。我国民间 现在也还拥有不少类似的金银器加工技术。这意味着,在汉代加工出一些针型金 银器并不难。但是,这样的金银器由于其刚度不够,不能用于刺入人体的针灸。 这一点向我们暗示一种可能性,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金针不是针灸用针。遗憾 的是,刚性好的金属制针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还是可以争论的问题。有人 以为《天工开物》里边记载的制针技术可以用来生产针灸用针。其实大谬。那种 针从刚度、精巧度和细小度去分析,都是不适合用来做扎针的针灸的。由于我国 古代制针技术落后,针灸疗法在我国古代的医疗用途其实非常有限,它大约只限 于一些细小的外科,如破臃、排脓、清创和挑刺。 (XYS20101207)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