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作于1995.2. 一 份 新 型 杂 志 的 诞 生 ·方舟子· 世上方一日,网中已千年。一年前的事,倘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绝对成不 了什么“故事”;但电脑网络上的世界日新月异,其节奏之快比得上名家拉的小 提琴名曲,不要说是一年前的事,即使是一个月前的事,回忆起来就很有些茫然 了。而许多的误会、争吵、造谣,往往就是因为网客们记忆的缺如,所以网上老 蜘蛛都很喜欢建立自己的档案库,存点“变天账”以备不时之需。最近因为在中 文网上斗嘴的需要而翻了翻自己的变天账,无意中翻到了《新语丝》创刊之时的 资料,一读之下,仿佛已隔多年,许多事虽为自己亲身经历,记忆却也已经模糊 了,因此觉得很有必要来回忆一下这份才创办一年的杂志的创业史。 目前的中文电子杂志不少,有近二十份了吧,但《新语丝》是唯一一份只登 载网客的创作,而不登文摘稿的;也是唯一一份远离时事政治的纯文化刊物。最 先有这个主意的是竹人。大约是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我当时正帮助本地联谊会的 通讯刊物《密友》编副刊,因为是自己打字的,所以打完以后也顺便送到中文网 去。竹人便建议把它改名为《米友》,扩充版面,作为中文网的杂志发行。那是 本地联谊会的机关报,我一个副刊编辑可做不了这个主。我当时的想法,是与其 另创新杂志,不如利用现有的中文电子杂志为中文网服务。某杂志曾经出过一期 中文网增刊登载网客的作品,很受欢迎。我便建议他们每个月出一期中文网副刊 。中文网文章济济,不怕没有稿源;而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可以找几位网客轮流 编辑,我就很愿意效劳。 当时我还没有多少网络的世故,只觉得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什么理 由办不成的。到了一九九四年年初,答复终于来了,却是:不同意出副刊。理由 不详,也许是怕多事吧。我有时也并不怕多事,便决定从头做起。当时竹人还在 玩IRC,我在那里见到他,向他转达了这份杂志的意思,看来只有自己创刊这 一条路了。两人一拍即合,便在第二天,即一月十一日,由我在中文网贴出了建 议书: 关于出版中文网杂志的建议 一、必要性:   目前在中文网上发表的作品不少,但多为随意贴出,过于分散,且 不能为网外人士所了解。本网存档丰富,但过于庞杂,不易个人保存和 阅读。因此,出版一份为本网所属的,发表新作、整理旧作的,发行网 内外的杂志实有必要。 二、设想:   这份设想中的杂志,每期分为新作和旧作档案两大部分。新作发表 本网网友的较成熟的(即非随意)作品,体裁、题材不限。旧作档案部 分或以个人专辑的形式,每期从本网存档中选择一两位“大侃”的代表 性旧作加以介绍,或以专题的形式,介绍各“小侃”的作品。 〔下略〕 不料这个并不打算跟人争夺地盘的建议却引起了某些人恐慌,居然下劣到通 过伪造控制帖替我取消张贴,阻止这份建议书的传播。我在IRC一问,发现大 家都没读到这份建议书后,非常惊讶,一查之下,这宗也许是中文网建立以来的 第一宗伪造取消案便真相大白了。那些人显然是针对这份建议书而来的,因为我 的其他无关张贴都安然无恙,而别人对建议书的跟帖也一起被取消了。我把这些 人的伪造控制帖在网上贴出后,一时群情激昂;而这戏剧性的一幕,反而使更多 的人来关注、支持这份新杂志,使这份建议书不至于象别的建议那样石沉大海, 这大概是那些人所始料不及的吧。“祸兮福之所倚”,我们的祖先确实伟大;而 我也得顺便感谢一下这些办坏事而成了好事的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下一步是要给新杂志定个响亮的名称。我在中文网贴出征 名启事后,共收到近百个应征名称,网友对这份新杂志的关注由此可见。这些名 称,毫不奇怪,大都在“网”字上打转:网友、网中人、网影、网上行、蜘蛛网 等等,我自己也想了个“天网”,有点气魄,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很 容易让人误会为法律杂志;而我之所以想到这个名称,也是因为抓到伪造者的快 意。 当时有人喜得贵子,正请图雅——中文网上人称“鸦”——取名字。鸦取得 兴起,也来给这份杂志取名了。他一开始极力鼓吹的是“促织”,昆虫名称,又 有督促大家织网的含义。但是那个“织”字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纺织工业,进而 联想到纺织女工,就有娘娘腔之嫌;所以鸦虽然大力为它做广告,赞同者却寥寥 。幸好,在鸦为“促织”大作广告之时,叹息了一声:“语丝”倒是一个好名称 ,可惜已被前人用过了。 一见到“语丝”这个名称,我顿时两眼一亮。我最喜欢的散文诗集《野草》 ,当初就是全部发表在《语丝》周刊上的。我自吹熟读鲁迅,却没想到这个名称 。前人用过了怕什么呢?他们用“语丝”之名,毫无意义,是随便找来的两个字 ;而我们在今天却可以赋予它新的意思:吐语成丝,不就连成了中文网了吗?何 况《语丝》这份“本无所谓一定的目标,统一的战线”,只是“任意而谈,无所 顾忌”的刊物,其性质倒跟我们这份新刊物有点类似;这样的刊物能坚持四五年 之久,在中国出版史上是罕见的,也足以为我们的典范。鸦说:既然如此,加个 “新”字跟从前的区别开来,叫《新语丝》如何?“新”字,正表明这是新型刊 物,与众不同,于是我便为“新语丝”大声叫好,大做广告了。 但钟情于别的名称的人也很是不少,只好采用最原始然而公正的办法:投票 表决。中文网的读者有四五万之多,在中文网上投票表决显然不可能,只能实行 代表制。这代表也无法选举,只好指定。我们便挑了大约五十名中文网活跃分子 当代表,一个代表一千人,可比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十万人强多了。再挑出钟意 的人比较多的十个名称当候选,请大家投票,直到有一个名称的赞同票过了半数 为止。大约投了三轮,每一轮淘汰一半候选名称,“新语丝”才以数票之差超过 “网萃”而光荣当选。“网萃”,和其它几个落选的名称:“牛肆”、“丝露集 ”和“网里乾坤”,后来便成了《新语丝》的固定栏目名。 名称有了,还得有人去办它。正如美食家不一定就是大厨,作为编辑,本身 并不需要写得一手好文章,但赏鉴文章好坏的眼力还是应该有的。但是,我又不 在中文网人事部工作,无法去查网客的背景资料,无从得知他们是否有办刊经验 ——我自己倒是背景过硬,自中学起就一直在主办刊物,不怕别人去查;至于那 些正在为别的中文电子刊物服务的,我又不敢去请,怕他们分心,也怕他们以后 吃里扒外。所以,竹人和我还是只能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仍然没有组织关系的网 友中挑选编辑。有一两个婉言谢绝,大部分倒都一口答应了下来,创刊号后面附 的编委名单,就是按他们加入的顺序排列的:蠢侠、呆子(天明)、古平、台北 阿生、小宝(冬冬)、灰人、散宜生。散宜生自告奋勇当排版、校对,使《新语 丝》的格式固定化。《新语丝》现在被誉为排版质量最高、别字最少的中文电子 刊物,散宜生功不可没。中文网上的这些文章好手成了《新语丝》编辑,每一期 便免不了都要登编辑的作品,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美其名曰“同人刊物” 。同人者,编辑也是撰稿人,撰稿人自己当编辑也。以后又有了不是编辑而为《 新语丝》固定撰稿的,同人圈子也就不断扩大了。虽然曾有人在网上讥讽我如此 为新杂志卖力乃是想捞个总编当当,但鉴于有的刊物的总编有凌驾于责任编辑之 上的权力随意增删稿件,而我自己对此深恶痛绝,所以在编辑部成立之时我就主 张不设总编,而由各位编辑轮流坐庄当主编。即使当月的主编是混蛋孬种,为害 也不过一期。不设总编而轮流作庄,是报刊中很少见的,也可算是《新语丝》的 一大特色。象这样群龙无首过了一年,也没出什么麻烦,大概也可以吹一句“在 中国出版史上是罕见的”。 某刊物在介绍各种中文电子刊物时,不知为何竟然把《新语丝》说成美国刊 物。其实《新语丝》的编辑一开始就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冬冬、灰人在欧洲, 散宜生在加拿大,其他的才在美国。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这电脑网络。我 们在网络上来鸿不断,在网络下却是素昧平生。在美国的几位编辑后来有机会见 了面,干了杯,但那对《新语丝》的编辑出版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 办刊宗旨在最初也大体定了下来。第一是非政治化,不辩论当代政治。几个 月后全美学自联也说要非政治化,不过他们是为了拉选票,而我们却不过是为读 者的胃口着想。虽然中国的当代政治一直是中文网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往往是 谈的人神采飞扬,听的人昏昏欲睡,而我们还不想让《新语丝》成为催眠药。第 二是只登载文史哲方面的创作稿,注重文学性、思想性,而不是无所不包的大杂 烩。读者固然也爱读读新闻,学点电脑、修车知识,收集菜谱什么的,但他们可 以有更好的去处,不必让《新语丝》成为万金油。中文网上成人读物流行,偶然 也有佳作,我们起初的设想,是不妨也选登一点含蓄而有味道的,所以在创刊号 的“不光故事集”里也选了不光的几则带荤的笑话。创刊号出来后,就有读者来 信骂我们下流无耻,不知文明为何物,并以读到《新语丝》为她的人生中的大不 幸,说得我们都很为她难过,仿佛一个好端端的纯洁无邪的公主,偏让我们这群 大灰狼给毒害了。从第二期起,成人读物便绝迹了,这创刊号就显得很特别。我 曾经想给它编一个洁本,或者是在刊头加个“儿童不宜”的警告,然而也终于没 有真地去做。 这样,经过一个月不到的准备,《新语丝》创刊号便在去年的春节(二月十 日)与读者见面了,一份新型的杂志从此诞生。创刊号登出来的当天,就有一个 陌生的网友来函盛赞那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中文电子刊物,很使我飘飘然一阵,在 日记里写下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一定要把《新语丝》办成世上最好的中文电 子刊物。”一年下来,雄心壮志是磨光了,但还有这最后的坚持:让《新语丝》 具有自己的特色,有存在的价值。在《新语丝》上首次发表的图雅的《寻龙记》 最近获台湾《中央日报》的散文大奖,《新语丝》上的诗文也不时地被正式的报 刊选用,足见《新语丝》在中文电子刊物中是可以有一席之地的。只要还有读者 欣赏《新语丝》,只要还能通过她团结老朋友、认识新朋友,只要过一年半载还 能与三两同人煮酒论英雄,也就值得在荧屏前度过这又一个的夜晚。